田汉:从两种不同的学校教育体制谈起

田汉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8月29日讯】两位久未见面的妈妈,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刚上小学不久的孩子,最近通电话时,很自然的聊起了孩子们在小学的近况来。

李妈妈(海外生活不久):“丁丁上学累吗?作业多吗?”

张妈妈(国内某大城市):“每天三点多钟放学时,老师已经在学校带着孩子写了一节作业课了。回到家还要接着做作业。基本是些重复性的读写、或者背记的东西。这个学校还不是那种作业最多的类型。最没辙的是这边家长们都纷纷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其实都知道孩子压力大,不想报;可是,听说别人都在报,自己也就不得不报了。这样一来,丁丁的压力就更重了,叫苦不迭。乐乐呢?”

李妈妈:“乐乐也是三点多钟放学,作业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加一点启发性的作业。量都不大,通常孩子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基本都是为了加深孩子对某些事物的理解,而很少有背记的东西。所以我们通常都感觉时间富余,就再给他讲个中文故事之类的。课外班不多,通常根据他的兴趣,选择1-2个。例如,上学期有一个“Cooking & Baking”的课程,他喜欢上,就是学着做一些蛋糕等各种厨房小食品,出于兴趣和娱乐。国内现在也在抓素质教育,所以各种班也多了,可以理解。”

张妈妈:“哪里是什么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变相的应试教育。这些课程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将来考试升学时能够加分,听说别人都在底下偷偷的学,你也就不得不跟着学了。最近刚刚参加了一个小升初的讲座,不由得感慨,丁丁将来要吃的苦还多着呢!你说那个所谓的奥林匹克数学,他们这么小,能懂吗?学这些东西对他们有什么用?他们被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座大山牢牢的压着……”

李妈妈:“是吗?这边的教育总体上讲,很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比如,去年老师讲什么呢?让孩子们画一画我是谁?讲讲我的历史,从出生、一岁、两岁、……到现在是什么样子?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家里有哪些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等等。总体感觉在努力让孩子培养自我意识、以及沟通和表达能力等等。乐乐很轻松愉快的就过了语言关和适应关。”

张妈妈:“是啊,你说连自己家里有什么人都搞不清楚,还能谈得上什么别的?最可笑的事,前一阵小学校组织丁丁去看一个建党九十周年展览,我回头问他,你都学了什么了?他回答说,噢,原来建国是1921年。他能学到什么呀?结果把建党和建国都搞混了!”
……

不难看出,对话中的“张妈妈”可谓是怨声载道。在当今的中国,这样的张妈妈何止千千万万!只要条件允许,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们宁愿出国读书,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应试教育”,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的熏陶下,“应试”风气愈演愈烈。为了千方百计的“提高”教学水平,幼儿园把小学的课程就学了,小学于是学初中,初中学高中。不顾孩子的年龄段,不分主次优劣,不论学生的情况,学的越多越好、考的分越高越好、考的证越多越好。因为,这牵扯到一个升学率和奖金的问题。

如此看来,整个社会如不改变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教育口号无论怎么“变脸”,始终不会逃脱功利的目的之外,所谓“素质”还是服务于“应试”这个根本目的。

到底我们上小学需要学什么?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这道出了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基础打不好,日后难有理想的发展。基础教育重在全面,尤其要重视德育和美育,培养良好的思维和行为处事习惯,比如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有礼貌的与他人相处,并开始产生社会责任感。这是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之前,首先需要学会的东西。

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1895—1976),在《论学问与知趣》一文中写道,今日现行的教育制度,不知由哪里搬来,其罪恶罄竹难书。其目标、方法、制度,可以一言以蔽之,“教育为考试,考试为升学”,是一种颠倒是非式的教育体制。他认为这种教育制度使教师具有一种特别的天才,把读书的乐趣变成无味。林语堂认为过于注重形式书本理论,忽略学生身心需要,太勉强学生刻苦,不图唤醒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反图堆积他们记性的负担。这种教育,不预备学生了解他们所生的社会,这种教育制度是“中国故意用教育使后代的人们呆蠢,神经失常和不快乐”。是“国家有计划地摧残青年的健康最美满的制度”。

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弊病,就在于不重视基本的人文教育,而为了升学的需求,给孩子们过早的灌输太多的知识,加以繁重的课业负担,对培养孩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的能力,从长远观念来看,实质十分有害。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高材生居然上大学还要家长陪读之类的怪事。这些现象难道不能引起我们对这种陈腐的教育体制的反思?试想想,整天忙着写作业、背功课的孩子们,哪有足够的时间能够用来思考一些迫切需要建立的道德行为和生活习惯?有何谈日后在社会上发展和立足呢?事实上,这种体制已经危害到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

2004年在云南大学发生的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的主角马加爵,本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在校大学生,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还曾被评为“省三好学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竟因为与几个同学之间的一些普通矛盾,连杀四人,成为制造血案的杀人凶手呢?犯罪心理学教授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马加爵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对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东西难道能说是成绩吗?好成绩对一个连基本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都没有建立的人来说,又能带来什么呢?

无独有偶。2009年9月2日,广州南都网上推荐了一段视频,是记者在采访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下的。记者问一个6岁的小女孩,长大了想做什么?她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当年苏轼在读到《范滂传》时,曾经对其母亲感叹,说自己也想做一个像范滂一样的耿直清廉的好官,得到了母亲的赞赏和鼓励。现在这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又是如何呢?难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看到这个小女孩的骇人的言论之时,不会去思考一下这个社会的病根何在吗?

开篇对话中的张妈妈的孩子将“党”和“国家”混为一谈,令人更是哭笑不得。可是,这并非是个别现象啊!这里面更反映了中国的教育不仅仅披着经济的外衣,而且也演变成了毒害少年的政治“工具”了。这样的小学校,在中国又而止千万呢?

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又是如何呢?以瑞士为例,其教育的四大特点是:自主、投入、基础、均衡。9年全面均衡的基础义务教育,教给孩子们基本的文化知识、道德理念和艺术基础。孩子眼界开阔,脑子全方面开放。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走上职业学校的道路,这样就没有了中国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

在瑞士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的爱好与实情,照样有出息。瑞士联邦全国州教育局长阿尔奈特强调说:“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即各行各业的尖子。我们这里有300种职业,都有培训,学成后将获得证书。每个行业都在发展和进步。今日对木匠的要求,与50年前就大不一样了。”没有一个严谨、完整、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瑞士要取得经济和社会成功是不可能的。

对比之下,目前的中国教育,就像一个滋生了各种细菌的毒瘤,还在日益膨胀和发展。国人皆苦之,叹之,哀之,恨之,斥之。无怪乎出国大潮愈来愈汹涌。可是,这毕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啊?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为何要被逼无奈,纷纷远走异国他乡去求学问道?身居海外的中国人,提起祖国都会有一个说不清的“痛”。至此,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了。@

相关新闻
温州高铁事故  原教育部发言人公开信泄密
艾家:中国不可承受之痛--教育
大纪元推读报 新北市教育局长肯定
大陆学生书写能力下降  民指应试教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