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店行启纪念碑.屈尺道碣.矿工寮.和美山新步道.湾潭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40
标签:

十天前来碧潭登山旅游,因行前阅读资料不足,错过了一些就在身旁不远的历史遗迹。于是今天清晨冒着小雨前来补遗。

抵达碧潭,先至太平宫,拍摄庙门口的石狮子,这是昔日文山神社的狛犬,上次竟然擦身而过。拍完照,略逛太平宫,然后开车往碧潭路,接永业路,过美之城社区,左转金龙路,往湾潭而去。

金龙路一路下坡,沿途可以望见右侧山脚下新店溪对岸的直潭净水厂。来到一处转弯的上坡路段时,看见了左侧山坡水泥护墙旁有一古碑,就是大正十二年(1923)的行启纪念碑了。十天前我登和美山,下山至金龙路的登山口,距离这块古碑仅不到一百公尺。因为事前疏忽,竟也缘悭一面。

这块古碑历经八、九十年的岁月,字迹多已模糊,仅能略读出大意,是捐修道路的纪念碑。碑名“太子殿下行启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当年日本皇太子裕仁来台巡视。当年裕仁于四月十六日抵达台湾,停留两周,并没有来到新店。所以仍以“太子行启”命名此碑,大概是受到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于是将捐修石碑的名称与太子沾上边。

这条道路为昔日直潭居民前往新店的交通要道,直潭居民从直潭渡渡船过新店溪,然后翻越大笨山(和美山)与湾潭山之间的鞍部,抵达湾潭下埔的渡船头搭船至新店街上。这条越岭山路因而被称为“过岭”。今日的格子岭路(格仔岭路),即是“过岭”的闽南语转音而来的。


行启纪念碑。

太子殿下行启纪念碑,字迹仍然可以辨识。


和美煤矿(右侧)及矿工寮(前方)

金龙路经过行启纪念碑的弯道,便抵达上方的岔路口,金龙路续往右下坡的方向,往湾潭的顶埔而去,而左岔路即是格子岭路,往湾潭的下埔聚落。岔路口这里就是昔日的过岭鞍部。

续往格子岭路,这是上次走过的路。沿途路旁有两座古墓,一座是咸丰丙辰年(咸丰六年,1856年),另一座因墓碑倾斜,部分被土掩埋,只看到“道光”(1821~1850)两字,年代至少在一百六十年以上。可见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

格子岭路的终点接湾潭路,接着抵达渡船头。下雨天,无游客,只有钓客而已。我停车于渡船头岸边。往下游的方向,前方有一条土石路,通往和美煤矿及矿工寮。约走一、二百公尺,来到土石路的尽头,附近颇为空旷,可能就是昔日的矿场旧址。矿坑口靠近河岸,入口栅门未开,旁有矮墙,虽然不难跨越,但矿区荒凉,又有细雨,我想矿坑口也是杂草丛生,于是作罢。续行,去探访附近有“湾潭小九份”之称的矿工寮。

往前走十几公尺,就接湾潭路的柏油路了,路旁依山而建的民宅,就是和美煤矿的矿工寮了。经过一条巷子,巷口有土地公庙与万善堂两庙并列,旁有一条狭窄的水泥石阶步道,笔直而上,两侧房屋紧紧毗连,果然有点像山城九份,几户民宅错落于窄巷石阶路的两侧。


“屈尺道碣”位于湾潭2-9号民宅(石阶上方那栋)后方山壁

先不进入这条窄巷,而是沿着马路再往前走几步,来到湾潭路2之9号民宅。根据资料,“屈尺道碣”就座落于这间民宅后方的山壁。但山壁被房子挡住,所以必须进入屋内才看得到这块古碑。

“碣”,是指石碑,“屈尺道”就是屈尺道路意思。屈尺道碣与行启纪念碑,都是修建道路的纪念碑,不过屈尺道碣的历史更早,建立于明治31年(1898)三月,当时日本第十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中队及当地居民共同拓宽道路,再配合船渡,建立了一条通往屈尺的水陆道路。这是当时由新店进入乌来地区的主要通道。

屈尺道路的开辟,使得日军能够以屈尺做为前进基地,逐渐向乌来山区开发,并扫荡附近的抗日游击武力。道路完工后,日军在屈尺道路起点的山壁立了这块屈尺道碣。

湾潭2-9号民宅靠着山壁,分上下两间,下方的房屋做为资源回收的工作场所,石碑位于上方的房子屋内后面。走上石阶,来到上方的屋前,却见门窗紧闭,墙上张贴一张白纸,写着“外人勿近,有录影存证。谢谢合作。”的警语。只好走下石阶,回到马路上,徘徊了一会儿,未见住户出来,也未遇附近居民,只好放弃了。上次探访瑠公圳引水石硿,我以无意而得之;而这次有意探访屈尺道碣,则是希望落空。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其实已有心理准备。事前已阅读资料,知道能够顺利参观的机会并不大。我只是来碰碰运气而已。这座古碑消失已久,民国94年(2005)才被前台北县文化学会理事长夏圣礼先生无意间发现的,而进行文史考证。然而古碑重现之后,却命运多舛,先是遭到火焚,被水泥涂去碑文,又被敲击破坏,而失去原有的面貌。


矿工寮(湾潭小九份)

屈尺道碣遭到破坏,其实与政治无关。否则金龙路上的太子碑殿下行启念碑更为敏感,早就会被人破坏了。更何况屈尺道碣位置隐密,又位于私人民宅内,岂容易被人随意破坏呢?

从现场看来,这里山边人家搭建的简陋房屋可能是非法的违建,屋主见古碑问世后,陆续有文史人士前来参观,担心政府重视此事,若将古碑登录为历史古迹,就得面临房子被拆除的命运,被迫迁移家园。于是才会陆续发生一连串离奇的毁碑“意外事件”。

寻访屈尺道碣落空,于是回到刚才的巷口,拾阶而上,进入矿工聚落。石阶两侧的房子,仍可看见一、二间日式风格的旧式木造瓦屋,或已残破,或已老旧,走到石阶狭窄处,雨伞被两侧屋檐夹住,只得收伞,钻过窄巷。两旁的房屋,门窗闭锁,积尘堆垢,都已无人居住;来到上方,一间已被拆除的房屋,留下一片狼籍的残砖及家用垃圾。

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地方,眼前却出现一条新颖的栈木步道,于是上行一探。这条新完工高架的栈道,穿过幽静的林间,是一条走来舒适的森林浴步道,爬向和美山(碧潭山)的方向。上行六、七分钟,前方步道拉起一条封锁线,未开放通行。

这条新步道,应该是通往碧潭乐园旧址,然后再衔接和美山步道。矿工寮房屋的拆除及整地,可能是为了配合这条新步道的辟建。将来步道完工后,从碧潭吊桥出发,经大佛寺,登和美山,再走这条栈木步道下山,若能参观屈尺道碣,然后搭渡船过新店溪,再参观开天宫的瑠公圳引水石硿,则就是一条有山、有水、有古迹、自然与人文兼具的大众化且适合亲子的郊游路线了。


湾潭小九份巷口,石阶路旁有土地公庙及万善堂。

和美山新(栈道)步道。已接近完工


湾潭路。湾潭顶埔的古厝

返抵渡船头,坐岸边凉亭,欣赏碧潭河景。几日未见,新店溪又渐恢复昔日的碧波美景,细雨中,湖面涟漪点点,潭水更添几分姿色。闲坐一阵之后,然后开车沿着湾潭路,前往海会寺。

这条全长1.7公里的湾潭路,又称“湾潭休闲步道”,是一条乡间柏油小路。道路的前半段,就是昔日的“屈尺道”。湾潭是新店溪曲流冲积形成的土地,此地土质松软,适合竹子生长,竹笋也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产品。湾潭路的沿途颇多竹林。秋高气爽的时节,这条乡间小路,颇适合骑自行车或散步。

抵达湾潭顶埔的海会寺,登大殿,眺览新店溪及对岸远近山景。然后撑伞漫步闲逛于附近顶埔聚落。顶埔位于新店溪的大曲流处,三面临溪,出入不便,昔日的湾潭渡已无摆渡,居民出入仅能靠湾潭路,经由金龙路,出永业路,或者由渡船头搭船至新店市区。

寂寥冷清的顶埔,倒是还保留了不少能够感动旅人的老房子。石砌的驳坎,粉底以青苔妆点,不是一次施抹,而是岁岁年年的点点轻染,累积形成的风华古色。石砌的驳坎屋基之上,有我爱恋的红砖墙三合院。

湾潭的闽南红砖老屋,仿佛弹奏着一首熟悉的老歌,扣动着旅人的心弦。

旅游日期:2010.11.13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金龙路上俯眺直潭净水厂。


格子岭路路旁的咸丰(左)及道光(

右)古墓。


渡船头眺望碧潭方向。


土石路走往和美煤矿及矿工寮。


和美煤矿入口,未开放


矿工寮(湾潭小九份)石阶路巷口的土地公庙及万善堂。


矿工寮的上方,出现一条栈木步道,通往和美山方向。


高架的栈道,穿过幽雅的森林。


前方的栈道未开放。在此折返。


湾潭顶埔古厝。


海会寺。


海会寺。


漫步昔日湾潭渡。


渡口附近细雨飞。


“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相关新闻
宜兰苏澳.七星岭
台北林口.竹林山观音寺.师范大学林口校区
宜兰苏澳.金面山.日月宫.清军古墓群
台北新店.和美山(碧潭山).渡船头.瑠公圳引水石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