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然:“尧舜禅让”鉴天下为公

郑欣然

人气 5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01日讯】帝尧是我国远古时期“五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尧可称是最圣明、最贤德的帝王了。

尧,姓伊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有天下号之为陶唐氏,史称“唐尧”。其父为帝喾。帝喾传位于同父异母的兄弟挚,帝挚发现自己管理国家的能力不如弟弟,就让位给了弟弟尧。

尧天性仁厚,尧做君王时,谦己礼贤,严谨明达,使自己氏族部落成员亲和向善;之后,又分别明确部落联盟百官的职守,告诫百官尽职尽责,各氏族部落之间始于亲善。于是,整个部落联盟的全体成员都变得和睦亲善。尧的德行令人钦佩,故而团结了天下人心。

尧非常富有,但勤俭朴素,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所居住的“宫殿”,就是用茅草修葺而成,屋里的檩条和柱子都取自山下粗糙的木料;他吃粗糙的米饭,喝简单的野菜汤;他穿着麻布衣服,冬天御寒,就加件鹿皮;他使用的土钵陶器等器皿,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人们见到尧如此,很是心疼,对尧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整天那么辛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不会有怨言的。”尧诚恳地说:“天下那么大,我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挨饿受冻。还有没有人没有房子住。我没有别的追求,只想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有房子住,都能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的过错啊!”因此,尧更加受到百姓的爱戴,人们敬仰他、信任他。

帝尧命令臣子羲氏、和氏掌天文,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星辰等运行的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算时日,测定了四季,将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尧又令他们用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构成一年的四季节候,制定了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历法。教民按天时季节农耕;敬顺上天,恭敬的奉行祭祀事宜;按照节气进行农业生产。尧根据历法节令来釐定百官的职守,兴办人类社会的各种人事。

帝尧任人唯贤,任用有能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尧十分讲究民主,从不一意孤行,他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议,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尧的时代,洪水泛滥,殃及民生。尧在部落会议上问大家:“有谁能治理洪水?”大家都推荐鲧。尧说:“鲧经常违背天意,违抗命令,恐怕不行吧?”众首领还是建议让鲧试一试,帝尧于是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任用鲧治水。鲧治理水患9年,没有什么成效。(后来鲧被流放羽山,鲧死在那里。舜执政时问众人:“谁能治水?”众人都说:“鲧的儿子禹可以。”于是舜任命禹去治水,13年后,平息了洪水。)

尧年事已高,他顺应天命,想要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他。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大家共同推荐尧的儿子丹朱为继承人。尧严肃地说:“不行,他品德不好,顽劣又凶恶。”后来尧问四岳:“你们谁能遵从天意,接替我的职位?”首领们说:“我们无德,不配接替帝位。”尧说:“你们也可以明察并推举隐没在下位的贤者。”众人纷纷向帝尧进言说:“有一个隐居民间的独身男子,叫虞舜。”帝尧说:“好呀!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怎么样?”首领们说:“他父亲瞽瞍是个瞎子,愚蠢无知,后母善于说谎,同父异母的弟弟傲慢歹毒,舜能以孝悌之道与他们和谐相处,不违背道义。”大家一致推荐德行好的舜,尧很高兴,说:“我得试试他!”尧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下到妫汭之滨,嫁给了舜。

帝尧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

尧还派了9个儿子去服侍舜,想知道他的行为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受舜的影响,尧的儿子们变得很贤明。

舜在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人在他的影响下都不互相争吵,互让田界;他在雷泽打鱼,四围的人都互让居处;他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河滨人生产的陶器没有粗糙破损的。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了村庄,两年成了集镇,三年成了都市。于是尧赏赐给他衣服和琴,给他修了粮仓,赐予他牛羊。

舜的父与后母、弟弟想杀舜,舜几次都智慧逃脱。事后,舜越发孝顺父母,善待弟弟。于是尧便让他去推行五常之德,让舜试着担任司徒职务,舜用仁德教化百姓,谨慎地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去规范引导百姓。协调百姓做到了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的和谐相处,君臣顺服。

尧经常让他参与百官事务,舜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让他接待来朝的宾客,远方宾客都很恭敬,一派和睦。

尧又派舜进入深山老林里去办事,遇上暴风雨,舜也镇定勇敢,没有迷路误事。

尧认为舜有非凡智慧,很有德行,三年之后,便把帝位禅让给舜。在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的政治制度。

帝尧曾说:“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其意是儿子丹朱不成器,授位于丹朱,则天下人受其害而丹朱一人得利。为丹朱一人而损害天下大道与天下人,帝尧执意不为。

孔子赞道:“大哉!尧之为君也。”说尧是一个以天下为公的楷模,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不论亲疏远近,一律以敬顺上天、有利于天下人为标准,令天下人敬仰,也令后人折服。

帝尧在位70年,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后,便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观察是否合乎天意,舜执政20年后,接掌天子之位。尧离位28年后去世。百姓非常悲哀,就好像死的是自己的父母一样。三年内,全国都没有人演奏音乐,大家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尧的思念。

舜接位后,既勤劳,又俭朴,跟百姓一样劳动,深受大家都爱戴。尧死后,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在南河之南隐居。可是四方诸侯照旧去觐见舜,人们有争议之事都请舜裁决,民间流传了许多赞美舜的歌谣,大家都不把丹朱当作天子,舜感到万民拥戴,天命难违,再也不能推卸责任,于是又回到都城,重新掌管天下。

舜帝,称虞舜,名叫重华,字都君,在人们心中,他和尧一样是一位贤德的君主。

从尧的时代开始,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倕、龙、益、彭祖等人就为天下效力。帝舜任贤选能,用人所长。委派给他们相应的职务:禹任司空一职,主平水土;后稷负责农业,播收百谷;契任司徒一职,负责教化百姓;皋陶担任是大理,掌管刑罚;倕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益担任虞官,管理荒野山林的鸟兽草木;伯夷主持礼仪,掌管祭祀典礼;夔负责曲乐,担负教育官员子弟的重任;龙的职务是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还决定,对于官员的政绩,每三年考核一次,提拔政绩卓著的官员,免去不能胜任的庸吏。舜设立官职,明确职责,让官员们“在其位,谋其政”,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在舜的德政和上述贤臣的辅佐下,天下诸事都振兴起来了。四海之内,天下大治。

后人有称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媵文公上》)。他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年老时,也学帝尧,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治水有功的禹被举荐为继承人。禹为舜处理部落联盟事宜17年,公元前2208年,舜把帝王之位禅让给贤能的大禹。

帝尧和帝舜他们秉承上天的旨意不仅自己亲身德政,让天下归公,还以公心选择帝位的继承人,并遵循天道使自己的继承人也成为大德之士和圣明君王,使天下政通人和、百姓富足安康。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尧舜禅让”天下公心的帝王美德,是以德行教化百姓,为百姓所拥戴,并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代传颂。在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圣王先贤德行天下的典范,天下自来就是公众的天下,君权神授,天下归公。

有道是:

圣明贤帝尧与舜,
德行天下福臣民。
无私为公崇禅让,
千古美誉传至今。

相关新闻
尧舜让位
尧舜让位 人气 34
焦国标:胡锦涛一念之差:  为尧舜或为桀纣
【中国十大皇后】女中尧舜─高皇后
上海学者解读楚简发现 尧舜前或有"新"帝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