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孔庙变手提包 徐家柔为爱圆梦

设计达人系列报导(18)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童一宁台北20日电)孔庙变成手提包,万花筒变成化妆包,甜点泡芙也变成逛街大包,全是包包设计师徐家柔的创意。她说,所有灵感都来自生活中的需求,但最重要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研究所念设计的徐家柔,大学时主修日文,原担任广告公司文案,结婚生子后,与原是电影导演的丈夫卢泓带着儿子彤彤,从台北搬到台南,推出自创品牌。由她负责设计,卢泓负责通路与宣传,1岁多的彤彤则是最佳模特儿。

徐家柔从学生时代就对设计包包很有兴趣,不过,直到怀孕期间,才开始真正投入创作。她说,大部分灵感都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还有与生活环境的互动。

例如做成直筒状的“万花筒”,是因为徐家柔觉得市面上的笔袋或化妆包,不是太扁、就是太小,而且多过于粗糙。于是她把“万花筒”的直径与长度都加大,再结合可以展开的平面袋,挑选图样细致的花布,搭配皮绳与贝壳钮扣,设计出心目中梦幻的杂物收纳包。

徐家柔也将她心目中的台南,融入包包当中。她将住家附近的国家一级古迹台南孔庙的飞檐,转化成两端斜飞设计的牛皮提把;孔庙的大片红墙、台南随处可见的绿地,就是包包上红、绿、大地色系的大块拼贴布面。拼贴布面之间的普普风花布,则代表台南迷人的古城魅力。

徐家柔说,创业过程中,最困难之处是找不到适合的裁缝代工。因为坚持产品一定要在台湾本地由手工制作,还要兼顾品质与速度,卢泓与徐家柔本想在台南当地找裁缝老师傅,没想到老师傅们不是退休了,就是转向中国大陆发展。

卢泓与徐家柔带着儿子,一家三口几乎开车走遍整个台湾,最后在台东部落中,找到一个原住民妈妈组成的裁缝工房,随后又在台南乡下的农村中,找到另一组裁缝妈妈工房,在徐家柔指导下,渐渐做出理想作品。

卢泓说,30岁前在台北拚搏逐梦,几乎完成了生命中所有的梦想。卢泓曾是台北电影节得奖导演,徐家柔也全力支持他的梦想,为他担任制片、美术,还曾陪他带着影片一起前往意大利参展。

但这一切,在有了小孩之后,全都不一样了。卢泓说,徐家柔怀孕后,两人开始思考,“要给小孩怎样的生活?”“我们不喜欢在台北每天穷忙,没办法好好陪伴小孩的日子。”

两人跑遍美国、欧洲、中国大陆,最后决定落脚台南,在文化底蕴深厚、生活节奏悠闲的府城重新开始。卢泓说,他们希望在小孩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圆满自己的人生。“但我的电影梦比较难实现,”他笑说,“除非我变成魏德圣。”

两人几经思量后,都同意徐家柔的“包包梦”成真可能性比较高,也比较可能支撑稳定的生活,因此卢泓先将自己的电影梦放下,全力支持徐家柔。卢泓说,对他与徐家柔来说,自创品牌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生命的抉择”,“这一切都是为了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