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明月的呼唤

高天韵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2年10月01日讯】“月是故乡明”。故乡,在海的那一边。

每到中秋,都会联想起二十多年前用过的一套茶具。在镶着金边的白色茶盘上,立着细细高高的白色瓷壶,壶身上绘着潇洒不羁的李白,正在“举杯邀明月”。茶壶下方围坐着四个小小的白色茶杯,杯口也滚着金边。如此优雅脱俗的创意在当年可谓不同凡响。记得我时常把玩那精巧的茶杯,对着一袭白衣的“诗仙”,似乎也感染了一股“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奇志,竟有些飘飘然起来。

怎能忘记,迎着清凉的夜风,坐在窗前,看银色的月光穿过阳台流淌进屋内。妈妈端上刚刚沏好的香茶,再把一个大月饼切开,之后,我们举杯、望月。

今夜,往昔的金秋欢笑化作一段段温馨的闪回,令我暖意盈怀。当月儿升起、俯瞰红尘里的众生时,仰望夜空的人啊,是否会任思绪流动,在银白的光晕中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呢?

月亮,美丽而神秘的天体,因着她那清凉温柔的慷慨赐予,曾经兴发出多少心灵的遐想,成就了多少经典的诗篇。千百年来,人们对月之歌咏与描摹饱含着乡情、亲情、友情,同时也渲泻出人生如梦的感悟和叹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诗人笔下的月亮仪态万千:江心月、水中月、如钩新月、晓风残月、春花秋月、松间朗月……即使伴着淡淡的忧愁,却依然是美不胜收的。穿越古今的一轮明月,见证了千百年的悲欢离合、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追求和失落。

走出古诗词中的月亮情结,展开今日的书页。

在故乡,天价金银月饼畅销热卖。当代“官场现形记”日日在更新。放眼寻常百姓家,许多人的中秋之夜浸透着悲伤、令人心碎:没有笑声,没有温暖,只有酸楚的泪。年复一年,铁窗隔开了爱侣、父子和母女。天各一方、骨肉分离,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勇敢的心,只为坚守信念,失去了世间的团圆。与亲人牵手、散步、谈心,这原本平凡的心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天涯共此时。他们的呼唤你可听到?

对于漂泊的游子而言,中秋节的内涵或许已经随着光阴的脚步而不再局限于一壶清茶、一盘月饼以及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人在旅途。异地的风雨吹不断悠长的思念,向往故国的深情积淀胸中。当远离了熟悉的家园,方知根在何处。当身边不再有亲人环绕,方知拥有的可贵。此刻,品味与佳节相连的古老传说,追寻久远缤纷的神话,在记忆中与故园重逢。溶入自然,凝望那一片皎洁。

九月的风,轻轻吹过,送来又一个中秋。

相关新闻
家具透露女性文化 追逐满室洛可可风情
加拿大养宠物 开销盘点
冷气 就聪明开吧!
【水彩行家】陈东元作品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