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奥巴马称中国为对手 暗示美中关系实质

【大纪元2012年10月2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加洛报导)自从美国去年宣布将军事战略重点转向亚洲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非常谨慎地指出,所谓的转向亚洲战略并非是要遏制中国。但是美国官员的承诺并没能说服许多亚洲国家。尽管中国官方对美国战略转移的公开反应相当克制,但是中国政府控制的媒体经常发表社评,坚称华盛顿隐瞒其真实意图。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奥巴马总统在星期一与共和党竞争对手罗姆尼的辩论中可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有关“中国的崛起和明日之世界”这一节辩论时间里,奥巴马一反常态,把中国称为美国的“对手”。

奥巴马总统说:“中国是个对手(adversary),但如果它遵守规则,也是国际社会中潜在的合作伙伴(potential partner)。”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对于自四年前入住白宫以来一直坚持与中国保持外交接触政策的总统来说,讲出如此严厉的话非比寻常。

安全分析人士、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中国项目主任库拉奇对美国之音说,奥巴马的话让人们隐约看到美中安全关系的复杂性。

库拉奇说:“这一点无法确认。但是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选择把‘对手’和 ‘伙伴’这两个词一起用。‘对手’一词往往用在涉及军事或者安全的内容中。而且,奥巴马在辩论中使用了‘潜在伙伴’这个词,这显示,他认为中国目前还不是国际社会的伙伴。”

库拉奇说,奥巴马的话可能有助于说明他一直所称的“非常不明朗政策”。

他说:“美国政府在谈到战略重心转移的时候用了一堆各种各样的词汇。例如东亚航海自由、维护法制等等。但是我觉得奥巴马总统星期一晚上讲的话显示,他其实把中国视为对手。这使得战略转移更像是遏制政策,而这一点,目前奥巴马总统是不想承认的。”

中国问题分析家、极具影响力的“中国通讯”撰稿人毕晓普警告说,不要过分解读政治辩论中使用的言词。但是他对美国之音说,美国外交界人士在公开场合谈到中国的时候一直避免使用“对手”这类词汇。

他说:“克林顿国务卿特别注意不用这类词汇。曾经有人问她是否把中国看作美国的对手。她回避了这个问题。作为出色的外交家,她自然会这样做。我肯定,‘对手’一词绝不是奥巴马总统或者克林顿国务卿在公开场合使用的词汇。”

毕晓普说:“我猜想,这可能是政府内部使用的词汇,而且总统当时是在辩论中。我不认为总统是在利用辩论的机会向北京发出什么信息,而是一不留神,说出了头脑里的真实想法,没有稳妥地使用外交辞令。”

其他评论人士认为,奥巴马的选词是有政治原因的。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管布朗对美国之音说,罗姆尼对中国更强硬的立场迫使奥巴马总统使用更激烈的言词。

他说:“我认为,称中国是对手,是迎合美国国内的人。我想,中国也会这样理解。这不会被认为有什么重要政策含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星期二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对有记者专门提到的“对手”一词作出回应。但是他说,健康的美中关系是两国都有利,美国两个政党都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文慧)

相关新闻
希拉里亚太行 中美较量 奥巴马收紧对华政策
美进出口银行总裁:美中贸易竞争激烈
奥罗第二场辩论在即 选民期盼关注中共活摘器官
民调:陆民认美中合作伙伴关系大幅滑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