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佳片欣赏】

刘晓:《美丽人生》—-因爱而美丽的人生

刘晓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3月24日讯】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拍摄并主演的电影《美丽人生》,不仅荣获了1999年奥斯卡奖在内的诸多奖项,而且感动了无数观众,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因爱而美丽的人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9年,二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有着犹太血统的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青年。影片伊始,圭多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前往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

途中,圭多经过一座谷仓塔楼时,恰巧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为多拉处理好了伤口。双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墨索里尼的统治下,纳粹势力开始推行种族改良政策。由于圭多具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只好在叔叔经营的饭店当服务员。圭多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喜欢猜谜语的德国医生对圭多的印象十分深刻。

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但乐观的圭多并不在意,他在又一次的偶遇多拉后,向多拉表白了爱慕之情。

多拉是一所小学的老师,业已有了男朋友鲁道夫,但多拉并不喜欢鲁道夫的趋炎附势。在圭多真诚的追求下,多拉最终选择在与鲁道夫的订婚晚会上与圭多逃走,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圭多。

婚后,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不仅梦寐以求的小书店开业了,而且还有了活泼可爱的儿子约书亚。一家三口经常开开心心地玩游戏。

可惜好景不长,在约书亚5岁生日的那一天,纳粹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约书亚,并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去接自己母亲的多拉回到家中,看到凌乱的屋子时,明白了所发生的一切。虽然她没有犹太血统,但真挚的爱情,使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要求和丈夫、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

在散发着死亡气息的集中营中,干着重体力劳动的圭多一方面想方设法联系关在女监中的妻子,告知平安;一方面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便哄骗儿子说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得到1000分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的约书亚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为了得到一辆坦克,他忍受着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

由于约书亚不喜欢洗澡,他摆脱了被毒气杀死的命运,而其余的小孩子则都死在了毒气室。当他发现所有的小孩子都不见了而产生困惑时,在那名德国医生的帮助下当上宴会侍者的圭多,将德国纳粹军官的小孩子指给约书亚,并让他混在其中,告诫他千万不能说话(其实是为了避免身份泄露),说这是拿分的关键。

当盟军即将攻进集中营,纳粹准备逃走的暗夜,圭多趁乱将约书亚藏在一个墙边的铁柜中,并千叮万嘱叫他不要出来,否则得不到坦克,而他则悄悄溜到女监寻找妻子,却不幸在途中被纳粹士兵发现。在即将被枪决之际,经过约书亚藏身铁柜的圭多还做着鬼脸和滑稽的动作,暗示儿子不要出来。约书亚透过缝隙,目送着圭多远去,他根本不知道在随后的一声枪响后,父亲与自己已是阴阳相隔。

天亮了,约书亚从铁柜中爬了出来,此时一辆真坦克真真切切地开到了他的面前,一个美军士兵从中跳了下来,并将约书亚抱到了坦克上。约书亚的脸上充满了无可言表的快乐、幸福,而那种幸福,正是他的父亲用生命为其交换的。

影片中的圭多的形象感人至深。因为深爱着妻子和儿子,他即便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也以超常的勇气和智慧保护着他们。他以玩游戏的借口为儿子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幻想,鼓励其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还利用当侍者的机会,为妻子播放《船歌》,这首曾经响在他们定情之夜的歌曲,飘过黑夜中沉沉的迷雾,给多拉带去安慰。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圭多也将爱与美好留给了儿子。

当在父亲圭多百般保护下生存下来的约书亚在影片结尾,与母亲多拉拥抱在一起喊出“我们赢了”时,很多人留下了眼泪。的确,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一个为爱愿意付出一切的父亲和丈夫。

或许,枪炮、炸药、饥饿、毒气、死亡,这些东西可以在某个时间看起来十分强大,但最终的胜利者,却只能是拥有爱的人和生活。人生因为有爱而美丽,因为有爱而坚强,因为有爱才充满了希望。

相关新闻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人气 66
林振生的韩版《美丽人生》
《极道鲜师2》大结局收视率欲超《美丽人生》
通向美丽人生的两扇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