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坚守台湾 陈生宏打造洋伞王国

人气: 3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5日电)“我要立足台湾,放眼国际市场。”60岁的陈生宏从事洋伞产业逾40年,眼看同行外移大陆,陈生宏始终坚守台湾,现在已经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洋伞王国。

17岁就从家乡嘉义到台中当学徒做洋伞的陈生宏,从此以后一直跟伞为伍;他笑说,连入伍服役都是当伞兵,这辈子注定跟伞结缘,也让他在退伍后,决定以制伞做为自己打拼的事业;当学徒期间,他努力打好基础工夫,不论是裁、车、缝,样样难不倒他。

台湾曾经是洋伞王国,但当时在国际市场,“madein Taiwan”并不代表品质保证,在好莱坞电影中还常调侃风吹就折断的伞等于“made in Taiwan”;台湾经济逐渐起飞后,传统产业纷纷外移大陆,洋伞业者也一样,但陈生宏的想法不一样,他选择留在台湾。

眼光中不时流露自信的陈生宏,虽然自承书念得不多,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及做法,在当时行销学还不流行的年代,陈生宏就想出如何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他苦思如何先站稳内销市场,开拓据点,当时他从中台湾开始,选择地点适合的商店,提供店家展示架,整齐摆置各种价位、款式及花色的自家产品,总能吸引消费者目光。


17岁就从家乡嘉义到台中当学徒做洋伞的陈生宏,从此以后,一直跟伞为伍,他笑说,连入伍服役都是当伞兵,这辈子注定跟伞结缘。(中央社)

“一块伞布摆在我眼前,我就能判断这个花色有没有市场性。”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陈生宏,却对洋伞行业的流行趋势拥有过人的敏感度,伞布的花色、伞的功能、以至于伞布的特殊功能,他都能嗅得出来,“引导市场方向”是他的理念,他说,绝不要跟着人家走。

在同业几乎都外移大陆之际,陈生宏则努力拓展内销市场,随着超商、大卖场、超市的出现,市场敏锐的陈生宏都不放过,他可以根据卖家的需求,提供不同价位的商品,顺利打进新的行销据点。

陈生宏还独具匠心,为自己的货车请专人设计充满欧洲风情的图案,他觉得,货车南来北往,是很好的行销工具,果真吸睛。


从事洋伞产业逾40年的陈生宏,行销自家产品有卖点,委请专人设计专属货车,欧式风情很吸睛,南来北往载货之余,还可以为自家品牌宣传。(中央社)

陈生宏一手打造的“大振丰洋伞”,现在光台湾市场年销1000万支以上,已是台湾数一数二的洋雨伞专卖店;陈生宏说,他的仓库内都一直维持着百万支左右的安全库存量,货源保持充足。

站稳台湾市场后,陈生宏现在放眼海外市场,他自豪的说,现在他的伞以高档货之姿进入大陆百货市场,不只在大陆,他的伞还成功外销到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现在海外拓展工作都交给子女去做。

事业稳定后,陈生宏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多功能营运总部,也要在上海设分公司,他已选定在台中市北屯区购地兴建营运总部,不只设置营运总部,他还计划回故乡嘉义设立“洋伞博物馆”,这个构想已向嘉义县长张花冠建议,因为他认为,未来的产业要朝向观光方向去做,这就是陈生宏,绝不落人后,而且要超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