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聚焦中国5月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经济放缓

【大纪元2012年0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添财综合报导)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国5月份进出口均大幅增加,同时通胀增速放缓,这使得周一亚洲股市一片涨声,日本韩国股市收高近2%。但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也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上个月已经连续第二个月放缓。

中国海关总署上周日表示,5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3%,较4月份4.9%的疲弱增幅有了较大提高,也超过了经济学家预期的6.9%。同样,5月份的进口同比增长了12.7%,相比之下,4月份的增幅为0.3%。

不过,上周末北京公布,5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跌到了30个月的低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没有达到此前预估5月可能反弹的期望。这又一个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此外,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公布的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0%,创下近两年新低。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比4月份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8%,低于4月14.1%的同比增幅。

通货膨胀压力的缓解揭示了监管部门最近几个月积极推出经济支持措施的原因。市场认为,监管层可能在数据公布前就已看到了部分经济数据。因此﹐中国央行上周四(6日)宣布的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的说法,通货膨胀放缓符合市场预期,放缓程度甚至超出预期。她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保持下降,这将为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提供空间。

中国央行上周四(6日)将基准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了25个基点,并放宽了利率浮动区间,上调了存款利率上限并下调了贷款利率下限。

中国在过去几周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包括鼓励购买节能家电的新优惠措施、有针对性的减税、加快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就在周五,有政府官员呼吁加大铁路建设支出。

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数据保持警惕。周一英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篇有关中国经济报导中称,过去一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地方、省级和中央政府的机构时常在经济快速增长时少报、增长回落时多报增幅。

西方媒体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政府上周末公布的诸多数据表面看来有喜有忧,但整体显示出中国经济仍有许多更令人担忧的地方。一般相信,中国央行上周四出人意料的降息举动确实警觉到经济出现的困难。

(责任编辑:王桦)

相关新闻
外媒:中国经济就是政治 四月增长放缓北京担心
英媒:中国经济增长处于两难境地
BBC: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