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明:环境保护 政府虚与委蛇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7月27日讯】近日,一篇名为《日本“王子制纸”将排污启东》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民众近日抗议亚洲最大的造纸厂—日本王子纸业启东沿海排污问题。南通政府批准建立王子制纸集团(南通)有限公司,进行超大规模的制浆造纸生产,将建设一百几十公里的超长输送管道,将工业废水排入启东境内的黄海水域,设计规模日排放量达15万吨。启东是个渔业大市,渔业人口14.2万,与海洋捕捞、滩涂养殖相关的渔业兼业劳动力达4.56万人。海水污染将对这部分人的生计有影响。据《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9年2月编)显示,启东沿海已是严重污染海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排入巨量的污水已经让大海无法承受。

更严重的是,长江口也会有海水入侵的情况,若江口海水污染,据称有可能会污染上海市自来水的取水地青草沙。上海靠黄浦江和长江,但却是一个缺水城市,主要原因是水质太差。北青网记载,至今上海已经变换过几个取水地,最初水源地是苏州河和黄浦江市内段,当年黄浦江水质指标优于同期英国泰晤士河。但此后,苏州河水质逐步恶化,上海水源取水口被迫迁至军工路黄浦江附近。此后取水口被迫不断顺流向上。1987年,取水口移到黄浦江上游临江段。1998年,又移至黄浦江上游的松浦大桥附近水域。水源地一再迁移,上海却并未摆脱“水质恶化”的阴影。上海原水供应依赖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和长江口陈行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十分脆弱。比如长江口的陈行水库,就经常遭受海洋咸潮的威胁。2006年,共发生14次咸潮入侵,累计影响86天,取水口氯化物浓度超标5倍以上。2010年12月1日起,青草沙水库投入使用,但为此上海耗费了近20年时间准备。同济大学李建华教授说:“从苏州河到黄浦江,又到长江,总是布局后出现污染、出现污染只好迁移,可迁移了以后污染范围很快又进一步扩大,只好再迁移——等于我们现在是守、守了守不住、又退,退然后退到现在可以说今后再也不能退的这么一个位置。”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的河水水质越来越差,取水口的屡屡变迁,正体现了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据新世纪周刊报导——《自来水真相》披露“自来水合格率仅50%”。报导说,通过对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的调查,地表水源50%受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污染,地下水源存在氟、砷、铁、锰等超标;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二次污染事件频发,以至于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实现直饮水。面对如此不堪的城市饮用水水质状况,仅仅对水安全的担忧已经远远不够,迫在眉睫是加大对水源的保护力度。水质安全其实比食品安全更重要。

近年来自来水问题频见不鲜,近期比如,今年6月4日,上海市金山区自来水取水口紫石泾受化学品污染,异味引发上百万居民恐慌。官方至今未公布污染原因。报导说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水质新标准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保护水源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而是需要多地合作。而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GDP,使当地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破坏了环境。官员到期会到另一地走马上任,被破坏了的环境带来的代价却留给当地人民买单。启东民众几次抗议,但收效甚微。政府也多次号召民众保护环境,但在经济利益面前政府总是首先变节。虽然有那么多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给民众们看,但真正污染的原因还是源于政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种做法,无异于投毒人民。政府权力没有节制,恶事做起来没有底线。

相关新闻
台细悬浮微粒标准  6月底前公告
谈世界末日 友达:不如重环保
台西海岸办净滩 景清人心更要清
陈菊:推动高雄环保经济双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