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成人以金钱衡量成功 发达国家最不认同

人气 107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12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穆清综合报导)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发现,超过7成受访的中国人认为,通过自己拥有的物质或金钱衡量自身的成功。但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人最不认同。

据海外媒体《大西洋月刊》报导,由全球调查公司IPSOS最近在2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高达71%的中国人说,他们通过“自己拥有的东西”(Things They Own)来衡量他们的成功,显着高于其它列入调查的国家。

在全球范围,近半受访者(46%)称对“成功赚钱”(successful and make money)感到有压力,但只有约三成(34%)受访人认为成功应该以拥有的物质来衡量。

调查认为,将物质产品等同于整体成功的倾向,至少部分由社会压力所致。中国人也最容易有成功压力,在“成功和赚钱”一项,68%的中国人赞成自己处在十分大的压力之下。

报导发现,整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其将金钱等同于成功的倾向有一定相关性。

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三个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国家,都更倾向于用金钱来衡量成功。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对成功由所拥的物质定夺的说法最不认同。

何谓人的“成功”?

2006年和2007年相关中国人精神压力调查报告显示,20~30岁人群的压力最大,中产阶层不堪重负。大家都被集体无意识的“成功”观念左右。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现代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复杂、诱惑更多,人们不安于现状、纷纷冒险致富。而工作的透支,竞争透支,情感透支,学业与就业难两全,工作家庭难两全,顾此失彼,身心俱疲,造成全社会性的精神性疾病和心理失衡。

常见的压力症状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气闷、暴躁。最先是职业枯竭,然后是生理耗竭、才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最后是攻击行为。

疯狂购物,休长假,放单飞,看似能解决问题于一时,但根本的解压之道存在于生活方式之中,即回归简单生活。

很多人惊异中国被快速的物质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以人内心的喜悦安宁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来衡量人的生活品质和成功。“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陶渊明穷困但并不潦倒,依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如今,在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成功是更多的钱,更大的房,更贵的车,昂贵的美食、名牌的着装和奢华的旅行,但对于不少人来说,拥有了这些生活后,剩下的只是精神的空虚而已。

人的成功有另一种体现,健康的身心,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相爱的家人孩子相守,有至诚相待的朋友,有关爱帮助他人的付出与宽容,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努力过程等等都可以算是成功的标志。

物质并不是衡量财富的标准,物质只是财富的一种外在体现。心态才是富裕的内在因素。

心灵淡泊宁静是成功幸福的源泉

2013年,联合国首次发布了“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其中北欧国家名列前茅: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芬兰第二,挪威第三,瑞典第四。

从这份报告显示,较幸福国家倾向于较富裕国家,最不幸福国家集中于受贫穷和战火洗劫的非洲国家。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幸福就是财富,财富是幸福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并无必然关系。

25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霍华德金森进行了一次有关幸福的调查。

在他收到的问卷中,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其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普通的家庭主妇,有卖菜的农民,有公司里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20多年后的今天,他回访了这121人,结果那71名平凡者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还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曾经的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沉思两周之后,霍华德金森最后纠正自己20多年前的调查结果:所有靠物质支撑的成功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真正源泉。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哈佛大学著名的幸福公开课曾经提出,幸福=金钱/欲望。在分母上的欲望显然主导了幸福,欲望越多,幸福越低。

众所周知,物质生活的富足,未必能够赢得家庭的美满;虚有其表的风光,未必算是赢得事业的成功。

由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颠倒,多数人只知道以财产、名望、地位、权势等,当作事业成功的价值标竿,却不知道那也要靠先天的福报及后天的努力促成。

对于家庭,只要每一个成员付出真诚的关怀,体验彼此的心境,就能使得家庭幸福美满。对于事业,只要在工作时尽全力,全心思考,在处理问题时,就能获得辉煌的成果。纵然在物质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对于身心的安定、经验的成长、社会的贡献,都是人们的成功。

“股神”巴菲特的财富观

2002年,美国布隆伯格公司公布了一项报告:当年个人资产已经达到305亿美元的巴菲特仍在拿着低廉的工资,即年薪33万美元,相当于一名硅谷的软件工程师。在提薪之前,他的工资长时间保持在年薪10万美元的水平上。在大家惊呼巴菲特如此“廉价”的时候,巴菲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钱工作!

亿万富豪“股神”巴菲特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理念风行全球,被许多公司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争相效仿,却始终无人能够完美地复制巴菲特的价值理念和财富高度。

由于所有的财富都是来自社会,即使巴菲特能创造出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只能消耗其中的一小部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捐献99%的财富,把财富回馈给这个社会,他对众人说:“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为了分享”。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常常计较在:我为老板工作,老板得给我多少工资才合理划算。而在巴菲特的眼中,工作是一份事业,属于自己份内的事,应该用来好好经营。这一工作的态度,不仅可以让人开心地工作,而且用心专一。

亿万富翁巴菲特之子的成功:坚强独立

“股神”巴菲特的第二子彼得‧巴菲特是著名的音乐人,他参与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奥斯卡奖,艾美奖等众多奖项。但他在谈及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到尽管自己的父亲非常富有,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但是父亲创造的财富和自己并没有关系。彼得‧巴菲特认为,他的父亲给予他最大的财富和现金豪宅无缘,而是独立坚强的做人态度。

在很小的时候,彼得就知道要从父亲那里获得精神支柱非常容易,但是金钱几乎不可能。因为巴菲特始终坚持让自己的子女在金钱上独立的理念。据说,彼得30岁时,事业有成,想换一个大房子,希望巴菲特能借给他一笔钱,但巴菲特以“我们父子不谈钱”为由拒绝了他,彼得只好去银行贷款。

很多人并不理解巴菲特的做法,但是彼得认为:“很多人不理解,在儿子最需要的时候,为什么他不掏钱出来?但我能理解,这是父亲在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他对我的尊重和爱。”“我也不应该期待从中得到什么。我凭什么分享他的财产。”

诺贝尔奖获奖者:金钱并不重要

2013年,12月6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活动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几位获奖得主除了是严肃的科学家外,还有热爱生活和家庭的一面,成功各有不同。

医学奖得奖人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的科学成功贡献是揭示了蛋白质在细胞之间的运输过程。

获得260万克朗(约合44万美金)奖金的谢克曼表示:“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很知足了。我己经决定把我的那部分奖金捐献出来,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开辟一个新的场所,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新学者来充实学院。我对钱没有兴趣,但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这件事强调公立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公立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要表达对公立教育的支持。”

影星邬君梅成功定义:帮别人 身边人对自己更多爱

2011年,以奥斯卡评委身份扬名国际的著名华裔影星邬君梅,获香港杂志颁发十大成功女性之一。

邬君梅除了忙于怕片之外,还热衷慈善事业,透过自己创办的“邬君梅和朋友们爱心教育基金”,资助失学儿童。怎么看待成功的定义呢?她说:“现在的成功定义对我来说,其实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够帮到别人,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更多一份爱和关注和尊敬。”

邬君梅认为,现代的女性都是压力很大,又要工作又要顾及家庭,责任比以前传统的女性要大得多,但同时又是令人特别兴奋的年代,“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挑战,可以在有限的年华里面把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发挥到极致,坚持做好自己,有一份理想,然后是坚持不懈地去坚持这份理想,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成功女性。”

曾获颁2008年成功女性的著名设计师张天爱则认为,对成功人士而言,名利不是追求的目标,她更享受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现在流行环保,尤其是不可以浪费,时代改了,所以,我感觉不是搁钱在银行,我是搁气在肚子里,我去学气功,我做饭用一些很绿化的有机蔬菜,这个才是一种五星的生活状态。”

成功幸福的回答 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玛莎‧史都华(Martha Stewart)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不但经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系列家居产品,还出书、做电视节目。她对成功完美幸福的回答充满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在生机盎然的翠绿中,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动物,竖琴的音乐时起时落。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快乐的人们亲切交谈,喝着用自制的竹筒盛着的冰凉清酒。

丹妮尔‧斯蒂尔(Danielle Steel)是美国目前健在的最畅销小说作家,她的著作销售量高达8亿本。她认为完美的幸福就是拥有健康、快乐的孩子们,以及一个可以和我分享这一切的出色、温馨的伴侣。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规划成功幸福的人生”专栏
“规划成功幸福的人生”专栏
“规划成功幸福的人生”专栏
“规划成功幸福的人生”专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