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债券成交锐减 财经专家:金融危机或来临

【大纪元2013年12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双综合报导)中国大陆金融系统6月发生钱荒事件后,债券市场从7月份以来出现大幅下滑,近几个月的债券市场成交量锐减,而债券收益率则一路飙升至9年来的最高水平。业内专家表示,“钱荒”后的中国货币环境与债券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都进入上升通道,融资成本持续增加,或进一步预示金融危机的来临。

大陆债券市场成交量锐减35万亿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2月2日报导,11月份,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为人民币1.7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2,857.1亿美元),略高于10月份的1.42万亿元,但远低于以及去年同期的7.14万亿元,以及今年3月份创出的年内高点8.26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债券市场7-11月份的月均成交量只有1.41万亿元,上半年月均成交量为5.25万亿元,2012年全年月均成交量6.15万亿元。

换言之,11月债券同比交易量下滑了80%。而2013年1-11月与去年同期比减少了35.25万亿的交易量。

《华尔街日报》认为,债券成交低迷,一是因许多投资者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保持警惕,二是监管薄弱的影子银行提供了回报率更高的产品,分走了部分资金。利率环境的改变已经给这个曾经迅速扩张的金融领域带来巨大影响。

融资条件恶化 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

此前,由于流动性枯竭而导致中国国债发行停滞。英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报导称,中国2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得不推迟或大幅减少中国债券发行,原因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枯竭以及争夺投资者资金的竞争激烈,使得融资成本不断上升。

过去10年来,因为信贷供应充足则投资渠道有限,中国以银行业为首的金融机构一直大量购买债券,并且一旦买进就不打算卖出,持有直到债券到期。然而这种情况在2013年6月钱荒发生后,局面发生了彻底改变。

国开行在11月中旬,被迫将一笔拟议的240亿元人民币(合39亿美元)的发债交易削减60%,并支付超过5.5%的收益率。

《金融时报》报导说,目前,五年期AAA级债券的收益率为6.25%,较6个月之前高出175个基点。这种融资成本的快速上涨,通常反映出资金紧张的借款方正承受很大压力。

国海证券副总经理Duan Jihua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国债收益率近期飙升主要是因为融资条件恶化,此外,在中共政府寻求经济去杠杆化之际,市场对货币政策趋紧的预期日益增加。

央行一直维持资金面偏紧的局面,通过放短收长的扭转操作稳步提高利率,也就是融资成本,央行实际至少加息2-4次。万得资讯(Wind Info)和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受此影响,中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1月20日触及4.72%,为2005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记录高位是2004年11月触及的4.88%。

利率升高 企业融资意愿不降反升 凸显债务危机

大陆独立财经评论人士牛刀在其12月5日的博文中表示,从利率来说,无论央行采取什么降息降准,放出天量信贷,或者实行天量逆回购,所有的货币工具和金融工具都使上了,都无法打压利率,这足够说明市场的力量最终将摧毁泡沫。因为利率的飙升,最终将会增加所有投机成本,直至蚕食所有投机获利。

这个状态会持续多久呢?在美元升值的周期可能一直会持续,而且,会伴随中国国债利率的持续走高。

财经评论人士周彦武认为,利率提高丝毫不影响企业和机构的融资意愿,他们只想拿到资金,而不在乎成本。这也从反面证明在经济放缓的北京,融资需求却在飞速增加。其原因在于很多企业和机构都在借新还旧来维持资金链,和正常运转,而债务则像滚雪球一样扩大。

按照惠誉最乐观的测算口径,2013年中国信贷增速达到20%来算,中性估计2014年的信贷与GDP比值将达到250%的水平。

周彦武表示,尽管债券收益率普遍提升,但是远远跟不上资金成本增加的速度,保险、银行都对债券失去了兴趣,保险和银行热衷于更高收益的产品。单从货币供应情况看,资金面似乎宽松,而债券市场一下子流失了80%的数万亿的资金,同时银行信贷规模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只有一个去处,表外业务或影子银行。

“末日心理”恐致金融危机系统爆发

尽管中共银监会和央行对金融系统的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的风险心知肚明,然而却投鼠忌器,一方面想要控制金融系统的表外业务风险,一方面又怕银行业绩暴跌,利润和资产规模缩水而亦步亦趋。

牛刀表示,中国的债务人,不管是政府的公司,还是私人都不管成本多高,只要能借到钱就不管以后怎么还。这种末日心理,会害了很多人。

周彦武认为,金融机构只求利润不顾风险的做法,注定其必然遭遇危机,而即便发生危机,金融机构的决策者也无须负责,更加剧了危机的规模。再加上投资效率极其低下的地方债,过剩产能行业累积的天量贷款,这就像一个炸弹,已经在冒烟了,只差一把火。当美国QE缩减开始时,那怕微量的资金流出,就会导致企业或机构的资金链断裂,债券违约,贷款变呆账,这个炸弹就引爆了。

同时,央行放水是无济于事的,放水进入银行系统,再进入企业和机构,这是个缓慢的过程。银行系统一旦断水,无资金发放贷款,全国至少有50%的企业会立刻破产倒闭,至少1亿人失业。金融崩溃立刻导致社会崩溃,机场里挤满了欠薪逃跑的企业主和债主,飞机翅膀上都人满为患。即使央行再印钱,这些人也难回来了。

(责任编辑:肖笙)

相关新闻
美“债券天王”葛洛斯增持国库券
不当销售债券 摩根大通赔投资者45亿美元
房贷债案 摩根大通与美司法部达成和解
中共央行首席研究员预警 三重金融危机逼近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