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东西方交汇点 李安携中国元素闪耀奥斯卡

人气 9

【大纪元2013年0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辰综合报导)第85届奥斯卡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4项奖项。站在东西方交汇点,李安携中国元素再次闪耀奥斯卡舞台。

销量奇好 反映人性的冲击

影片故事来自2002年的布克奖得主–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Yann-Martell)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布克奖是英语小说界的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该小说,不仅销量奇好,部分美国中学甚至将之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组织讨论人的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

影片突出少年派海上的艰辛之旅和心路历程,从一开始不吃不喝等死,到和大海搏斗,以鱼虾和海龟为食,养活自己和老虎,漂泊227天直至踏上海岸生存下来。

有人说,少年派面临的命运挑战和对人生、宗教的感悟,亦正是李安自己关于挑战命运的写照。李安曾从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获得者到一跌谷底,咬牙坚持六年家居男生活,到最后脱颖而出。

不过也有人说,看完影片《少年Pi》之后,感到对宗教与上帝的怀疑迷茫与残酷人性、现实世界的惊心、无奈甚至绝望。

东方之美倾倒好莱坞

李安的电影安静而感性,故事的背后有着深深的意蕴。有人说,李安倾倒世界真正的原因是他电影展现的东方之美。在李安的自述中,跟很多东方家庭的孩子一样,他和父亲有很深的感情,同时伴随着难以消除的隔阂误解。影片中少年PI对父亲的差异与疑惑,确实一如过去李安常拍的、十足东方味的父子关系:从隔阂、压抑、反抗到最后的体谅。

之前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卧虎藏龙》同样富含东方哲学思想,影片人物俞秀莲和李慕白,虽行走江湖,其所恪守的伦理仍然是东方的隐忍和克制。

在李安的电影中,东西文化的冲撞和矛盾也是主旋律。无论是《推手》,还是《喜宴》,甚至在《卧虎藏龙》里,都能看到中西文化交汇的影子。这使得李安的电影在洞彻东西方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引起两者的共鸣。

马友友—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世界上著名大提琴家

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不乏有影响力的中国人,被西方社会誉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即是其中佼佼者。每年超过一百场世界巡演,获得过15次音乐界的奥斯卡——葛莱美奖,美国总统布什亲自颁发“国家艺术奖章”,马友友还被任为联合国和平大使、奥巴马总统的艺术和人文委员会代表。

但是,成就他艺术巅峰的环境不在中国大陆,而是在西方社会。出生在巴黎,七岁随音乐家父母移民到纽约,马友友即在这个世界艺术之都以来自东方的音乐神童之姿一鸣惊人。

在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里,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表现了中国人含蓄深沉的感情,打动了很多观众。

在接受《新纪元》采访,诠释他的作品如何能打动这么多东西方观众时,马友友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从小就是听他讲故事长大的:三国志、诸葛亮、曹操,多的数不完。中国古典文化和价值观从小就根植在我的心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道家的思想,佛家的理念。所以,虽然我从没有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里,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是我生命的 一部分。”

马友友也希望被人们记住:他首先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人,其次是一个世界知名的音乐家,然后是一个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

好莱坞影视音乐大奖 《自由中国》获提名

这是一个新旧交替和缔造未来的时代,东西方的文化碰撞不断的闪耀出美丽的火花。

好莱坞影视音乐大奖(HMMA)2012年“最佳原声音乐奖”提名中,新唐人电视台制作的记录片《自由中国》配乐入围。

对于《自由中国》配乐的特点,独立撰稿人诸葛明阳在其文章《震撼人心的故事撞击心灵的音乐》中这样描述:“带有典型中国元素的交响诗画,时而悠远空灵、时而气势磅礡、时而悲愤哭诉、又时而哀怨无助,让人在感动之余,更感叹这音乐的伟大表现力。”“影片最后,……震撼人心的交响音乐再次响起。伴随着饱含希望的 旋律,一双双纯真的眼睛、一盏盏暗夜中的烛光,把人们反抗独裁暴力渴求自由的内心表现得如此唯美,笛子和古筝那清澈的音符流淌出修炼者们内心的宁静与安祥。”

关于创作过程,陈东曾对记者如是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种神传文化,包含了佛、道等许多东西。但中共建政以后,却几乎无漏地毁坏了这个文化。所以当我写这段音乐时,画面就从抽像的镜头展现成一部神圣、悲壮的历史画卷,而音乐的旋律也同时展现在眼前。”

到目前为止,真实记录法轮功学员在中国大陆遭受中共残酷迫害的影片《自由中国》,已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成为电影产业新看点 世界银幕上的“中国元素”
奥斯卡颁奖在即 李安与史蒂芬对决
李安《少年派》能否获最佳导演奖 今晚见分晓
第85届奥斯卡 李安获最佳导演 《Argo》获最佳影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