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苏禄军入侵沙巴 挑起未解领土纠纷

人气 70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3月13日讯】上个月(2月9日),大约200名自称“苏禄苏丹北婆罗洲皇家军”的武装分子在苏禄苏丹查玛鲁基兰(Jamalul Kiram III)的胞弟阿兹慕迪基兰(Agbimuddin Kiram) 的带领下,潜入马来西亚沙巴州东部多个地区,包括斗湖、拿笃、仙本那和古纳,扬言索回沙巴州东部的土地。他们形容自己的行动是“回到自己的家”,索取久经失去的土地,否认入侵行为。

此事件在3个星期内愈演愈烈,最终引发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震惊了自独立以来未曾经历战争的马来西亚子民。菲律宾政府方面显然左右为难,一方面吁请苏禄军撤离沙巴,另一方面表示不排除将悬而未解的领土问题提交上国际仲裁庭。冲突事件迄今相信已造成至少数十人丧命,其中包括多名马国警察。

冲突事件经过

一开始,马国政府以较为开明、温和的态度与苏禄军谈判,劝告这一群入侵的军队尽快撤离沙巴,试图和平解决问题。然而,匿藏在丹道村(Tanduo village)的苏禄军并无离开的意思。2月26日,小阿奎诺请求查玛鲁基兰方面先撤离沙巴,然后与马国政府和平协商沙巴领土主权问题,以避免伤亡事件。他也警告查玛鲁基兰,以这一小撮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达到目的。而且,他们有可能已经触犯了诸如“引发战争”或“威胁飞过人民安全”等菲律宾宪法下被控告。

马国也基于菲律宾政府的请求,一再延长最后期限。苏禄军仍以坚定的口吻表示自己只是回到了家,并不打算离去。在和平谈判不得要领的情况下,马国警方在3月1日早上与苏禄军首次交火。结果苏禄军方面10死4伤,马国警方则有2人殉职。事后,双方皆否认率先开火。此事件发生后,拿笃县包括拿笃市镇人人风声鹤唳。商店、银行、学校纷纷关闭,日常活动备受影响。3月3日,冲突事件蔓延至东海岸的仙本那县。大约十名持械分子与在巡逻中的警方爆发枪战,造成6名警员与7名武装分子丧命。然而,沙巴警察署事后表示此事件未必与苏禄军有关。

3月5日,马国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决定出动军队,展开军警合作的“主权行动”,从海陆空全方位攻击,以围剿追捕阿兹慕迪基兰及其军队。该日上午,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喷射机在拿笃县的丹道村一带展开攻击,连连轰炸。当天,警方披露匿藏在该村的苏禄军已被全面击败,丧命的苏禄军估计超过10人。

冲突步步升级,菲马两国亦力劝苏禄军投降。然而,苏禄军方面毫不退缩,数度宣称将奋战到“最后一人倒下”,甚至表示他们是为了菲国人民而战。大马军方相信经过了连串轰,苏禄军的主力已被击溃。因此在加强军力的同时,也加强边境的防守,以防苏禄军方面的增援。

3月7日,马国首相纳吉拒绝苏禄军停火的要求。他强调停火的条件必须是无条件投降。

列恐怖份子惹非议

马国外交部长拿督斯里阿尼法表示基于这批入侵者凶暴的行径已造成8名警员死亡,而将他们列为恐怖份子。然而菲国方面则发表文告表示不同意。另一方面,不少菲国媒体强烈谴责小阿奎诺,认为他没有尽责保护菲律宾人。马来西亚驻菲律宾大使馆前也聚集了过百名示威者,抗议大马军警攻击苏禄军,造成大使馆暂时关闭。

马国总检察长阿都干尼表示将彻查苏禄苏丹查玛鲁基兰是否涉及策划此入侵行动。一经证实,将向菲国申请引渡来马治罪。

沙巴经济恐受重挫

沙巴的经济以石油天然气、油棕和旅游为主要命脉。此事件发生后,以潜水闻名的东海岸首当其冲。不但拿笃、仙本那和斗湖一带的旅游活动受影响,位于沙巴州北部的古达县亦受池鱼之殃,酒店业生意锐减50%。尽管马国旅游部长黄燕燕表示沙巴地区只是局部不安全,但不少游客依然因此而却步沙巴。另一方面,沙巴州东部也是油棕种植的主要区域。若冲突事件持续,油棕出口业估计也难幸免。

为大选注入不稳定因素

马来西亚自1957年独立迄今,均由国民阵线(简称国阵)执政。虽然经过了50多年、12届的大选,相对弱势的在野党,一直无法和国阵抗衡。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3月8日的第 12届大选,反对党在前副首相安华的带领下,取得出人意表的成绩,赢得多个州的执政权。其中包括重点州槟城和雪兰莪。安华当时借机拉拢原本四分五裂的反对党,形成民主联盟(简称民联),建立了马国实现两线制的雏形。

最迟在2013年6月举行的第 13届大选可能是马国史上最倍受瞩目的一次选举 – 结果可能是首次替换执政政府。然而,随着大选的脚步逐渐迈进,苏禄武装入侵事件为原本已沸沸扬扬的大选增添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回顾上界大选,沙巴州的25个国会议席中被国阵赢得了22席,成为赢得政权的关键州。沙巴也因此被视为来届大选的“国阵定存州”。

多年来,国阵政府一直漠视大量菲国人民移居沙巴的问题。据悉,获得居留或公民权的菲国人可能多达80万,其中非法移民的人数更是无法考察。不少未经证实的报导亦指出国阵多年来刻意允许作为回教徒的菲律宾移民,其中包括不少苏禄人获得公民权,以增加选票。然而,接踵而来的后遗症包括治安状况欠佳、非法移民随意占地建村、卫生水平下降、市容遭破坏等等问题已在不少沙巴人的心中潜伏多时。再者这次的入侵事件或多或少跟大量菲国人定居沙巴有一定的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挑起沙巴人心中的不满。

国阵若无法妥善处理这起冲突,甚至因此而重挫沙巴经济或延误全国大选,很可能将影响大量中间选民的投票意向 – 籍由选票宣泄对现任政府的不满。

领土争议缘由 追溯沙巴历史

这次的苏禄军入侵,打着“索回自己的土地”的旗号,并非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沙巴州东岸的大片土地确实曾经是苏禄王朝的领土。

根据沙巴州可追溯的历史,该土地在16世纪时为汶莱王朝的领土,当时称为北婆罗洲。1658年,汶莱苏丹为答谢苏禄苏丹在一次战争中的援助,而将沙巴东岸的大片土地割让。

1878年,苏禄苏丹与英国北婆罗洲公司签订一项具争议性的协议,内容是将北婆罗洲“割让”(苏禄方面坚持是租赁)给该公司,条件是每年缴付5000马来亚元的“租金”。此后,苏禄王朝被西班牙军队歼灭,迄今不再复兴。西班牙政府则接管苏禄王朝(除北婆罗洲外)的所有领土。

1885年,西班牙在马德里条约 (Madrid Protocol)下,答应将所有苏禄苏丹的领土转让给英国北婆罗洲公司。之后,北婆罗洲成为了英国皇家殖民地。一直到1963年沙巴加入马来西亚为止,此领土问题一直悬而未解。苏禄王朝的后裔多年来坚持沙巴是苏禄的领土。

相关新闻
王友群:非法剥夺中国公民国籍不得人心
【网海拾贝】西方离看穿中共还有相当距离
掸封尘:揭秘中共体制内的“铁公鸡食堂”
袁斌:若中共入侵,美国会出兵保护台湾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