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随笔】不谙英语闹出的笑话

人气 1
标签:

按常理,人老退休到美国探亲和旅游,周游世界,开开眼界,这本是一桩乐事。我多次赴美探亲旅游,也去过不少地方,对美国也了解甚多。可我不谙英语,对学英语也不感兴趣,但生活在这里,在适当场合也总得学几句应付应付。我仅会的几个词便是:“Hello”、“bye-bye”、“Thank You”。有时也会遇到老美按门铃,推销东西和传道之类的,没办法!又学会了几句“我是中国人,不会讲英语,请见谅。”然而,有时碰到老美不厌其烦的说他的,只好打电话给儿子或媳妇让他们摆平。

来美探亲的老人们基本跟我的情况差不多,都有同感。他们认为:一是年岁大,记忆力差,学了记不住。二是在美国只是探访,又不打工,没必要学,跟老美基本无交往。可我遇见的老人中也真有积极学英语的,现拿他们的经历举个实例:有这样的一对老夫妻,他们老两口每次来美国,女儿都动员他们学英语,但都因上述原因迟迟未学。有时夫妻二人外出散步,到公园或商店,都会碰到美国人友好热情地打招呼。“Hello”, “Good Morning”,他们常常就跟着也念叨一遍,应付一下。但老太太有一次去商店,想去卫生间,到那里一看没有男女厕所的标志,等了半天也没人出来,就干脆选择了 “Man” 准备走进去。刚要拉门把手,老伴立马拉住老太太,总算没走进去丢人现眼。

还有一次,邻居门前立了一个一人多高的鸭子图案。老夫妻寻思可能是邻居—–卖鸭子。可观察了几天也没看到有人提着鸭子出来呀。实在忍不住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听了哈哈大笑,说:“人家是给大家报喜,他家生了个小宝宝,那不是鸭子,是报喜鸟。” 当然,这又是闹出的一个笑话。

以后的日子,就不是那老两口可以用闹笑话解释的了的。从那以后,女儿还是为有大把时间的父母报了社区大学的英文初级班。这对老夫妇,从第一天到了班里,就如听天书一样,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通过班里同学的解释,才知道,老师让同学们学会:说自己的名、姓、电话号码和邮编。别说姓名,电话号码对别人来讲这么简单的东西,可对老两口却犯难了。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从数字、26个字母学起呀!每周两晚的两个小时对他们来讲简直如“上刑”般难熬,只愁时间过得太慢。上课时,老太太只好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全部抄下来,回家再问孩子们。

回到家,一个一个词问女儿和小外孙女,再做一件全家都反对的事—用中文字注上发音。有时女儿、女婿看到两老注的中文笑得前仰后合,把“Yes ”写成 “爷四”,把姥姥的年龄写成“赛问题-爷四-偶的”(70岁)。连小外孙女也会说:“姥姥、姥爷你们太笨了,这都是什么呀?”说的老两口又上火又觉得好笑。

老人们自己有时也想:真是,这是图什么呢?人老了,还要受这份洋罪,真苦啊!

两位老人曾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在美国第一次生平尝到了当差生的滋味。其实,许多班里的老头老太跟他们的情况也差不多。直到两老死撑至两个月时,他们还是决定放弃—-退学了。两个月艰辛无成果的思想包袱终于扔掉了,从此解脱。太好了!

当然,学习班里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例子,人家是跟下来了。有的老人以前可能有些英文基础,经过学习可以与老美有个简单的沟通。有的老头学习英文是为了考车本、考美国公民,这样可能要求就更高一些。据我所知,一般教堂都设有英文班。中国人办的补习学校也有教成人的对话班、考公民班等。

最后,老两口深有感触:如果老人学英语要有兴趣和决心;外加毅力和恒心;有脸皮厚非要学好的动力。他们虽然没做到,遗憾了些,但这也是在美国生活的一段人生经历。

相关新闻
台美菁英协会盛大举办台湾文化展
亚特兰大台湾商会网路安全及防诈骗讲座
达美股东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会组建
最高法驳回阿拉巴马死囚重判请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