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批次镉超标大米进入广东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5月24日讯】广东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周四(5月23日)又公布了120批次重金属镉超标的大米名单。

镉超标大米来源广

BBC报导,这些镉超标大米主要产自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本省。上报了不合格批次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梅州、中山和清远。

广东镉大米事件是在中国媒体曝光镉超标问题大米流入广东省后,才开始抽查检测。这次镉超标的大米主要来源地之一是中国大米重要产地之一湖南,那里的稻田和大量的工厂、冶金场、矿场相距很近。

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人担心可能会引发类似此前中国出现的“毒奶粉”现象,导致中国老百姓不敢再食用国产大米,而改吃海外进口的大米。

广东官方说,抽检结果反映广东省大米质量情况“总体是安全的”。这个结论让很多公众感到不满,他们纷纷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多年前媒体就揭露 官方没重视

中国媒体揭露说,多年前的检验报告已经显示湖南大米镉超标,但官方没有予以重视。

媒体引述“2008年的《地质通报》披露了洞庭湖区晚稻米镉超标41.67%,蔬菜镉近乎全都超标”。

而一份2010年有关湖南稻米污染问题的《风险评估》显示,“研究人员在湖南抽取了112份大米样品和稻谷样本,测定其中砷、铅和镉等重金属含量,样本覆盖了株洲、湘潭、衡阳、长沙、邵阳、岳阳、益阳和常德等10个市,样品大米中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仅占64%。”

“此项研究还专项选出了10个当地有冶炼区域的地方,比如衡阳常宁市、株洲清水塘等地区。结果显示,这10个地区中大米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率达90%以上,糙米的铅含量平均值超出国家标准4倍,谷壳的铅含量平均值相当于国家标准的近6倍。”

早在上周四(16日),广州食药监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有关镉超标问题,但却没有透露涉事餐饮机构特别是大米品牌和厂家的名称、抽检的具体产品和镉含量等信息,并称“不便公布具体名单”。21日,在公众的压力下,广州食药监局终于开始公布了31批次镉超标大米名单。

总体安全?

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人担心可能会引发类似此前中国出现的“毒奶粉”现象,导致中国老百姓不敢再食用国产大米,而改吃海外进口的大米。

广东官方说,抽检结果反映广东省大米质量情况“总体是安全的”。这个结论让很多公众感到不满,他们纷纷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镉通常出现在锌矿石中,用途是制造手机、照相机及电脑的涂层和电池,这些都是中国大量生产的产品。如果人体内的镉积存过多,就会伤及肝、肾、呼吸道和骨质,它还和多种癌症有关。

也有学者认为,大米镉超标是中国已经施了三十多年的磷肥的镉积累。虽然“中国对磷肥里镉的含量有一个标准,但一直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2011年,中国环保专家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估算,全中国每年因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可以养活常住珠三角的4,000万人口。

(责任编辑:岳青)

相关新闻
大陆“有毒食品警告网”诞生 网民点爆
佛山大型企业用致癌工业盐水酿酱油
广东致癌“工业盐酱油” 质检合格照卖
触目惊心 细数中国人不幸吃过的化工原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