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作家小野:世界虽然残酷 还是放胆前行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3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知名文学作家小野出版新书“世界虽然残酷,我们还是……”,日前在一场“世界虽然残酷 我们还是放胆向前行”论坛上,小野分享他一生中,父亲教导最坏及最好的东西,以及他对生命的省思体悟。

小野的人生充满传奇性

小野,本名李远,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研究分子生物学,曾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助教。他24岁以《蛹之生》一书成为70年代畅销作家。除了写小说、散文、剧本及儿童文学外,还跨足电影、电视、编剧、主持等领域;此外,他还当过导演、偶像剧制作人、电视台经理、总经理,人生充满传奇性。

父亲教导:如何躲避危险;如何让自己强大

小野的父亲从小是孤儿,“爷爷的中药铺和田产被叔父夺走,不久爸爸的兄长又死于肺结核,从小就体验了残酷人生。”他的爸爸在台湾脱离日本统治后,决定离开伤心地从福建来到台湾,后来当公务员抑郁不得志,每年的人事升迁公布,都在原地没有被长官升迁。年复一年。

在世俗的眼光,小野的爸爸是没有升迁过的倒楣鬼,一辈子都只担心有没有公家宿舍可以给八口之家避雨。爸爸教育他:“这个世界是非常残酷的,处处充满了危险的陷阱,所以要步步为营,谨慎小心,不要轻易冒险,人生要学会的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如何躲避危险;第二件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

台湾知名文学作家小野。(摄影:钟元/大纪元)

父亲教导最坏的东西:什么都要跟人比较 小野:我属于我自己

小野的爸爸希望他成为一个有侵略性、攻击性的男子汉、大丈夫,“父亲要我抓着兔子的耳朵,然后在我眼前杀死兔子,当鲜血染红了雪白的兔子时,他要我不可以闪避眼神。”他的父亲跟他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以后你就会知道了,爸爸是爱你的。你不准哭!”为了表示勇敢,小野抓着兔子的耳朵,盯着染红的皮毛。从此,小野的爸爸叫他“大老虎”。

他的父亲给他两样东西,他说,最坏的就是什么都要跟人比较。“因为父亲觉得人生很残酷,所以一直对孩子期待非常高,一天到晚要跟别人比较,把别人打败;全校第一名还不够,还要全台北第一名,让每一个小孩子生活都很紧张、恐惧。”

小野去年看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当看到少年与老虎历尽艰辛终于漂流上岸,老虎头也不回走入森林那一幕时,“我已泪流满面,仿佛看到自己身体里的‘大老虎’渐渐离开自己,我平安度过人生的海上漂流,惊涛骇浪都已经在身后。”他的本性讨厌人生凡事都要比较,“爸爸,我想告诉你,我好爱你,但我不属于你,我只想属于我自己。”

父亲教导最好的东西:不要害怕接了再说

“爸爸给我最好的东西,就是不要害怕接了再说,接了再学习。”小野的父亲喜欢工艺、美术和文学,也有这方面的天分,但他瞧不起这些东西,希望孩子未来不要选择艺术方面的工作,就像他天天举债度日,却又自命清高看不起有钱人,说他们都是贪官污吏,都是充满铜臭味的奸商。

从小,小野家最缺乏的是他们最瞧不起的东西: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但他得替爸爸去向邻居借钱,去替爸爸赊账买香烟,而小野父亲想方设法接了所有的东西来做,包括庙里的门神不会画,为了钱,他先答应人家,然后想办法问怎么画,庙里做菩萨,他也先答应,回家再想办法去学。这是他们过着的与钱矛盾的人生。

小野说,“我看着爸爸为了要还债,什么都敢接什么都敢做。”自己虽然是生物系背景,但写作要跟中文系比,就想到可以写生物系学的东西,所以《蛹之生》都是在写生物。1981年进入中央电影公司跟吴念真拍电影,他是学会计,两个不是本科系的却拍了几部电影。后来又去电视台当节目部经理,几年后应征上华视总经理,刚开始连报表都不会看,晚上吓到睡不着,就找学会计朋友教两天就去上班了。“也就是先进去公司上班后,再开始学习所有东西。”

做人要更谦卑、更感恩

对于成功,小野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的狂喜和期待,更不像中壮年时那么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于理直气壮。“我知道成功不一定会让世界更美好,我相信,真正通往美好世界的道路是要更谦卑、更感恩。”

小野的家里放着望远镜、显微镜和地球仪,他希望,透过望远镜探测星空,可以知道宇宙的浩瀚,知道人类的渺小,知道宇宙和人类之间存在一种未知的法则;透过显微镜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动植物,知道人的肉眼多么有限,知道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依存关系。

“透过地球仪,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我们要知道互相尊重,扶助弱势,珍惜自己文化的重要,知道不要看轻别人。知道这些道理后,我们会虚心,我们会勇敢,我们会相信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我们会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相信。”

(责任编辑:孙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