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屡救信托违约 制造庞大道德风险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中诚信托开始偿还一个本来面临违约的高回报产品的本金给投资人。如果违约,它将促使人们担忧更多的违约并造成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的抛售。外媒引述经济学家指出,中国需要让陷入麻烦的信托产品投资人遭遇损失,以展示投资的真实风险。但是中共当局承受不起违约的冲击,屡屡救助濒临违约的信托产品,这将制造一个庞大的道德风险。

彭博社:投资人取回本金

彭博社1月30日报导说,在上海,广州和北京的大多数客户在1月28日签署了一个协议,转让他们价值30亿元(4.96亿美元)的股权给不知名的买家,以换取产品面值的现金,投资人代表常峰和杜荣海告诉彭博社。投资人被要求周三下午5点之前接受条件。

中信集团一个分公司可能参与救助,东方早报1月28日报导说。

提供救助避免了可能是中国至少十年来最大的信托违约并舒缓了外界对这个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信托行业的金融紧张将增加的担忧。它是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当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同时,救助引发警告:投资人受到保护免于信托市场的风险。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结果。”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姚伟说。“如果金融市场甚至都不允许违约,怎么能有真正的市场利率?”

中诚信托公司在2011年2月份出售这个产品,它被称为“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年利率为9.5%-11%。这个产品1月31日到期,它从富有的投资人那里募集资金,提供给一个煤矿公司,但后者在2012年崩溃。

需要展示投资的真实风险

彭博社报导说,在上周在达沃斯接受采访的时候,前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李稻葵呼应姚伟的评论说,中国需要让陷入麻烦信托产品的投资人遭遇损失,以展示投资的真实风险。

信托产品“可以说是企业第二个最具风险的融资渠道”,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在报告中写道,第一风险是地下融资。张智威说,野村证券确定了自从2012年以来28个涉及信托产品的“类似的信贷风险事件”。

“但是迄今没有一个真正发生违约,在这些情况当中投资人本来不得不吞下损失。”张智威说。

张智威在报告中说,他估计3.5万亿元的信托产品今年将到期。

“我们相信更多信托产品今年可能出现紧张,随着经济放缓。”标普信贷分析师廖强在报告中写道。“在我们看来,跟理财产品和信托贷款资产相关的风险还没有得到缓解。”

根据这份协议,中诚信托将代表投资者处理交易并转账给投资人账户。

投资人将继续要求偿还未支付的2013年利息的努力。深圳投资人杜荣海说,他投入3百万元购买产品,但是被欠利息22万元。

华尔街日报:北京承受不起违约的冲击

《华尔街日报》1月29日报导说,虽然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救助细节未被公开,但是似乎政府介入,就像近年其他陷入困境的信托案例那样。

于是投资人将拿回本金,但是没有承诺的10%的年利息。他们朝销售产品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叫嚣,但是中国工商银行坚持说,它对损失不承担责任,它说投资者应该接受高收益回报违约的风险。

但是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北京承受不起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投资者在中国工商银行外面抗议将足够糟糕。但是最具破坏性的将是投资人对于隐性政府担保丧失信心之后的连锁效应。突然之间,许多公司和地方政府将不得不为信贷支付更大成本或者可能完全无法借到钱。

北京不敢让任何一个信托产品违约暴露了自从2009年开始涌现的影子银行系统的脆弱。就像Anne Stevenson-Yang写道的那样,监管机构制造了一个庞大的道德风险,因为投资人忽略亏损的风险,而阴影下的运营商可以随意借贷。

彭博社1月28日报导说,救助这个国家最大的信托违约可能加强投资人的信念,即这些产品具有隐性担保以及政府支持这样高风险的产品,从而煽动他们对于这个1.67万亿美元规模的信托市场的更大胃口。

“救助带来市场的短暂舒缓,但是是以酝酿长期危机为代价。”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师张建说。

“它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得投资人几乎可以无风险的投入资金到信托,理财产品和其他影子银行系统。”

影子银行为什么增长迅速?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那么为什么影子银行如此快速的起飞, 从2007年到2012年信托产品增长了七倍?在全球金融恐慌开始之后,北京鼓励银行不受限制的借贷,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投资扩张。但是随着监管机构试图收回对银行的控制,公司继续要求更多信贷。同时,储户们在寻找高回报。

信托是唯一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满足这两者的方式。在一个更发达的市场,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是由垃圾债券扮演。它们公开交易,并且持续给出违约风险的反馈。信托作为私人债务配售的工具最适合于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个人。

令人讽刺的是,尽管北京不信任垃圾债券,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等工具,但是它仍然最终制造了系统性风险。

华尔街日报:北京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救助?

《华尔街日报》1月29日报导说,在过去几周中国投资者在怀着越来越大的担忧观察着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面临几乎违约的状况。但是几乎在最后一分钟,一个新的投资人奇迹般被找到,摇摇欲坠的信托得以被撑住。

这几乎不是一个新现象。迄今为止每一次,当有一个中国信托产品开始失败,它都在政府的授意下获得拯救。

道德风险被织入到中国金融系统当中,北京不允许任何人拽出一根线头从而瓦解整个系统。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仅仅是11万亿元类似信托产品的大家族的一员,它们构成中国巨大影子银行领域的一个关键部分。

中共监管机构过去十年来一直在防范违约。去年夏天,中国钢铁行业协会CISA发布86个成员企业的债务评估。86个企业欠下3万亿元,CISA把它归咎于政府强制的并购计划以挽救破产的钢厂。首钢两年内并购了五家钢厂,陷入长期和无法偿还的债务,依靠从银行短期贷款来维持运营。

中国各银行也是如此。他们被要求积极借钱以维持钢厂,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获得资金。投资增长持续远远高于GDP增长。在2009年,总的信贷增长99%,自从刺激计划开始以来,中国银行系统增长的数量相当于整个美国银行系统。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资源越来越用于支付自己的金融系统:70%的新信贷可能仅仅用于支付利息和旧贷款的本金。新债还旧债使得中国维持着高增长的统计,但是是以什么为代价呢?

消费驱动经济的梦想越来越消退。永不停止救助的后果未被承认,但是却是真实存在。中国消费比例下降意味着大约中国公民挣的每元钱当中 的65%被回流到金融系统作为投资资本。

政府可能在谈论去杠杆化和改革,但是它继续禁止破产,发行更多信贷和增加货币供应。这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外媒:中共遏制影子银行 债务爆炸致金融风险
外媒:中共打压影子银行如踩钢丝 周期性紧缩将频发
中共国务院秘密文件曝光 楼市泡沫恐将挤破
金融危机3个引爆点难捂 中共央行喊要守住底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