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遇到乱流的风险有多大? 应该担心吗?

人气 736

【大纪元2024年05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报导)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的一架班机日前在飞越缅甸上空时遭遇激烈乱流,被迫在泰国曼谷紧急降落。这起事故造成一名乘客死亡,另有数十名乘客受伤。人们不禁会问,飞机遇到乱流的风险有多大?应该担心吗?

澳洲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流行病学副教授瓦利(Hassan Vally)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撰文说,像新航班机遭遇的这种事故非常罕见,比导致伤亡的其它种类交通事故更少见。

瓦利写道,乱流是空气的不规则运动所引发的,会使乘客和飞机的空勤组员经历突如其来的侧边或垂直震动。新航班机遭遇的是晴空乱流(clear-air turbulence),这是一种严重的案例,可能会毫无预警地发生。乱流还有其它几个种类。

在澳洲,民航当局每年接获的飞机遭遇乱流报告约有25个。有些报告提及受害者出现严重伤势,包括骨折和头部受伤。乘客从座位上被抛飞是头部受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人们在乱流发生时会被飞行的笔电等物品砸伤。在一个晴空乱流案例中,空服员、餐车和乘客突然被抛飞,接着撞到客舱的天花板,然后重摔地板上,造成骨折、肩脱臼、牙齿断裂等伤势。受伤的人几乎都是在乱流发生时没有系上安全带的人。

然而,这种案例发生的比例也应该考量。光是在2024年1月,澳洲国际航班的乘客就超过3,600万人。因此,乱流引发人员伤亡的风险其实是很低的。

遭遇乱流时一定要系上安全带,以确保安全。(Shutterstock)

为什么人们认为搭机风险比实际情况还高?

瓦利表示,当人们听到像新航这样的事故时,很自然地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可以想见当时如果是自己坐在飞机上,会感到多么害怕。

但人们的情绪反应会改变其对于风险的感觉,让自己认为这些罕见的事故比实际情况更常发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心理学家康纳曼(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的畅销书《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描述了这种认知偏误的情形。

康纳曼说,人们回应风险的方式并不理性,而是由情绪驱使的。人的大脑不擅长了解小的风险,所以像在飞机上遭遇乱流的风险,人们很难了解。

他说,一件事情越罕见,它对人们的心灵冲击就越大,而且人们也比较可能高估这种风险。当然,一件事情越罕见,媒体也越可能报导,进而强化了这样的效果。

至于人们应该如何了解一件事情的风险大小呢?瓦利说,针对具有既小又难以理解的风险之活动,要了解这些活动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它们的风险和人们比较熟悉的活动做比较。

如果我们这样比较,相关资校显示,开车或骑摩托车的风险其实远大于搭乘飞机的风险。

尽管像新航这样的事故是致命的,而且引发了人们的很多情绪,但重要的是,要认清情绪会误导人们高估这种事故再次发生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风险。

除了带来压力和焦虑之外,高估特定活动的风险可能也会致使人们做出不好的决策,进而让自身真正受到伤害的风险变得更大。◇

责任编辑:茉莉

相关新闻
搭乘飞机时遇到乱流 应该如何克服焦虑?
为何飞行员和空服员的安全带与乘客不同?
空服员谈乱流:飞机内部的风险高于外部
新航客机遇乱流迫降曼谷 131乘客已转抵狮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