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为什么中国是美互联网公司的噩梦?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每个大型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都在谋求同样的事情:成为全球主宰。但是有一个国家,它有最大的增长潜力,却同时存在最激烈的竞争和最棘手的人权问题。争夺中国6亿网民的战争充满了道德和后勤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让推特,脸书和谷歌在近年卷铺盖跑掉。现在LinkedIn在积极的进军中国,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就是这个公司将不得不做出什么样的牺牲来讨好这个国家的政权?

《时代》2月27日报导说,周一,LinkedIn首次启动了一个本土中文网站。英文版的网站已经在中国建立,并且被四百万中国会员使用。但是本国语的版本将给予这家公司显着更多的接触面。LinkedIn目前拥有2.77亿会员,在追逐1.4亿中国的知识份子。

但该公司将不得不做出一些退让以使得它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在中国境内运行一个让用户更容易登录的网站,LinkedIn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得一份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许可证。对于这样一个牌照,中共通常要求互联网公司积极的删除某些内容。在2009年乌鲁木齐爆发数百人死亡的暴乱之后,推特和脸书在中国被禁。谷歌在2010年轰动的停止审查搜索结果,结果被踢出大陆。

LinkedIn准备比它的美国同行更加听话。“我们知道我们将不得不遵守我们肯定不喜欢遵守的事情。”LinkedIn的企业沟通主任Hani Durzy说。“如果那意味着过滤内容,我们将遵守,但是仅仅是在我们在法律上被要求这样做的时候。”Durzy也证实,该公司将把中国会员的数据储存在国内服务器。

不清楚到底政府将多么频繁的迫使LinkedIn审查帖子。它可能是经常性的。在中国大约13%的社交媒体帖子被删除。根据哈佛大学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所主任Gary King说。他和两名博士生分析了在1400个不同社交媒体网站上的超过1100万份帖子,得以确定有关什么样的谈话将被删除的明显模式。令人惊讶的是,爆粗口不是政府审查者的目标。“他们审查的是企图集体行动。”King说。“他们不希望任何人在政府之外控制人民运动。这将造成他们失去权力。”

审查问题往往对科技公司构成一个困境,它们常常崇尚自由言论为它们的核心精神。它也可能构成一个财政问题,因为遵守政府常常模糊的审查指令可能是昂贵的。“现有的中国微博网站不得不投资巨大的人员大军,他们花大量时间浏览内容并决定哪些应该被删除。”哈佛大学博克曼中心互联网和社会研究员Ryan Budish说。“你无法只是搬去那里然后做生意。它是非常不同的一个环境。”

LinkedIn在中国可能比它的竞争者有更好的优势成功,因为它的内容性质。它不是一个像推特和脸书那样被视为动员异议人士的平台。这将意味着少一些来自中共当局的关注和需要少一些人力来筛查潜在的有罪帖子。

但是仍然,有其他问题面临这家在中国的美国互联网公司。中国已经有自己不同的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络。新浪微博号称每天拥有6140万活跃用户。微信每月拥有2.72亿用户。因为政府对互联网施加如此多的控制,以至于它可以轻易扼杀新人的网速,让它们无法轻易同本土老牌公司竞争。谷歌服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变得发展缓慢。

脸书发言人说,该公司有兴趣进入中国,但是还没有决定采取什么策略。每次扎克伯格去中国渡假,谣言就会沸沸扬扬。

同时,中共当局也没有计划放松它的政策。一条瞄准博客作者的新法律说,被广泛传播的“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将受到最高三年监禁的处罚。每一个被中国巨大用户数量吸引的互联网公司将不得不考虑这样的法律并且计算进入这个国家的货币成本和道德成本。

(责编:林诗远)

相关新闻
赵小兰被揭发 涉隐瞒申报利益
加国互联网公司不必向音乐家付版税
美互联网公司将接受国会严厉质询
美议员轰互联网公司操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