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图表显示2014中共地方债如火药桶

人气 7

【大纪元2014年03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综合报导)最近,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制作了两张图表,显示了中国大陆地方债危机的严重程度尤如火药桶。薄熙来主政重庆5年,给当地留下了巨大的债务,根据穆迪图表,重庆负债规模名列第二。目前,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破裂的迹象,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萎靡不振,人民币连续下跌,在此情况之下,诺奖获得者席勒认为,大陆地方债蕴藏巨大的信贷危机。

中国大陆地方债危机令人担忧

据英媒《金融时报》3月25日报导,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18万亿元人民币。

过去几年,为抗击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共地方政府大举进行基建项目的投资,这些基建项目虽然能够创造就业,却无法产生现金流。目前,中共地方政府正面临财务风险。

另外,中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严重,大部分债务靠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来偿还。而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令这种还债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今年,18万亿元的地方债大约有40%将会到期。中国监管机构已批准地方政府将债务展期。

目前,中国各银行已把多少市政债务打包,丢给信托公司之类的影子银行机构,还不清楚。信托公司已成为这类借贷者的主要再融资来源。

穆迪两张图表揭示地方债的严重程度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制作了两张图表,显示中共各地政府负债的规模数据。

最近,有来自大陆的几家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在香港股市上市,穆迪的数据就显得极其重要。以其中的重庆银行为例,根据穆迪的数据,该行所在的重庆市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第二高的省级行政区。重庆银行表示,对市政融资平台的总风险敞口为138亿元人民币,占其总资产的7%。

穆迪制作的第一张图表,是大陆各省政府债务与该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穆迪制作的图表一,显示大陆各省政府债务与该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网络图片)

从表一看到,负债与GDP比率最高的是贵州省,几乎达到80%,其次是重庆,接近60%。

穆迪制作的第二张图表,是各省一年内将到期的债务额占总债务的比重。

穆迪制作的图表二,显示各省一年内将到期的债务额占总债务的比重。(网络图片)

从图表二可以看到,江苏省比重最高,接近35%;其后分别是北京(约32%)、四川(约31%)、浙江(约30%)、山东(约28%)、贵州(约28%)、上海(约28%)、重庆(约27%)、吉林(约26%)、辽宁(约26%)、海南(约26%)。

重庆地方债:薄熙来制造的烫手山芋

英媒《金融时报》特别提到重庆银行欲到香港股市上市的问题。从穆迪图表一可知,重庆负债与当地GDP比率排名第二,问题相当严重。

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运动,提出“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口号,自2008年起的4年间,投资达1.3万亿。尤为典型的是,2009年重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资金量达到5,300亿元,而当年财政预算收入为1,165.7亿元。

2011年8月份披露的重庆市地方债务数据显示,统计区县政府债务总额约为2,159亿元,40个区县政府中有11个区县债务率高于100%、偿债率高于20%,偿债压力较大,债务风险较高。市一级政府债务约5,000亿元,而重庆预算内收入仅1,488亿元,相比之下其债务堪忧。

据《华夏时报》2012年3月30日报导,仅在2011年,重庆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0亿元,占当年重庆经济生产总值比例高达76%。

多位专家分析,投资驱动的结果让重庆面临高负债隐患。以2011年为例,重庆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900亿元,支出超过3,900亿元,缺口超过1,000亿元,占重庆经济生产总值的10.52%,远超3%的国际警戒线水平。

据重庆官方2012年4月26日公布,截至2月底重庆市的地方平台贷款余额为4,225亿元。

据美媒《华尔街日报》2012年4月23日报导,重庆市用来助推经济增长的10大融资平台积累超过3,460亿元负债,且未计入国有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各自的负债,也不包括小型融资平台的债务。相关债项是重庆近年在重组银行资本结构、建路筑桥等项目积累的,而薄熙来2007年上任重庆市市委书记时,这些平台总负债仅1,620亿元。

美国西北大学中国地方债务问题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不夸张地说,重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开发商在2011年年底的负债一共有1万亿元。

诺奖得主:地方债蕴藏非常大的信贷危机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持续走弱,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高盛等外国投行将中国第一季度GDP集体调低到5%;刚刚公布的2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创近年来的新低;消费内需增长显然低于预期;房地产市场总结了只升不跌的预期;同时,与中国相关的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急挫;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暴跌:种种这些都成为中国经济遭遇大幅下滑的预兆。

2014年,也是大陆地方债扎堆到期的年份。

据《金融时报》3月27日报导,据统计,有22.92%的地方债已于2013年7月-12月到期,2014年到期的则有21.89%。目前,中共地方政府多以借新还旧以及债务展期的方式,化解到期压力。如果以展期一年计算,表示近几年中,2014年下半年的偿债压力将最为艰钜。

根据审计署的公告,2014年约有3.57万亿的地方债将集中到期,占地方债总额的20%,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比是66.78%。

对此,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认为,随着中国债务平台越来越大,投机者钻空子的风险也会增加,由于贷款和贷款之间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行业之间也会互相感染,如果控制不当,最后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信贷危机。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官方“辟谣”刺激卖地收入暴增 大陆官商对赌
中共财长透底中国经济 冰山碎裂声清晰可闻
地方政府偿债高峰 借道信托找钱推高系统风险
中国首见公司债违约 台学者:恐冲击我金融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