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猪价迭创新高 猪农的今天与明天

猪肉货源不足 盘商囤积 预期心理导致价格高涨 应辅导调节产量赚取合理利润 永续经营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瑞台湾台中报导)长期以来,由于生产过盛,猪肉价格一直低迷,消费者也习惯吃便宜的猪肉,但自去年10月爆发猪流行性下痢疫情后,猪肉价格连番上涨,在薪水不涨下,民众只好少吃点猪肉;肉摊老板也没占到便宜,因为肉太贵,生意不好做,纷纷收摊度假去;肉品加工业者也打算调高售价。民众不但要多花些钱买新鲜猪肉,连肉干、肉松也贵了许多。

仔猪下痢疫情蔓延 猪肉价创新高

据农委会统计,去年10月小猪下痢爆发后,仔猪死亡逾22万只,毛猪拍卖价在3月24日涨破每公斤80元大关,虽然政府大量释出冷冻猪肉后,下跌到每公斤75元,毛猪价格依然蠢蠢欲动。毛猪至少要饲养7个月才能上市,从去年10月爆发仔猪流行性下痢起算,至少要到5、6月才会受影响,为何现在就“涨”声响起呢?

猪价飙涨,个别冷冻厂商疑似囤积、惜售,公平会已主动立案调查,4月底前将会公布冷冻厂库存的调查结果。猪价上涨容易受到预期心理影响,明明是养猪主要产地,拍卖价格却没有比较低,人为操控因素呼之欲出。

猪农惜售 大盘商疑似囤货

中华民国养猪协会表示,近两年毛猪价拍卖价格低迷,每公斤60元,都在成本价以下,几乎是“卖一头赔一头”。在农委会每年5~11月作养猪数量调查后,没有出面预警或提出调节产量建议,猪农只好减产自救,导致最近成猪数量不足,这是猪价上扬原因之一。

猪农已经连续亏损很多年,很多猪场老板只好替大型肉品加工公司代养猪只,肉源因此受控于大企业财团。坚持下去的养猪户也因仔猪太贵而不愿饲养,养猪场多出很多空间,大猪多养几天多赚一点,以弥补之前的亏损。家庭主妇也许会发现,近日买的温体猪肉似乎比以前买的要“成熟”一些。

这波猪流行性下痢疫情(PED),泰国、越南、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加拿大全部中标,导致全球猪肉供需失衡,冷冻猪肉进口量减少,肉品加工业者转而抢购国内毛猪,加上大盘商超量购猪囤货,导致暂时性供需失衡现象,也让猪价居高不下。

货源短缺 猪价仍处高档

肉品加工业者柴窑火腿制造所江老板表示,的确有猪商在囤积货源,等待猪价再飙高时获利。他预测,因小猪下痢病情,死了很多猪,再重新养殖需要一段时间,清明节就要到了,端午节也不远,猪肉需求量必定大增,许多商贩在等待这个获利商机,近期猪肉价格应该没有回跌空间。

猪流行性下痢是传染性胃肠炎的变形种,但是强度要高出100万倍,当政府为了平抑猪价而进口冷冻猪肉时,必须加强海关进口检疫,千万不要引进病毒,才能杜绝后患。

彰化一位大养猪场老板表示,现在一头20公斤重的仔猪约3千多元,比以前几乎贵了1倍,而且仔猪仍会受到下痢疫情影响,成长速率变得缓慢,将来养大出售也无利可图,只好减养或弃养以免损失。如果政府能暂时补贴购买仔猪费用,增加业者养猪意愿,数个月后市场供需才能恢复平衡。

回归市场机制 让猪农永续经营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猪只饲养户数为8,500多户,在养总头数为580多万头,与养猪有关之从业人口粗估约60万人,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1千亿元。唯有让最辛苦的养猪户得到合理利润,相关产业方能发展下去。猪农们也必须合作调节产量,价钱好时不要一窝蜂养殖,才不会量多价跌。政府更不应该在猪价稍微上涨时就大量进口冷冻猪肉,打压国内肉猪价格,让猪价回归市场机制,台湾的养猪事业才能永续经营下去。◇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