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胜选 印度选民爱恨交织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选民把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莫迪送进总理官邸。印度人对他评价两极,就像专业摄影师肯纳(Dinesh Khanna)所说:“爱他和恨他的人非黑即白,中间毫无模糊地带。”

经过马拉松式的6周投票和计票,选民的决定今天揭晓,莫迪( Narendra Modi)确定入主赛马场路7号(7, Race Course Road)总理官邸。

极权、宗教偏执、法西斯主义者、刚愎自用,都是外界对莫迪的形容。但他2001年任省长迄今,创造10.1%的平均经济成长,超过全印同期7.7%年均增长,并3度连任省长。

有趣的是,独立后绝大部分时间主政中央的国大党(Congress),过去3届省议会选举为何就是派不出1个能击败莫迪的人?

住在古省第1大城阿默达巴德(Ahmadabad)的“今日印度”(India Today)周刊资深编辑马赫尔卡(Uday Mahurkar)跑莫迪新闻将近30年,选战期间出版传记“中央舞台:莫迪治理内幕”(Centrestage: Inside the Narendra Modi Model of Governance;暂译)。

他告诉中央社记者,古省1万8000个村落所有家户已可24小时供电,“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就连首都德里也常断电。电力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马赫尔卡说,古茶拉底1960年设省后到2003年,输电线路总长度约9万公里。莫迪2002年决定增加铺设9万公里,却只给官员3年时间。包括省府电力厅长在内的所有官员都说“不可能”,他却力排众议,并集中省府资源全力支援该计划,结果4年内完成先前的政府耗费40多年才达成的目标。

这次大选他喊出“人人支持,人人成长”(Sabka Saath Sabka Vikas.)口号,已经变成莫迪代名词的“发展”和“治理”则是竞选主轴,希望将任省长期间的利商主义“莫迪模式”(Modi Model)推向全国。

出身古省北部1个低种姓家庭的莫迪,似乎童年时期就展现领袖魅力。印度书商在选战期间出版多本描写莫迪早年故事的漫画书,“纳兰德拉兄弟”(Bal Narendra)是其中1本。

由支持者出版的这些漫画强调书中17则故事全为真实。内容包括童年的莫迪帮老爸卖茶、涉险游过满布鳄鱼的湖面为小岛上的神庙升换新旗、为参与1962年印中战争的士兵奉茶供餐、帮助遭霸凌的同学出头等,藉以凸显小莫迪的英勇、聪颖、勤劳、刚正又有同情心。

他很年轻时就开始身体力行苦修主义,例如摄取的食物不含盐、辣椒和油。不过,现年63岁的他现在都还喜爱嚼粗糖。莫迪每天清晨5时起床做1小时瑜珈,接着打坐冥想,然后才出门展开公务行程的纪律,是他早年在印度教基本教义派团体民族志工组织(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时养成的习惯。

RSS倡行苦修和禁欲。17岁时由父母安排婚姻的莫迪,为报效国家的志业而抛弃妻子独身1辈子。不难看出他与众不同的意志力和决心。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苦行,何尝不是野心勃勃的象征。

莫迪即将从古省省会甘地那加(Gandhinagar)迈向新德里。印度政坛向来难脱贪腐和裙带关系;中饱私囊、给亲人安插一官半职,根本赤裸裸地来。相较于盘根错节的贪污腐败,莫迪的从政经历显得格外干净。

但2002年他执政下的古省爆发逾1000人死亡的宗教暴力冲突,其中大多为穆斯林。他因此遭西方国家杯葛10年。尽管法庭没能将他定罪,莫迪省政府的1位前厅长2012年遭法官裁定谋杀罪成立,判刑28年已发监执行。这事件成为廉洁和效率著称的莫迪,政治生涯难以洗刷的最大污点。

公开反莫迪当总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沈恩(Amartya Sen)认为,事件严重损害世俗政府的可信度。他说:“这是世俗主义的议题。1名法官给莫迪清白,但还有很多控诉没有处理。若他执政让少数族群害怕,背后必有原因。”

反莫迪立场鲜明的阿默达巴德知名古典印度舞舞者萨拉贝(Mallika Sarabhai)告诉中央社记者:“所谓‘莫迪模式’是1件虚有其表的外衣。2002年事件后,他把穆斯林隔离在少数民族自己的贫民窟里,让他们无法接触主流社会,这样莫迪就不会有机会再看到冲突。”

她接着说:“猎豹会改变自己吗?右翼政党(指印度人民党)的心态永远不可能改变,那是他们的核心信仰。”

莫迪传记的作者马赫尔卡则说:“‘莫迪模式’植基于开创印度的骄傲(pride)。让他做完10年,今天恨他的人,明天也会支持他。”

相关新闻
谁入主新德里  看莫迪旋风威力
印度人民党莫迪 可能出任总理
印度总理候选人莫迪 承认已婚
印度总理热门人选妻子人间蒸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