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小银行争求降准 央行标准引质疑

【大纪元2014年0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中国央行说它在使用“定向宽松”政策以允许银行注入更多资金到缓慢的经济。定向降准的消息让大陆大小银行着急,由于尚未有具体的官方标准,而央行标准引质疑。

《华尔街日报》6月23日报导说,中国央行在允许一些银行借出更多存款,但是似乎决定哪些银行可以获得特权待遇的标准不是很清楚。这使得央行饱受质疑。

在第一季度增长下滑到7.4%之后,央行在试图支持迟缓的经济。在最近几周,央行启动了有限的削减存款准备金率。

坏账压力 央行怕全面降准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大银行照道理应该维持存款准备金率在20%,但是在某些银行,这个数字被削减了0.5个百分点。央行希望避免全面削减的局面,担忧由此将释放太多的新借贷,并制造更多的坏账问题。

理论上,银行获得“定向宽松”资格的要求很简单。根据央行指南,在过去一年,超过50%的银行新贷款和30%的未偿还贷款必须借给小企业或借给农村部门。

实际上,在决定哪些银行符合降准资格的时候,似乎由央行主导。大陆《中国证券报》上星期五报导说,大陆大大小小银行不止千家闻风而动,很多银行在游说央行允许它们降准。甚至还有大银行试图寻求央行下半年给予更多贷款额度。

一些银行成功的游说央行。6月16日,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四家银行获定向降准。随后两天,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地方城商行也接连宣布获批定向降准。一家中型银行说,也将很快申请降准。

三家降准中型银行不符合条件 引发质疑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获准降准的兴业银行等三家银行没有详细说明他们是如何符合资格的。也不清楚央行是如何评估这些银行的,或是否它使用了一个不同的标准。

但是根据去年的盈利报告,这些银行似乎都不符合央行阐述的条件。截至去年末,中国招商银行借给小公司的未偿还贷款占据总的未偿还贷款的14%,兴业银行借给小公司的贷款占据总借贷的6%,而民生银行借给小公司的贷款占据总的未偿还贷款的26%。

分析家说,这些银行借给农业领域的贷款比例甚至更小,使得它们不太可能满足30或50%的要求。

美国美林银行经济学家陆挺在客户报告中说,央行阐述的要求对于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很难满足,更不用说更大型的国家级股份制银行。

“借给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义不明确,陆挺说。“很可能这三家批准降准的股份制银行不符合资格。”

定向宽松货币流向存隐忧

《华尔街日报》报导引述美国美林银行经济学家陆挺说,缺乏开放和透明的过程,有可能内幕信息将在获得降准资格方面扮演角色,导致不公平或不明确的经济政策。

《中国证券报》称,大陆银行业内人士担忧,定向降准所释放的资金能否流入三农、小微企业等目标领域?他们称,市场从来都不缺钱,定向降准并未改变资本逐利性的本质,资金的流向较降准之前并未受到更多约束,因此难以实现资金流向的精准定位。

他们透露,大陆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源并不在于银行资金总量的紧张,而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金偏向于流入风险更低、回报更高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

光大证券认为,定向宽松可能向地产行业扩张 。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台央行调降准备金乙户利率  债市利多
亚特兰大为航班起降准时率改善最佳机场
中共央行收紧互联网金融 腾讯阿里巴巴频套现出逃
流动性风险再现 中共央行急“放水”550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