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基本工资调涨之后?

徐行

人气 15

【大纪元2015年07月25日讯】调涨最低时薪之风席卷全美,从西海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刮到东海岸的纽约。洛杉矶县政府亦不甘落后,以三比二投票通过在未来几年将最低时薪调涨至15美元。叫好的人表示这是一次底层劳工团体的巨大胜利,而持保留态度者则是开始担心产业外移,更有甚者忧虑“洛杉矶”步上“底特律”后尘。

美国工会以示威、怠工、罢工等方式要求调薪已不是新鲜事,在素有“左派政策社会实验室”之称的加州推行调薪也不让人意外,但这种劳工加薪背后有多少产业危机?让我们回顾一下底特律的故事。

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申请“破产”。对许多人来说,这几乎是个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世界汽车之都宛如鬼城,人口外移,市中心的房子以白菜价抛售。究竟为何这个曾拥有全美三大汽车工业巨头的城市会崩塌破产?与基层劳工凭借工会推动法案要求加薪和增加福利不无关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早已陷入困境,底特律的汽车厂工人们藉由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 UAW)活动,获得了高于当时大学教授的年薪。

2006年,通用车厂工人平均时薪是73.26美元(年薪约14.7万美元),福特车厂是70.51美元(年薪约14万美元),而克莱斯勒则是75.86美元(年薪约15万美元);当时美国普通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约为9.3万美元。平均学历为中学的UAW工人比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授收入高出57.6%!

近年来丰田、本田乃至现代等日韩汽车品牌在美国汽车市场大展鸿图,而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却荣景不在,原因也得追溯回UAW。因为UAW需索无度的要求福利以及近乎终身雇佣制,并且排斥了可能的就业竞争,让底特律汽车产业沉痾难起。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军美国选择在不受UAW控制的南方设厂,凭借劳力成本优势,逐步研发技术超越美国汽车。与此同时,底特律的汽车大厂却疲于奔命与工会斗法,无力实施革新、重组,业绩连年下滑。2006年丰田击败克莱斯勒进入美国汽车市场前三名,2010年丰田汽车击败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底特律的教训还记忆犹新,人们却仍然在不断重复历史。

2014年美国码头工人罢工、怠工,洛杉矶港和长滩港(Long Beach)遭遇十年来最大货柜塞爆危机,几家船运公司纷纷从去年12月开始加收所谓码头壅塞费(port congestion fee), 美西港口堵塞加重进口贸易车商的负担,对整体经济环境无疑造成了负面影响。

事实上,争取个人薪资与提升产业竞争力并非两条相悖离的平行线,当产业效能提升,自由经济市场的机制会为员工带来福利与保障,二者相辅相成。若一味的因调涨个人薪资损害整体市场环境,那无疑是损人不利己。基本工资调涨之后,下一步我们该往哪走?◇

责任编辑:孟灵雨

相关新闻
芝最低时薪2019年涨至$13
美国20州从明年伊始上调最低时薪
在加州客人给小费不计入工资
“争取15美元”运动将到新泽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