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费局整顿职业介绍所 退还近八万中介费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9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萍综合报导)在“劳动周”到来之际,纽约市消费局公布了一年以来对全市职业介绍所的调查结果。

根据报告,消费局查出了400个违规案件,并将职业介绍所的77,000美元非法收入退给了269个求职者。为保护求职者免受中介剥削,实现市长白思豪定下的“减少纽约市不平等现象”的目标,消费局出台了多语种的“求职者权利法案”(Job Hunters Bill of Rights)。

消费局局长茱莉·曼宁(Julie Menin)说:“在职业中介领域,有很多不良业者,他们剥削低收入者或移民等最弱势群体中的求职者。”

多管齐下整顿行动

从去年夏天开始,消费局制订了检查原则与方法,针对所有拥有执照的和没有执照的中介,进行了225个调查,查出了400个违规案例。职业介绍所的违规操作包括:非法收取费用;向求职的人许诺不存在,或没有最低工资保证的工作;有种族歧视问题,以及没有保存法律要求的工作记录等。消费局还特别针对那些以前有人投诉过的中介进行了调查,审查他们对投诉的处理情况以及执照是否更新。此外,消费局还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和客户双方进行了培训。

没有执照者 “民举官必纠”

去年消费局收到了632起投诉。投诉对象一般都是没有执照的职业中介所。他们许诺好工作,乱收费,而且从来不退款。这些中介在一个临时地点营业一段时间,然后就搬家,换一个新名字继续骗人。消费局在过去的一年中给被查处的职业介绍所开具了63万美元的罚单,并让他们建立给客户退款的机制。消费局欢迎求职者举报这些不良中介,并承诺不查看举报人的移民身份。对于这些没有执照的中介所,消费局的态度是:“民举官必纠”。

有执照者定期检查

针对有营业执照的合法从业机构,消费局也进行了检查,并发现其中60家有不合规行为,罚款6万美元。在检查后,消费局今年5月给93家符合条件的中介颁发了许可证。到目前为止,纽约市共有337家合法的职业中介所。

教育中介及求职人员

消费局和位于皇后区杰克逊高地的“新移民社区权利”组织(New Immigrant Community Empowerment,简称NICE)合作,制作了多语种的“求职者权利法规”小册子。一方面消费局勒令那些被投诉的中介必须在店内张贴这个法规,另一方面消费局将到各个社区去分发小册子。这个权利法规有简体中文和正体中文两种版本。

消费局还将举办多语种的中介培训班,教育职业中介机构使用统一的登记表、返款表、合同书、工作条件声明书和求职者对职工的权利获知声明,并发放消费局检查内容明细等文件。这些文件在消费局的网页上都可找到,其中也有中文版本。

此外,消费局还联系到了十几家出租临时店铺的公司,鼓励他们在出租办公室前要查看房客的营业执照。

纽约州总检察长史树德和众多参众议员、移民组织等都对市消费局的举措表示欢迎,他们表示会和消费局密切配合,打击求职市场上的欺诈和其他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季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