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雾霾 学者称破解1952伦敦毒雾之谜

人气 1399

【大纪元2016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毕儒宗综合报导)近日,一篇研究论文指,北京的雾霾已成为耐药性微生物基因的“储存库”和传播途径。这一报告让北京日益恶化的污染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本周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表示,在研究北京的雾霾后,他们破解了一个长达64年的未解之谜--1952年致命的伦敦毒烟雾。

通过在中国调查实际情况及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科学家们认为,天气模式加上化学反应能将伦敦的雾变成含高浓度硫酸的雾霾。研究人员表示,伦敦雾霾后,英国政府通过清洁空气法案,问题立即得到解决,但对中共当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表乐观。

在上个世纪中叶,伦敦地区经常出现令人不舒服的黄色浓雾掺杂着燃煤烟雾。到1952年12月,烟雾格外严重,持续了五天,导致数千人死亡。官方估计死亡人数为4,000,但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有研究表明,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2,000人。

本月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的一份研究认为,60多年前发生在伦敦的致命雾霾是空气污染及化学作用的结果,与中国目前的雾霾情况类似但不相同。

这一报告的主要作者--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大气科学教授张仁义(Renyi Zhang,音译)解释说,研究人员最初的目标并非为了解释伦敦雾霾的威胁,而是试图了解为何北京地区雾霾中硫酸盐浓度高于正常模型可以解释的浓度。

科学家目前依旧无法解释,燃煤烟雾中常见的副产品--二氧化硫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转变成硫酸盐。

张教授表示:“我在实验室中试图重现我的同事在中国发现的一些东西。”“我们发现,传统产生硫酸盐的方式并不成功,而且速度太慢。”

科学家们试着用另一种方法产生高硫酸盐浓度的雾霾--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合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这两种化学物质都是燃烧煤的副产品,因此很自然地成为科学家们怀疑的对象。

张教授解释,实验结果呈现极酸性。一旦颗粒过酸化,化学反应就停止,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产物导致化学反应反向进行”。

这一结果让研究人员取得两个独立的重大突破。一个解释了中国的情况:团队发现,由于农业活动,大气中存在的氨可以中和酸性而不会导致硫酸盐停止产生。

虽然科学家无法获得1952年伦敦空气的样本,但他们知道当时的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因为当年的伦敦与今天的中国一样燃烧了大量的煤。而且,当时的测量显示,伦敦的雾是呈现高酸性的。

但伦敦地区非农业区,没有氨可以中和酸性,为何化学反应持续进行呢?研究人员说,中国的雾霾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而伦敦的烟雾是来自自然雾,水滴粒子相对大很多。

这意味着水粒子足够稀释酸以防止其抑制化学反应。当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时,水分被蒸发,剩下高浓度的硫酸盐粒子。

不幸的是,中国的雾霾和伦敦的雾霾有另一个重大的差异。

张教授说:“1952年伦敦雾促使英国在1956年通过清洁空气法案,立刻解决了(伦敦的雾霾)问题。”但别期待同样的事情在中国发生。

“伦敦的雾霾只与燃煤有关,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张说,“在北京或中国其他城市,有燃煤污染、车辆排放、农业等(众多化学污染源),情况非常复杂,非常难以(解决)。”#

责任编辑:明书阁

相关新闻
大陆10月份空气质量最差十城市 河北占7个
是雾是霾?大陆多地被笼罩 乌鲁木齐车祸频发
组图:中国六省市重度霾肆虐 北京被攻陷
王健林:空气污染致优秀人才流失 公司迁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