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股市暴跌 港股最受伤

加息阴霾北水南下 恒指波动加大 挫809点创7个月最大跌幅

人气 3065

【大纪元2016年09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报导)美国加息预期升温,拖累欧美主要股市上周五(9日)全线下挫,欧亚股市和债市接力迎来黑色星期一,大幅出现抛售潮。不过,跌幅之冠当属港股,今日(12日)收盘大跌809点或3.4%,爆发小股灾。

港股爆升两周今日暴跌

在深港通落实开通等消息刺激下,数百亿的大陆资金先行南下,令早前低迷的港股爆炒上逾一年高位,加上上周四(8日)再公布大陆保险资金获准投资港股,市场预料再有千亿资金涌港,恒指连升两周累涨1,190点。

不过,受外围拖累,港股星期一(12日)如坐过山车般急挫,低开503点后,跌势不止,收报23,290点,跌809点,创7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虽然外界形容,周一是“英国公投后全球最黑暗的一天”,但市场对港股跌得最伤,普遍有些“跌眼镜”。

有分析称,加息固然是导火线,大陆资金涌港,尤其是数以千亿的大陆保险资金获准入市,是造成股市大涨大跌的主因之一,提醒投资者小心后市波动,切勿跟风炒作。

忧美国下周加息阴霾 欧亚股市暴跌

美国联储局将于本月20日至21日议息。上周五联储局官员、有投票权的波士顿储行行长罗森格伦(ERIC Roseengren)表明支持加息,令9月加息预期升温。芝加哥交易所的联邦利率期货显示, 交易员对9月加息的概率升至24%,12月加息概率升至46%。

上周五美股道指跌近400点,市场再聚焦加息前,最后一名发言的联储局官员布纳雷德的言论,令全球市场气氛绷紧,出现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债市、商品价格均大幅走低,人民币中间价亦创两周以来新低。

9月12日,沪指收跌1.85%,创一个月新低;深指跌2.8%。两市成交额约5,401亿元人民币。日经225指数收盘跌1.7%;韩国首尔综指收盘跌逾2%。

欧洲Stoxx 600指数盘初跌幅扩大至近2%,创6月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指数开盘跌近2%,英国FTSE 100指数开盘跌1.4%,法国CAC 40指数开盘跌1.8%。此外,欧洲银行股指数开盘跌1.8%。原油价格下挫,WTI油价跌1.7%,布油跌1.5%。

大和资本(香港)首席经济师赖志文表示,上周五联储局官员为联储局的会议定调,意味着未来一年政策收紧,“告诉市场听,我们放软手脚太久了,是时候加息。只不过之前市场不相信会收紧,有些狼来了的感觉”。

由于美国市场劳动数据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大和预期美国今年年底前加息两次,九月下周加息0.25厘,12月再加一次,明年或再加数次。

大陆险资入股 港股大上大落

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人民币中间价连跌三日,周一中间价调低224点,开报6.6908兑一美元,创逾两个半月新低。8月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料较前月下降约110亿美元,至3.19万亿美元,显示大陆资金进一步外流。

其中港股成为大陆资金走资的一个活跃平台。李克强上月宣布深港通落实开通的消息以来,从8月16日至9月12日,大陆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港股高达566.36亿元。恒生指数亦从年初2月最低位,大幅反弹三成多至24,000点,吸引大陆“大妈兵团”也来热炒港股,包括风险较大的恒指期货。

上周四(8日)中共保监局发布文件,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德银估计,未来2至3年该政策将为港股引来1,000亿元人民币的内地保险投资资金,消息连续两日刺激恒指上升,成交量创新高。

正当市场憧憬港股“大时代”将至,但在加息阴霾下,星期一,港股成全球跌幅之冠,令市场分析师普遍有些“看走眼”。港股通净流入资金亦从上周五的新高60.87亿元,锐减至逾19亿元。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认为,加息只是导火线,恒指已累积逾千点升幅,故投资者获利回吐,令市场沽压显着加大。他特别指出,习近平打贪反腐之下,加上人民币贬值,大陆资金明显涌入港股,恒指短时间内从2万点,炒上2万4千点,周一又大跌800多点,明显是大陆资金炒作所致。

“最大的风险是令港股出现大上大落的情形。你见到现在港股的炒风很似大陆,越高越炒,高到不合理都炒,炒到股市爆为止。”

他预料后市相当波动,看能否守住20天线23,200点。但不认为会大跌,因为有深港通效应。情形类似当年沪港通通车前,资金支撑港股难大跌。他提醒投资者要小心后市波动,切勿跟风入市,或借高杠杆炒作,带来风险。

基金经理黄国英认为,港股无理性地大升大跌,令市场难揣摩走势,对市场心理造成压力,“一个星期前,大家不知顶在哪里,现在大跌,大家又害怕,不知道底在哪里。”惟他认为,短期内,港股不出现股灾。

政局动荡信心危机 港成大陆走资地

香港财经人士江宗仁分析,去年大时代,炒的是对中央改革的信心,背后动力来自于场外配资的天量杠杆,今次升浪,则是炒内地资金外逃涌港避难,炒的是内地资金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

江宗仁分析,大陆资本外流严重,8月份外汇储备余额下降至四年半以来新低(31,851.7亿美元),中共政府可能是开个缺口让部分资金流走,香港则成为大陆资金流出的地点。

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9月8日称,“政府会适度控制汇率走势,允许人民币缓慢贬值”。江宗仁分析,这个言论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将被允许有序贬值,未来也许会跌破6.7水平。

去年曾准确预测人民币大跌的大和分析员赖志文,维持今年年底人民币续贬至7.5。自去年8月11日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积贬值超过8%。

对于中共年初如同锁国般加强资金管制,但最近却明显转态,容许保险资金入市,放宽资金外流。赖志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加息压力大,令人民币有进一步下调压力,走资势在必行。虽然中共资金管制有一定效果,但中国人要将钱带出来并不难。

赖志文直言:“目前是大陆第二波走资潮,在今年下半年发生。”走资的途径有好多,除流入港股外,如上半年大陆人来港买保险大增,新增保费达301亿港元,按年激增1.2倍;其次本港7月人民币存款跌穿7,000亿元,至6,671亿元人民币,按月减少6.2%,金额是三年以来最低;以及大陆企业海外收购创新高,企业去杠杆偿还外债等,均是走资潮的表现之一。

为何大陆资金频频逃离中国?赖志文认为,除了息差优势外,另外,大陆政局动荡,亦令大陆人出现信心危机,“不同的权贵人士,想办法将钱搬出去。” 不过,他指走资潮势必令国内资金收紧,加剧通缩的压力。预料香港继续成为走资的平台,或有加息的压力,令香港经济出现不稳因素。#

责任编辑:杨亦慧

相关新闻
港股连续3周反弹 23000点关口得而复失压力重
港股冷静期触发概率料不高
美联准会主席演说前 港股收涨
港股3连升累涨672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