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美国在八国庚子索款谈判中为中国代言——庚子赔款中的美国之二

北明

人气 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日讯】如果历史书写公正,中国人应当记住约翰 海(1898-1905)这个名字。这位美国当时的国务卿曾经在1861年到1865年之间做过为解放黑奴而献身的林肯总统的私人秘书。他显然继承了林肯的民主信念和平等精神,并据此制定了平等互利,保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门户开放政策,并成为这项政策最初的掌门人。由于他和以他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努力,不仅使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成为中国关税自主的后盾,在联军入侵中国时成为保证中国领土完整的后盾,而且,在辛丑谈判期间,在列强平息义和团暴乱后共同商议对华索赔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个美国大胡子在自己所剩无多的生命岁月里,为遏制列强巧取豪夺疯狂索款而竭尽全力。

一,避免中国财政危机,对索款提出限制性条件

联军于1900年8月占领义和团暴乱中失控的北京,随后在美国主张下决定继续维护曾纵容义和团暴乱的大清政府。12月,返回北京的清政府接受在京各外国使团联合提出的议和大纲。之后,在华列强开始商议中国庚子赔款的总额。在此期间,海遥控指挥美国代表,不是与各列强通力合作尽量索要中国银两,而是说服他们尽量压低索款数额。在各国拟定索款数额的四个月期间,他五次对与其他列强展开谈判的美国协商代表作出具体指示:为保证中国不出现财政破产和社会动乱,他通告中国的财政困境、反复限定索款总额,要求索款总额要尽可能地少,并应允许分期付款;为避免任何一国单方面向中国漫天要价,他指示要按照中国的承受能力共同对华提出索赔;为守住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的成果,防止商议赔款的结果演化为分割中国的土地,他明确强调赔款要坚持以货币形式支付而不能以土地支付;为保证美国限定的索款数额,他指示说,一旦各国不能为此达成一致,要请求第三势力的仲裁;为了使各国接受美国的建议,他通知说美国政府准备就各国所能接受的任何公正的索款比例调整自己的索赔数额。

下面是1924年美国国会“201联合议案”听证会上,作为参考资料出示给各议员的当年美国政府有关档案记录:

1901年1月29日,海就中国庚子赔的款数额发给在华谈判的美国专员康格(Conger)的电报指示说:“要就赔款总数征得(各国)公使们的同意”,“要使这个总数尽可能地合理。按照这里所能够获得的最准确得资讯,中国政府不可能支付多于一亿五千万美元的赔款,这(个资讯)将可能迫使其他国家减少他们的(索款)要求”。

2月19日,海再次以电报指示美国公使努力“使赔款总额尽可能地小。”

3月21日,海电告美国在华专员罗克西尔:首先,要将总数维持在四千万英镑之内,并且第二,中国所承诺的总数之内的数目—-即不受各国要求总数的影响也不计各国要求的比例—-应当分条列述,而将各国之间比例的分配问题留给各国之间去做。

4月8日,海电告美国在华谈判官员罗克西尔:“总统担心各国(索款)要求的总计将会超出中国的支付能力。所以你被再一次指示,要向你的同事们力陈我们希望同意总数不超过四千万英镑并公正地在各国之间分配的愿望。如果各国不能为此达成一致协定,即提请海牙要求仲裁。款项总数要以货币支付而不是以(割让)领土支付。美国政府已经准备好为了其他国家可能接受的任何公正的比例改变自己的索赔数额。”

4月29日,海再度电告美国公使在谈判中努力“支援合理的索款总数和支付期限”(美国政府当时已经提出30到40年的支付期限。)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经济专家同时表达意见说:“赔款总数不应超过两亿美元。否则,过于庞大的总额将导致(中国财政)破产或敌对情绪以及这个国家的失控。 ”

二,决定减半索款,期待各列强效仿

八国商议赔款总数,只有美国一家站在中国立场考虑问题,坚持公道合理的原则,成了绝对少数。又由于七国已经对美国二度门户开放政策作出了重大让步,承认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行政管理的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各老牌殖民列强决定不再向美国让步,不放弃借索赔巧取豪夺的机会。5月7日,美国政府接到罗克西尔来自中国的电报:在华外国使团决定通报中国政府,索求的赔款总额约为六千七百五十万英镑。这个总额比美国提出的最高限额高出三分之一强。

眼看局面无法挽回,接到这个报告后,海与美国总统威廉 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以及自己的官员紧张商议了三天,设法补救。美国可能说服各国的唯一办法是身体力行:再度把自己的索款限额大幅压低到原先的半数,以期其他国家效法。当时无法具体查清在义和团暴乱中美国公民和解救围困的美军的确切损失价值,而只有一个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的粗略估计数位。大幅削减索赔数额,美国政府可能会有负于自己在华遇难的公民及家属,因而遭到国会的责难,但是以总统麦金利和国务卿海为首的美国政府决定:宁肯得罪美国国会也要减轻中国庚子赔款总额。

为了给中国留出退路,海重申:美国接受中国赔偿将不收定金、分期支付、只收取百分之三的利息;还建议各国在没有国际担保的情况下接受中国的债券赔偿。

下面是海5月10日的回复:

“这个总额高得离谱。如果别的国家愿意效法美国,美国政府愿意将自己本来合理的索款额减半。联合担保有重大缺陷,但是美国总统将同意联合担保,宁愿遭到(美国)国会反对,也不愿对中国政府提交如此巨大的必须赔偿的总额。完全同意罗克西尔先生的关于以商业优势的补偿减低索款总额的建议。”“总统希望罗克西尔建议所有国家都能够接受中国没有国际担保的债券。美国政府将以百分之三的利息、没有定金,接受中国的赔偿。”

三,坚持低利息赔款,争取减少中国损失

然而在中国进行的关于庚子赔款总额的八国会议上,没有任何一国打算效仿美国,考虑中国困境而削减索赔数额。按照当时的换算,美国政府提议的索款总额相当于当时两亿中国海关银两,而七国之首的英国仍然提议赔款总数为四亿中国银两,并且利息是百分之四。

在漫长的索赔商议期间,美国为维护中国的利益与七国的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美国大胡子国务卿约翰·海具体指导每一步谈判进程,并作出具体指示。然而,在一比七的绝对孤立下,美国不得不再度作出让步。5月22日,海指示:“如果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就以百分之三的利息接受四亿银两的索款总额。”

四,建议仲裁,为中国利益坚守最后防线

出乎预料的是,这一回合的谈判不仅没有降低一个百分点的利息,而且七国把索赔银两总数从四亿增加到了四亿五千万!一位德国谈判代表在写给其他外国代表的信中说:“由于按照非官方的资讯,四亿银两的数位出现在两个使团的单子上,又由于社团和私人的损失价值已经尽可能减少或按照确定的数量减少,关于四亿五千万中国海关银两的赔偿基数,在本年7月1号以前将不会过高。”5月25日,罗克西尔的越洋电报报告说,在京外国使团不久达成协定,把赔款总额限定在四亿五千万银两。

美国再无退路可走。即便美国退出庚子索款的商议会议,取消索赔(这当然不可能,美国政府首先要对自己的人民负责),仍然无济于事。海接电后立即指示罗克西尔:“敦促海牙法院进行仲裁。”(作者注:海牙是荷兰政府及议会所在地。1899年5月包括美国在内的26个国家代表在海牙召开国际会议,除了就限制战争武器达成协定,还就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立常设仲裁法院达成协定,史称“海牙公约”。1907年的海牙会议除了更多地就国际间的战争、中立等问题作出规定,还一致通过了对争斗各方进行“强迫仲裁”的原则。海牙会议因此成为最早的国际联盟组织雏形,海牙仲裁原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纠纷的精神也成为人类野蛮交往史上最早的国际公认的文明准则。)

五,庚子索款商谈中的中国代言人

所谓八国协商庚子赔款数额,其实是美国和七国之间的谈判。面对中国,美国当然代表本国利益,但是面对七国,美国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的利益。作为弱败国家和注定赔偿的一方,中国被排除在外这个漫长的商议过程之外,不仅没有发言权,而且只能听候发落。中国需要一个代言人,中国幸而意外地获得了美国这个世界后起的工业强国、民主大国做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在长达三个季度的商议中,不知当时等待发落的清政府是否有机会获知美国为中国遏制列强的义举?

1901年9月《辛丑合约》签订。海牙仲裁没有支援美国的主张,中国总赔款总数为四亿五千万中国海关银两(三亿三千三百万美元)。俄国索赔款项最多,占总数将近百分之三十;仅次于俄国的是德国,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相对于其他各国损失比例,美国索求的赔款数目最少,是两千四百万美元,占赔款总额的百分之七。

虽然庚子协商中美国没有能够将列强的索款总数压下来,但是美国仍然为中国争取到了两项具体好处:一,中国的赔款期限将延续39年;二,中国将按照证券的原票面价值支付。这对于挽救中国财政,稳定社会以及列强尽快从中国撤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 庚子索款中美国对中国的贡献

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美国的贡献其实远远不止于上述两项具体成果。在那个在列强称霸、国难当头的历史时刻,美国实际上充当了中国的保护者。美国成为一座防止泛滥洪水决堤灭顶的大坝。人们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对华索赔委员会中没有美国的存在,没有美国这个唯一的对抗力量的支撑,索赔的结果将是什么?而中国又将何以为继?

中国国弱民贫,却以暴力攻击西方工商业文明的进入,义和团清政府在八国被迫武力干预下败北,接受索赔等惩罚性条件,诚然是极为屈辱的经验,然而回首历史,却是中国近代转型的痛苦开端。对于一个自我封闭的古老帝国,这是打开国门进入世界的代价,是转换思维方式,开放国民意识的必然过程。如果不是一百年前坚定地抱残守缺,拒绝先进的工商业文明,中国不至于落后世界一百年。而在那个迟早要到来的痛苦过程中,先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度照会,使中国避免了被列强瓜分的灭国之运,继而因美国对公正原则的坚持,防止了列强扩大索赔,摧毁中国经济。

读完这一节和本系列门户开放政策篇章的中国同胞也许会问:为什么美国要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坚持对中国的公正原则?难道美国对中国情有独钟?持“利益是国际交往唯一原则”信念的人,也不大能够认在认可美国为中国主持正义的事实。然而了解美国建国历史、立国精神的人,了解美国一贯外交方针的人,认真地检阅美国外交行为史实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让过去被误导的印象指挥自己的人,就不会对此发出疑问感到惊讶,就会明白美国并非对中国情有独钟,更不是对中国另有所图: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在历史上,一贯努力奉行的原则正是公正原则,而且美国柄持本国利益与人类利益一致的信念。这个结论决不是一种理念和争论的结果,而仅仅是一些历史和事实的证明。在上个世纪初的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里,在人类最后发现的一片新大陆,出现了这么一个能够坚持公道的大国、强国,受惠的人类应当为此感谢造物!而我们的中国同胞,面对这些事实,除了应当检点过去的资讯环境所造成的大脑中的“硬伤”,还应当至少意识到在简体字资讯所没有触及的彼岸,有一个不同的语境和世界的存在,它同样应当成为我判断国际乃至中国事务的参照系。

(下期预告:美国无条件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本文引文中所有括弧中的文字均为作者所加。)

本系列重要参考资料更新(不完全统计):
1,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ohn King Fairbank, Fourth Edition, England.1976;
2, “Don’t Know Much About History” Kenneth C. Davis. Avon Book, INC. 1990;
3, “The American Century”, Harold Evans;
4, “A History of Our Time”, edited by Willam H. Chafe and Harverd Sitkoff;
5, “Rise of the American Nation” Lewis Paul Todd and Merle Curti. HBJ 1950;
6,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Intenational Relations” Graham Evans and Jeffery Newnham;
7,《当西方遇见东方》王家凤、李光真”台湾光华画报杂志社”民国80年1月;
8,《山东义和团案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齐鲁书社1980年;
11, “Almanac of American History”, M. Schlesinger(夏建提供);
12, “We, the People,Great Documents of the American Nation”(夏建提供);
13,”The American Prisidents”, David C, Whitney(夏建提供)
14, “The Illustrated Columbia Encyclopedia”;
15,《大英百科全书英文版》;
16,《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
17,《中国大百科全书》;
18, “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1997”;
19,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Richard D. Heffner;
20: “Chinese Indemnity”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ixty-Eigh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on House Joint Resolution 201;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4;
21, “the Boxer Indemnity and the Kibrary Moveent in China”, Compiled by Mary Elizabeth Wood, Printed by Central China Post Ltd., Hankow; 22,“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中国对外贸易部海关管理研究室编,中华书局出版1962;
23,“中英庚款史料汇编 ”上中下,中华民国外交史料,国史馆印行,民国八十二年六月;
24, “Boxer Indemnity”, Compiled from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ppendix to 1901, Affairs in China,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1902;
25, “Repor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together with other Documents respecting the China Indemnity)”. 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 to Parliament by Command of His Majesty; Printed and Published by His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London 1926.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纪元特稿】夏建: 美国加入八国联军在华行动的历史考证 (12/27/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美国柄持公正原则,维护中国利益——庚子赔款中的美国之一 (12/25/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六)——美军在联军中的“侵略行为”阙疑 (12/17/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 维护中国领土与主权——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五) (12/14/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门户开放政策的二度提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四) (12/11/2001)    
  • 美国人重返喀布尔前美使馆 (12/11/2001)    
  • 鲍尔抵莫斯科会商阿富汗前途 (12/10/2001)    
  • 神学士投降未缴械 堪达哈情势混乱 (12/9/2001)    
  • 胡平: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家利益原则 (12/6/2001)    
  • 反恐战争全球战略角力 (12/5/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门户开放与加入世贸——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三) (12/4/2001)    
  • 胡平: 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家利益原则 (12/3/2001)    
  • 九一一之后美国外交独领风骚 (11/27/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 制约欧洲列强,保护中国关税自主权,保证中国关税收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 (11/27/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与出台——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一) (11/21/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调解内部争端,资助经济建设——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角色(下) (11/20/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 抵抗欧洲列强,保护弱小国家——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角色(上) (11/15/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 (11/12/2001)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北明:为古巴独立自由而战及启示——美国历史上首次“干预别国内政”(2) (11/6/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