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争鸣﹕抗战,内战,韩战与越战(二)

千秋

人气 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29日讯】读者投稿/中国积弱的状况,到抗战前夕,终于有了转机。期间中国经历了改朝换代和军阀混战的动荡,国家逐渐统一,经济开始上升,人心也开始凝聚,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正在逐步消平各地军阀,苏联支持的共产党游击队,也在被追剿中,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中国正试图使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一个统一复兴的中国,有希望在东方重新出现。

中国一旦强大,就自然会威胁日本的地位,争夺日本的资源。而中国要想强大,也必须首先搬掉长期压在自己头上的日本。这个中国,还很可能会受到西方多数国家及苏联的支持和扶助,以在亚洲限制日本的扩张。日本当然不愿意在自己的旁边,再出现一个威胁他安全,与他争夺资源的强国,亚洲的情形,同甲午战争前又有了隐约的相似之处,只是角色互换一下,日本想压制和削弱中国,中国想夺回失去的权利,中日再战已不可避免。不同的是,此时中日两国力量的对比,日本占压倒优势,中国还不具备马上挑战旧格局的能力,中国希望延缓冲突,但主动权在日本一边。

东北易帜事件,大大加快了中日冲突的步伐,1937年卢沟桥事变被公认为我国抗战的起点,但如果单看卢沟桥事件,完全是一个小误会(现在还有谁先开第一枪的争论,日本人认为是中共开的),不值得一提,给人一种抗日战争是由一场误会引起的印象,这是中国人划分历史错误所造成的。如果想找抗战的源头,你就得从29年底东北易帜看起,这样观感就完全不同了,能体会到中日战争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世人评论张学良,也多只谈918事件和西安事变,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东北易帜更为重要,张学良应该是一个真心爱国的人,在那种情况下,他能选择易帜归顺中央而不做土皇帝,令人感动。他没有受到中国的任何武力胁迫,也不是无路可走,相反是冒了很大风险,顶住日本人的压力采取这样行动的,对中国这样一盘散沙的民族,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实际上表示了对日本权威从骨头里的的蔑视,也向日本人明白无误地指出中国的人心在回归,民族自信心在恢复。

东北易帜后,连新疆都挂上了青天白日旗,国民党基本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中国人的兴奋是可想而知的。但东北易帜使中日关于东北主权之争过早地提了出来,东北原来是中日之间的一个特殊缓冲区,东北的居民大多数是汉人,而清末以后,中国中央政府事实上就始终没有有效管辖过东北,中日俄三方势力在这一地区长期纠缠在一块。如果当年东北能继续保留模糊地位多一点时间,由张学良这样的亲中国人领导自治,同时继续保证日本人的一些特殊利益,等到一定时候再进行易帜,东北至少不会那么快落入敌手,华北也不会象后来那样直接暴露在日本的危胁之下,中日之间就有展缓的余地,战争可能会大大推迟。

东北易帜既出乎中国人的意料之外(喜出望外),也完全出乎日本人的意料之外(晴天霹雳),对日本是个沉重的打击,也是重大的刺激,东北是日本人在日清和日俄战争中,以几十万人的鲜血代价换来的,在抢来的中国土地上,日本在台湾主要经营农业,而想把重工业基地建在了东北,东北提供了日本发展所需的许多重要资源,东北也是日本南下夺取华北和北上攻击苏联的出发基地,日本在东北有着重大的战略利益,失去东北,一切就几乎要回到李鸿章时代,食髓知味的日本人是绝不会放弃东北的。

东北易帜之后仅一年多,日军就发动了918事变,强行占领了东北全境,成立傀儡的满洲国,中国认为已回归的土地再一次被抢走,人民也再一次感受到被宰割的痛苦,反日排日情绪由此进一步高涨,自始自终,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所谓的伪满洲国,而日本此后更渗透华北,进逼平津,开始执行一个分化中国的政策,双方磨擦加剧,日本不断地扩大对华军事行动企图压服中国,中国也开始认真备战,冲突蔓延到华北大地,最终导致了抗战的爆发。日本在中日战争爆发后,是有实力也有机会灭亡中国的,但他没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地进行大迂回,将中国的军队包围在江南,往海里赶,反而是被蒋介石将主战场拖到上海,并不断增兵淞沪战场,形成沿长江将国民党部队往大西南赶的局面。国军就势退入边角后,在外国的支援下,反而不易受攻。这是日本人的失算,也是中国人战略和意志的胜利。

日本为什么会这么笨?有人说这是因为日本不想与中国为敌,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日军实力远高于中国,攻不攻中国,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进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日本手中。侵略不侵略中国,只有日本才有权选择,日本如不想与中国为敌,就没有这场战争。说日本是被迫侵略中国,就象说64时全副武装的解放军被迫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一样,是野蛮人的强词说理。日本之所以会出此下策,完全是照搬甲午战争经验的结果,当年日军逼近中国京津心腹地带,清朝就不得不屈服投降,因此这次日本认为只要再重击上海南京等江南繁荣地带,就会动摇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从而象在甲午战争一样快速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日本想侵略中国,也确实侵略了中国,却不想耗费太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他只是无知和狂妄,并不是不想与中国为敌。

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情况,与40多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清是少数民族政权,任何战乱和动荡都容易使其丧失统治地位,所以迁都是很难想像的。而民国政府是推翻异族统治的汉人政府,有更广泛的统治基础,蒋介石是历经风雨的人,其手腕和对国内国际的了解,都是光绪等人无法比拟的。事实上恰恰是蒋介石故意在上海挑起战事,(这个挑起,发生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已经全面侵略中国,中国只不过是诱使日本改变侵略战场,并不能说明日本是被迫侵略)一方面刺激英美,一方面让自己的主力部队就近抗战。上海陷落,中国没有屈服,南京陷落,中国又没有屈服,武汉陷落中国还是没有屈服。日本到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失算,可惜已经迟了,他就这样处在这种进不得退不甘的状态上,直到美国的模糊政策逐渐清晰,强力干涉开始。

日本人在二战中,其战略水平之低劣,令人难以相信,与纳粹德国完全不能相比,一错对华战争拖拖拉拉,最后和不得,胜不得;二错与苏联签中立条约,为相互尊重蒙古和满洲国主权独立,放弃与德夹击苏联机会,并使美国对其疑心加重;

三错是致命错,在美国的强力干涉面前,不但当退不退,反而恶语相向,希望吓退美国,最后自杀般地偷袭珍珠港。当年甲午战争后,俄德法三国也强逼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日本那时就能审时度势,忍痛退出辽东并让俄国势力进入朝鲜,躲过一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后,卧薪尝胆的日军卷土重来,在对马海峡和辽阳旅大大败俄军,又回到他所退出的地区。二战的日本,匹夫之勇数不胜数,就没有象伊藤搏文这种人。如果仔细分析日本当年决策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你就会发现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中国始终没有象甲午战争那样割地求和,中国是败而不和退而不降,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条件服从美国命令,自动退出中国本部,那将是一无所获,等于认输,对内对外都无法交代。这样的结果只能大长美国人威风,大灭日本人志气,而且只怕中国今后在亚洲会更加挟美自重,日本辛苦半天,却让美国坐收渔利,日本怎么咽得下这口气!而如果日本不退兵,美国已开始的石油等战略物资的禁运会逐步瘫痪日本的战争机器,前景更不妙,日本实际上已进退两难。他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与之前的过分用强有关,也是美国干涉时机选的好。罗斯福毕竟比李鸿章强,他在日本欲罢不能的时候,逼日本摊牌,日本如果不甘心吃亏,就只有孤注一掷这一条路。

2,日本一厢情愿地判定美国不敢进行一场代价高昂的全面战争,日美冲突只会是局部战争。而一场大流血会使美国人望而却步寻求和平。大难临头的关节眼,还把整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命运,系在一个如此轻率的假设之上,日本人的有勇无谋可想而知!罗斯福是什么人?在美国人的眼里,日美战争是争夺太平洋的决战,也是白种人与黄种人的决战,美国怎么会不全力以赴?日本当时实只有妥协这一条路,只要保存实力,在二战的大变局下,还有的是机会,不怕没柴烧的!

四错灭亡已近在眼前,还在同俄国人调情,幻想靠苏联调和,也不看看苏联是什么东西。一个国家愚蠢至此,还四面出击指望称霸世界,真是不挨原子弹天理难容!现在一些中国人,整天骂美国佬扔原子弹不人道,岂不知美国人不过是替天行道,而且两颗原子弹,提早结束战争,至少就救了30万中国人的生命,对中国是一件大善事,如果战争一定要死人,那死日本人怎么都比死中国人要合理人道的多!

对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有人提出中国是否真胜的问题,笑话!真胜的标准是什么?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无与伦比,但德国人是二战真正的胜利者吗?载入史册的是:日本向中国签署了投降书,日军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日本向中国奉还国土,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一次战争有取得这么辉煌而彻底的胜利?就以现在被中国人吹的神乎其神的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来说,请问有这三样中的哪一样啊?胜利是一种结果,摆在那里,实实在在,不服不行!日本现在不愿意向中国道歉,那是他看不起现在的中国,并不能否定中国战胜的现实和意义。中国军队在抗战前还未能整合和正规化,我们的父辈祖辈能打到这地步已经不简单了,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只能边打边拖,把别人也拖下水,争取国际支持以拖垮日本。蒋介石这样打,毛泽东也应该这样,林思云马悲鸣先生如果当上中国领导人还能怎么样?难道中国应该跟日本在华北平原进行坦克大战才算真正打败日本吗?中国倒想啊,如果日本肯多给中国20年时间,中国就可以跟日本进行一场更直接的决战,但是日本不给中国这样的机会啊!国民党军队中,受过美国或德国整训的,战斗力就大大提高,解放军也是一样,解放战争中,阎锡山在太原留下几千日本老兵,同样的武器,凡这些日军把守的阵地,解放军就久攻不克,直到这批人全部被遣送回国,共产党才大发神威攻入太原。解放军真正战斗力强的时候是韩战后,那是苏联帮助训练及帮助建立国防工业体系的结果。而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基本上又回到清朝水平。

对比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前者战前旗鼓相当,甚至许多西人都以为中国会获胜,结果中国只打了九个月就不行了(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仅死亡两千多,还不及后来攻台过程中死亡入数的四分之一,这也是现在台湾人大多不相信大陆人英勇善战神话的一个原因),而后者战前,中日强弱明显,国际上几乎没有人还认为中国会获胜,而中国坚持了十五年之久,击毙日军50多万,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人的表现是可歌可泣的。抗战的意义,从一点上就可看出,如果当年蒋介石象清朝一样跟日本人签下了另一马关条约,中日自己解决了争端,日军就不会陷入中国,避免了与美国的主要矛盾,美日之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什么太平洋战争,强大的日军在二战中就会与在一战中一样,处于一种占便宜的地位,即使日军北上与苏联发生冲突或南下接收法国殖民地,只要避免与美国的全面战争,日本就不大会亡国,谁要主动灭他也决不容易。百万日军至今也仍然牢牢地控制着朝鲜与满洲,苏联为防日本,会更加侵占中国北方,建立缓冲区,中国肯定会丢失新疆和蒙古,日苏会在华北展开势力争夺,日军会成为远东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美国为在亚洲对付苏联威胁,迟早会与强大的日本合作,中国的真正控制区大概只能在黄河以南,从此永远都是一个没人看得起的亚洲三流国家,打一百个韩战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亚洲如果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连想都不用想。

蒋介石先生,不管多坏,多无能,多腐败,是他以顽强的意志,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这历史性的转折,中国人因此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大国地位(而印度这时还只是一个殖民地),将来只要有公正的历史,对蒋中正的评价,一定高于孙中山,更高于什么都不是的毛泽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从中华民国那里继承了这一有利国际环境和世界地位,中共当年进联合国用的词是“请恢复”﹐不是“请加入”因为只有“请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取代中华民国,继承其所拥有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沾了光就沾了光,不要割裂历史,为树自己牌坊,把什么祖宅都拆掉。

日本究竟是不是中国的敌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愚蠢,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去分析看待二战前的中日关系,那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在那个时代,中日之间就是一种一山不容二虎你死我活你盛我衰的关系,中日两国是曾同受西方列强的欺负,两国人民如果真能唇齿相依守望相助那当然好,但能做到吗?中国在918后,多次不得不对日退让,但蒋介石始终强调两点,一坚决不承认满洲国,二坚决不谈判割让东四省,即使在华北江南几乎丧尽,德国大使出面调停时,也不愿在这上面让步。可见中国在中日最初的死结上,没有后退的余地;而日本呢,国内对华有这一派那一派,但哪一派说过愿放弃在华通过侵略所取得的特殊利益?没有,从来没有这样的打算!他更不可能放弃东北,国联一裁决东北属于中国,日本就退出了这个国际组织,中日迟早要战争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的崛起是从血洗中国开始的,中国的复兴也只能从驱逐倭寇做起,双方都没有妥协的可能,日本威胁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日本就是中国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中国的力量远赶不上日本,为先打败日本,中国利用外国也罢,投靠外国也罢,依附外国也罢,都是对的,只要打败日本,什么都值回来了!

林思云先生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当年美国自己也侵略过墨西哥,也占领菲律宾,所以美国要求日本撤出中国,没这个道理,也没这个资格。这话似是而非,中国是主权独立国家,日本侵略中国,只要承认这个事实,谁都有资格,谁都有道理要求日本撤军,如果美国也侵略过其他国家,那只是使日本有资格有道理要求美国从所侵略国撤军,日本也有资格有道理支援被占领国家反抗美国,或者有资格有道理经济制裁美国,甚至有资格有道理对美国宣战,但怎么都不会使日本侵略中国合理化,这个道理应该是很容易懂的。美国应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要求,警告日本迷途知返,既合理又合法。更重要的是美国有这个力量,当甲午战争结束后,俄国逼日本退还辽东,你也可以说,中日两国自己都已经同意的事,俄国有何道理有何资格横加干涉啊?但俄国有力量,日本就得服从。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准则和标准,欧洲的白人当年能侵入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日本人是否就可以以此作榜样,侵入中国大陆,屠杀中国人呢?世界人种都起源于非洲,那今天是不是谁都没有资格没有道理阻止非洲人再进入世界各国安居乐业呢?别人过去杀人没有被法办,并不能证明你现在杀人是合理的!

最后澄清一个问题,抗战后是美国出卖了中国的外蒙吗?雅尔塔美苏秘密协议,关于外蒙古的条款是这样写的:“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所有的争论都应该回到这几个字上。当时外蒙古的现状是什么?抗战前中国就失去对外蒙的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来自行宣布独立,中国政府没有承认,美国政府没有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也没有承认,这就是蒙古的现状,美国政府愿意维持这个现状,并不等于支持蒙古脱离中国,承认蒙古独立。罗斯福后来还特意转告蒋介石,外蒙的现状应予维持表示中国仍对蒙古拥有宗主权。事实表明,把这个主权转让出去的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美国只是没有极力保护中国的利益而已。雅尔塔协议还明文规定,有关中国的条款,必须得到中国的同意才有效,事实上,决定权还在中国的手上,美国既没有背着中国,也没有出卖中国什么,一切都是中苏谈判谈出来的!现在为煽动人民反美,把责任推给美国,合理吗?蒋介石对失去蒙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当时对东北的苏军和中共懮心如焚,而中共也确实在苏军的庇护下,准备割据东北,毛泽东在抗战后对东北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请注意,这个国门,不是中苏边界,而是指山海关,看来毛泽东才是一边一国论的首创者,陈水扁同志至多只是毛主席的另一个好学生而已!

1952年。蒋介石政府向联合国大会控告苏联,并以苏联违约和蒙古独立公投采记名方式使人民无法自由表达意愿为由,宣布废除中苏条约,不承认蒙古独立。这时的民国政府还是被联合国承认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政府。毛泽东在建国后,随心所欲地废除了许多对外条约,却独独继承了蒋介石政府这最卖国的条约,并与苏联签订新的中苏条约,承认蒙古的独立。历史证明,只有中国人才能卖中国,而且一定要有权有势的中国人才行!

看完抗日战争,我们就可以看看朝鲜战争,看看毛泽东是怎样为国争光为中国人民谋福利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塔利本政权瓦解 士兵沦为无业游民
江泽民的忌讳
江泽民的忌讳 人气 13
英增派1700名陆战队赴阿
惊世预言解析--唐朝《禅师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