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青年米甘干愿为耕牛提升原住民竞争力

人气 13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4日讯】 常有人以“台湾牛”形容一个人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出身台东县长滨乡阿美族,新任“中华原住民族知识经济协会”理事长米甘干(族语,耕耘之意),为了大幅提升原住民族在工商知识经济型社会的竞争力,今天接受专访时,勇迈发下豪语承担“以往,没有人耕耘,今后,我来耕耘”。

据中央社7月14日报导,阿美族名米甘干.理弗克不讳言指出,台湾本土原住民族面临的困难竞争,一方面在于大多数原住民缺乏良好的汉语沟通能力,至于具备良好汉语文能力的原住民知识份子,却又未能彻底而深入了解传统历史文化。

也因此,米甘干希望今后积极扮演沟通的桥梁角色,再透过“中华原住民族知识经济协会”的运作,进一步结合官方与民间各界资源,为都会和部落原住民开创美好远景。

结合多位原、汉知识学界菁英,以致力提升原住民社会竞争力为宗旨的“中华原住民族知识经济协会”,今天在台湾大学正式成立。原任筹备委员会主委的米甘干当选首任理事长。

今天的协会成立大会,学者洪明洲应邀发表专题演讲“原住民与知识经济”,从土地和立国根本的农业观点,藉由各国推动知识经济成功范例,说明原住民急需赶搭知识经济列车。

洪明洲举例表示,以色列领土大多为沙漠,却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农业出口,相较于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农业生产尚不足以出口。

他进一步指出,反观仅有两百万农业人口的美国,竟然足以养活全球六十亿人,充份证明,知识经济不仅适用于现代高科技,传统农业也在它的适用范围。

至于台湾原住民,拥有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山地保留地,这是最大的优势条件和资源。洪明洲强调,如果能善加利用珍贵资源,原住民族的发展实在未可限量。

洪明洲的讲演,让米甘干深有感触。他认为,原住民的确应该扬弃若干不合时代潮流的观念。举例来说,与其争取传统土地权,倒不如致力开拓“智慧保留地”(传统文化)。

拥有大学中文系学位的米甘干,目前仍在台湾第一所社区大学、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担任授课师资。然而,奋斗历程传奇色彩浓厚的米甘干,在此之前,和不少都会原住民一样,也曾干过出卖劳力的板模工人。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每每思及近亲手足与族人因谋生或其他困境,发生意外的不幸憾事经常接踵而至,米甘干往往流下不争气的眼泪。

“英雄不论出身低”。米甘干认为,原住民要想获得大社会尊重,必须自己奋发图强。如何才能自立自强?米甘干强调,根本之道在于彻底政变原住民的观念。

他说,原住民知识的低“含金量”,难以提升社会竞争力;相对地,如果原住民能培养高度自信,就能具备能力,一旦有了能力,自然无惧于外在环境的冲击。

另一方面,米甘干也呼吁社会各界,应该勇于主动,正确了解原住民文化传统,不要再以“廉价怜悯”、悲情、弱势的“黄昏民族”等刻板认知心态,看待原住民族群社会。

今天正式成立的“中华原住民族知识经济协会”,预定推动的首要任务就是“部落大学”。

有关“部落大学”的理念和规划执行,米甘干表示,有鉴于原住民人数不多,协会起步阶段有赖优秀的学者专家投注心力。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深耕普及原住民部落的终身学习,“部落大学”的课程规划,先期将着手设计各项文化艺术课程,带动原住民一起关怀认同部落传承。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原住民重视丰年祭、少有过年习惯
阿美族原住民以传统舞蹈向总统府报讯丰年祭
花莲阿美族成年礼今天举行
台立委提修退场条例 教团忧帮不良私校续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