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结束清零 中国消费模式也难恢复

人气 3509

【大纪元2022年10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惠誉分析师指出,中共当局“清零政策”以及对收入的不确定性,可能已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消费模式,即使结束各项防疫措施,消费也难以快速反弹。

周二(10月11日),惠誉评级的中国企业研究联席董事沈家超(Karl Shen)与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高级董事黄筱婷(Jenny Huang)在《日经亚洲》上撰文警告(链接),在各地的COVID-19封锁,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后,许多中国人开始质疑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惠誉分析师认为,“在过去十年中,注重品牌的消费者和热衷于消费的人们主导了中国的购物领域”,然而,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必需品和物超所值的实用商品,在中国人的购物清单上已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种新思维方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两位分析师指出,中共严格的清零政策,加上对房地产、科技和私立教育等行业的监管打击,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习惯和行为。

他们写道:“广东、四川、云南和内蒙古等各省,最近一波的出行限制也对消费者的情绪造成了压力。”

惠誉预测,即使取消了与COVID-19有关的限制,就业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消费增长乏力,今年的消费支出将从2021年的水平实际下降0.4%。

分析师还指出,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可能被低估了。因为2,400万名本应在6月毕业的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学生,其中一些人被允许延后毕业,继续作为学生,直到就业状况改善。

惠誉分析师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二季度进行的一项定期调查也显示,打算将更多钱用于储蓄的消费者比例有所增加,而打算将增加投资的消费者则较少。

“中国的购物者在平衡支出、储蓄和投资方面变得更加务实保守,购买的东西更多集中在必需品上,而不是非必需品。”他们写道。

在中国严格的COVID-19政策下,网上零售业仍然是少数有弹性的领域之一,因为政府官员经常强迫商店关闭,以防止高风险地区的传播。

即使在低风险地区,许多城市仍要求市民出示在过去24至72小时内进行的阴性检测结果,才能进入商场、超市、餐馆和商店。这使网上购物的吸引力继续增长。

惠誉预测,今年网上购物将占中国零售业销售额的29%左右,而在大流行之前的2019年,这一比例为23.4%。

“真实的数字可能更高。”分析师表示,因为一些平台整合了线上和线下业务,因此许多交易被归于实体销售。◇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美中过招 专家:中共破坏性政策是印太隐患
为倾销海外 大陆车企大搞平行出口
台积电与中芯股价差距达2005年来最大
中国车企大佬反内卷 指价格战结果是造假售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