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中国互联网企业离职潮背后

人气 7064

【大纪元2023年01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特约记者赵立报导)中国互联网企业去年以来爆发员工离职潮。多名离职员工接受大纪元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显示,这股离职潮夹杂着经济下行和中共治下特有的政治因素。

字节跳动的前员工披露离职原因

社交媒体抖音的母公司是北京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的前员工刘江(化名)近日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说,他原来的工作是数据复盘和用户行为标注。他在过年前已经主动辞职了,原因是自己涉及查看两名美国记者的TikTok(抖音海外版)数据事件。

他说,自己的工作无意间介入了这种情况,不想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据路透社报导,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去年12月22日表示,一些员工去年夏天不当访问了两名美国记者的TikTok用户数据,目前这些员工不再受雇于该公司。

《纽约时报》更早些时候披露,与事件相关的四名字节跳动员工被解雇,其中两名在中国,两名在美国。

批评人士说,中共政府可以访问用户数据,例如他们的浏览历史和位置。TikTok高层2021年则已证实中共政府入股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再“空降”网信办官员任董事。因安全风险,美国近一半的州已禁止在州政府设备上使用这一中国公司所拥有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一般公司对员工的裁员原因就是节约成本。但刘江对大纪元表示,目前公司里被辞退的年轻人,虽然不少都是以业务调整为由,但是都知道涉及政治方面的内情。

离职潮影响中共监控任务落实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长期帮助中共打压言论自由,就在过年前夕,中共网信办于1月18日发文加大打压网路疫情舆论,特别管控随乡笔记和返乡见闻。这被外界质疑与掩盖大量死人的疫情真相有关。

目前的离职潮似乎已影响到当局这项政治任务的落实,包括对中国内部的监控任务。

来自浙江丽水的前百度北京总部审核专员石先生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说,他之前做的是对数据监控,就是帮助政府找到那些在网上随意发布所谓负面情绪和社会阴暗面的用户。

他还提到,一些关键技术岗位都走了,就算补上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好多工程师走后立刻删除服务器数据也是常事。”

经济不稳定 去年的离职潮或延伸至今年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的前员工刘江对大纪元说,现在经济不稳定,裁员多,是引发离职潮的根本原因。不光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其它公司也出现员工大量被辞退的,“在北京我知道就有几十家。”

大陆知名财经自媒体“燃次元”今年1月1日报导,网传的一张“2022年裁员企业名单”显示,从2022年1-12月,快手、百度、滴滴、腾讯、京东、阿里、爱奇艺、知乎、字节跳动、小米等公司均有裁员举动。在裁员公司最多的3月和11月,当月有5家公司有裁员举动。虽然名单未经证实,但其中不少也并非空穴来风。

报导说,“现在还有不裁员的互联网公司吗?”这句话成为从业者一致的调侃,不裁员的公司成了稀罕物。

2022年12月30日晚间,多家媒体报导,字节跳动已开启裁员,估计最终整体优化规模约10%,今日头条、抖音、飞书、Tiktok、商业化、Data、懂车帝等业务线均有员工收到了裁员通知。

有字节跳动员工告诉燃次元,“确实在裁,情况跟新闻说的差不多。但主要是通过打低绩效的方式进行,而且也并非当下、直接进行,预计会明年开始慢慢减员。”

腾讯某事业群员工李伟则说,“2022年我所在的部门,减少了50%的员工,我自己也经历了两个部门。”

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离职员工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经常会和公司发生纠纷。

一些离职后的前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爆料,称自己的工资被无故拖欠,到北京市海淀区(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总部在此区域)劳动仲裁法院申请赔偿无果。还有住在附近的网友说,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拿不到工钱而投诉。

但也有一部分员工在离职后数月内还是得到所谓“新年红包”。对此,大纪元记者联系上一位发布这种帖子的网友,但是对方拒绝证实此事。

持续三年的清零政策下,中国去年GDP跌入40年来低谷。中国公布去年GDP增长为3%,这是1976年以来最糟糕的增长数字。但这3%增长率也被外界怀疑。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史鹤凌博士1月22日对美国之音说,中共的数字不太可信,实际增长可能更低。

网易号“蚂蚁大喇叭”去年底引述业内人士说,无论从政策走向,还是资本市场,备受青睐的互联网行业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状已经呈现了互联网公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现在活下来的业务都是与所谓社会效益挂钩的。

尽管中共为了刺激经济,已在去年12月放弃“清零”防疫政策,寄望复工复产。但即便与政府合作的企业,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危机。

在中国一家招聘网站“Boss直聘”上,大纪元记者询问一家与政府合作的第三方外包公司,该公司人事说,现在找不到人,合适的没有,愿意来的人嫌薪水低。“政府那边都给我们说了好几次,(钱)缺口太大了,好多工作没法开展。”

近三年,地方财政已被清零政策掏空。据财新网报导,中国经济总量最高的广东省,各级财政在过去三年累计投入1,467.93亿元用于疫情防控。每年的疫情相关支出都比前一年增加约50%,去年达到711.39亿元的最高值。

而相比于支出上涨,疫情封控导致经济持续下行,地方政府收入急剧收缩。各地财政告急、公务员降薪消息频传。

中共加强对民企的经济和政治双重控制

最近几年,中共政府对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等科技民企巨头进行严厉监管,并且强制推行扼杀经济的防疫政策,导致中国商界大佬纷纷“消失”或者“隐退”,更多的中小富豪移民国外。

为了刺激中国经济,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表示要支持民营企业。但中共对民企还继续在经济和政治上加强控制。

英国《金融时报》本月中报导,中共正着手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子公司获得“黄金股”,以加强对这些公司的控制。

另外,刚进入2023年,中国已有三家互联网巨头发生股权变更:马云不再是蚂蚁集团的实控人;董事长宿华减持了快手科技5千多万股;创始人张一鸣不再是抖音的自然人股东。

中共《陕西日报》1月10日报导,陕西省委组织部从省级有关部门、业务主管单位选派25名干部、进驻25个省内“重点非公营企业”担任驻企第一书记。之前并没有由中共省委组织部向“非公企业”大规模派驻第一书记的情况。

此前财新网报导,目前阿里集团及蚂蚁集团已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党委、蚂蚁集团党委、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党委等3个党委,下设25个二级党组织、150多个党支部。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经济面临困境 中共无奈松绑民企
岳山:习讲话不算数?七学者吁救民企 文章下架
民企老板集体上央视表态 分析:中共危机突显
陕西给民企派第一书记 被指搞翻版公私合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