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陷锡克教争端 牵动印太局势 一文看懂

人气 1015

【大纪元2023年09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雯综合报导)当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9月18日公开表示,印度政府可能参与杀害一名加拿大公民的事件时,印度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系在本周跌至新低,但是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特鲁多的指控反应冷淡,这也体现出现代地缘政治中的一种复杂局面,尤其是涉及印太地区的势力角逐时。

印度裔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是一名锡克教(Sikh)分离主义活动家,他呼吁在印度建立一个名为“卡利斯坦”(Khalistan)的独立国家。今年6月,尼贾尔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座锡克教寺庙外的停车场被身份不明的袭击者枪杀。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9月18日(周一)首次在加拿大议会上说,渥太华正在调查“印度政府特工与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被杀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可信指控”。加拿大还在当天驱逐了一名印度情报官员。

印度外交部在19日(周二)发表声明驳斥特鲁多的指控,并驱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以示报复。印度还在20日(周三)发出警告,提醒其公民(特别是学生)在加拿大旅行时要“极其谨慎小心”。

加拿大最重要的盟友——美国、英国、澳洲和新西兰——他们都是“五眼”(Five Eyes)联盟共享情报的紧密盟友,尽管他们已经对该事件表达了担忧,并敦促进行全面调查,但是他们都没有响应特鲁多的指控。

历史和现实的变迁让人们对一些事务的关注有了新的视角。综合多方媒体报导,本文简略概述印度和加拿大之间最新争执的前因后果,以及这种争执又会如何牵动目前非常敏感的印太局势。

卡利斯坦独立建国运动的由来

“卡利斯坦”(Khalistan)的意思是“纯净之地”(Land of the Pure),或称“净土”,是印度北部旁遮普( Punjab)邦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为其民族宗教群体所设想的一个理想家园。

旁遮普邦人口超过3,000万,锡克教徒占了将近60%,而在全印度的14亿人口中,锡克教徒只是少数,印度大部分人口是印度教徒。

锡克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其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源可追溯到印度为摆脱英国统治而进行的自由斗争,这场斗争于1947年8月结束。当时的旁遮普邦寻求成为一个锡克教独立国家,但是在谈判中被划分给了两个新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这场独立建国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最为激烈,当时锡克教的叛乱和反对其叛乱的行动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

1984年6月,在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命令下,印度军队袭击了旁遮普邦阿姆利则(Amritsar)锡克教最神圣的圣地“金庙”(Golden Temple),以清除当时“卡利斯坦运动”带头人贾内尔‧辛格‧宾德兰瓦勒(Jarnail Singh Bhindranwale)领导的武装分子。在这次被称为“蓝星行动”的袭击中,有大约400人丧生,包括宾德兰瓦勒。

同年10月,英迪拉‧甘地在首都新德里被她的两名锡克教徒保镳暗杀。这引发了新德里和印度北部部分地区的反锡克教骚乱,又造成近3,000人丧生。

哈迪普‧辛格‧尼贾尔是何许人

根据总部位于新德里的独立机构“冲突管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nflict Management)的“卡利斯坦极端主义监测”(Khalistan Extremism Monitor)项目的信息,尼贾尔1977年10月出生于旁遮普邦的贾朗达尔(Jalandhar)地区。他于1997年移民加拿大,曾经从事水管工的工作。

据了解,尼贾尔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当选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Surrey)市的“古鲁那纳克锡克教寺庙”(Guru Nanak Sikh temple)的领导人。据悉,他在某个阶段还成为了分离主义激进组织“卡利斯坦猛虎部队”(Khalistan Tiger Force,简称KTF)的领导人。

“卡利斯坦极端主义监测”项目说:“尼贾尔积极参与训练KTF武装分子并在印度实施他们的行动。”

该项目还提到,旁遮普邦警方曾于2010年因该邦内的一座印度教寺庙附近的爆炸事件对尼贾尔提起诉讼;随后尼贾尔因涉嫌于2015年和2016年在加拿大密谋杀害宗教领袖并组织训练营,“加拿大政府于2018年4月短暂拘留了他,但是他最后被释放,没有受到任何指控”。不过,尼贾尔一直受到印度当局的通缉。

2020年7月,印度莫迪政府将尼贾尔认定为恐怖分子。

加拿大缘何涉入印度宗教纷争

在印度以外,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锡克教徒人口,接近80万人。此外,英国和美国的锡克教社群估计各有约50万人。澳洲有超过20万名锡克教徒。

在“卡利斯坦运动”的鼎盛时期,加拿大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被谴责在1985年6月用炸弹袭击了印度航空182号航班,该航班当时从加拿大飞往印度,航行路线是“多伦多-蒙特利尔-伦敦-德里-孟买”。爆炸发生在抵达伦敦前的爱尔兰领空,飞机爆炸后坠入了大西洋,机上329人全数罹难,其中大多数是加拿大人。时至今日,印航182爆炸事件仍是加拿大史上最严重的恐怖攻击事件。

多年来,印度多次对加拿大的锡克教分离主义活动表示担忧,并认为渥太华不愿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批评加拿大的花车游行似乎是在颂扬英迪拉‧甘地遇刺事件。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当时抗议说:“我认为,存在一个更大的根本问题,即为分离主义者、极端分子和鼓吹暴力的人提供空间。我认为这对(印加)关系不利,对加拿大也不利。”

渥太华坚称拒绝暴力,但是会维护锡克教加拿大公民的权利。特鲁多本月早些时候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曾就尼贾尔遇刺事件与印度总理莫迪对质。特鲁多还在G20的记者会上表示,加拿大捍卫“言论自由、良心自由与和平抗议”。

特鲁多曾在印度引起争议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18年2月对印度的首次正式访问曾令人们惊讶不已。当时,许多人质疑他和家人穿着精致的印度服装,还参观了旁遮普邦和锡克教金庙。

当时更灾难性的失误是,渥太华使团还邀请了印度裔加拿大商人贾斯帕尔‧阿特瓦尔(Jaspal Atwal)参加特鲁多在新德里举办的国宴。问题是,阿特瓦尔曾因1986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企图谋杀一名印度部长而被定罪,他因此被判处20年徒刑,但在5年后获得假释。阿特瓦尔也是“国际锡克教青年联合会”(International Sikh Youth Federation)的前成员,该联合会是一个在加拿大、印度、美国和英国都被禁止的极端组织。

就在那个晚宴之前,特鲁多的使团取消了对阿特瓦尔的邀请。

另外在2020年12月,当数千名印度农民(包括来自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在新德里边界上扎营抗议印度总理莫迪的农业法时,特鲁多对加拿大的锡克教徒们表示,印度的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当时,印度政府立即批评特鲁多的言论表明其“消息有误”并且是“毫无根据的”。

印加争执如何牵动印太局势

“五眼”情报联盟中的美国、英国、澳洲和新西兰都对尼贾尔遇刺事件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并敦促进行全面调查,但是他们都没有响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印度政府涉嫌在加拿大领土上杀害锡克教徒尼贾尔的指控。

多数媒体都认为这主要得归因于共产中国,因为西方盟国都需要优先加强与印度的关系,以制衡中共在印太地区日益增强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挑衅行为。

现代印度拥有快速成长的经济,许多分析家认为,到2030年,印度将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现在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世界上最大军队之一的印度已经成为讨论和处理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大国。

加拿大在自己的印太战略中指出,印度“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战略、经济和人口重要性使其成为加拿大追求其目标的关键合作伙伴”。该战略文件誓言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和其它接触。但是,就在特鲁多公开发出对印度政府的指控言论前,印度和加拿大已经“暂停”了双方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美联社报导说,对于同样正在寻求与印度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英国来说,这种指控现在尤其尴尬。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在X平台(前推特平台)上发帖说:“我们就加拿大议会提出的严重指控与加拿大合作伙伴保持定期联系。重要的是,加拿大的调查应顺利进行,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英国首相⾥希‧苏纳克(Rishi Sunak)的发言人马克斯‧布莱恩(Max Blain)也只是说:“这些都是严重的指控。加拿大当局应该调查这些指控,这是对的。”

但是布莱恩也明确表示,在与印度的贸易谈判中不会提及该刺杀事件,并说:“这是关于贸易协议的谈判,我们不希望与其它问题混为一谈。”

据悉,特鲁多最近几周与苏纳克和美国总统乔‧拜登都讨论了这起谋杀案。

加拿大外交部长赵美兰(Mélanie Joly)的办公室和美国白宫都否认了有关特鲁多在公开提出指控前几天游说美国和其它主要盟国一起谴责这起谋杀事件的新闻报导。

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表示,任何有关美国拒绝加拿大游说的报导都“是完全错误的”。

柯比说:“我们对特鲁多总理提出的这些指控深感担忧,并与我们的加拿大合作伙伴保持定期联系。他们正在调查,调查应该不受阻碍地进行。”

柯比也同样补充说,美国与印度的关系“仍然至关重要,不仅对南亚地区,当然对印太地区也是如此”。

拜登政府似乎更想让这起事件由加拿大和印度之间作为双边问题来解决。

多伦多大学历史学家兼教授罗伯特‧博思韦尔(Robert Bothwell)表示,这让华盛顿“感到尴尬”,但是“美国有更大的利益所在”。

位于多伦多的蒙克全球事务学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的政治学家贾尼丝‧斯坦(Janice Stein)说:“我认为,澳洲、美国和英国的表现符合预期。”

总部位于新德里的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的高级研究员苏珊特‧辛格(Sushant Singh)也表示同意说:“只要西方需要印度对抗中国(中共),他们就很可能会转移视线。”

在印度与美国、日本和澳洲组成的“四方”(Quad)安全集团中,印度也被视为是在印太地区制衡共产中国的重要力量。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国际关系教授兼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位于印度新德里)的研究和外交政策副总裁哈什‧潘特(Harsh V. Pant)对《日经亚洲》表示,加拿大在印太地区“边缘化了它自己”,而其它国家在幕后更“务实”地处理了此类担忧。

潘特说:“你不能制定一个与印度对抗、让印度成为恶棍的印太政策。”他还强调说,对于关键参与者来说,出于“国防、战略和经济原因”,印度是加拿大更重要的合作伙伴。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9月20日(周三)的头版标题写道:“由于盟友拒绝就锡克教领袖被杀事件谴责印度,总理(特鲁多)降温了他的批评。”

责任编辑:李琳#

相关新闻
为何印度股市涨幅超纳指 中国股市萎靡不振
欧盟版权规定对Shein有何影响
俄罗斯法院判处美国士兵三年九个月监禁
布林肯:中共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的国防工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