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潮蔓延 中国中产家庭子女留学梦受挫

【大纪元2024年05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宋唐、易如采访报导)继房贷断供后,自2023年以来,“留学断供”的话题在社群媒体上多起来了。以中小企业主与中产家庭为主的留学群体,因为大批破产或经济压力,他们海外留学的子女不得不选择回国或打工来维持留学生活。

留学断供潮来了

“我现在算是半断供吧”,正在美国上大三的中国留学生王翔(化名)对大纪元表示,他现在与人合租房子,每天自己做饭,还申请了学费补助(Financial Aid)。

他的父亲是做建材生意的,以前家庭年收入有几百万,但从2020年后就渐渐就不行了,现在他父亲列为失信人,家里基本上一年只能给他几万块人民币。而他的一年学费大概六七万美金,这还只是纯学费不包括生活费。

王翔自己的两位好朋友也因为断供而回国。一位是广东的同学,差一年就毕业,但2023年回国了。“他家里做房地产,年收入过亿,然后破产了,估计欠几个亿的债。因为他们承建房需要大量资金,银行有一段时间卡着不借,他家一直借不到低利率贷款。只能找私人借高息垫资,垫资之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又碰到开发商跑路,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他介绍说,另一位同学的父亲是副部级官员,因为政治斗争被关了进去,但他后来转学到英国去了,跟他爸同一战线的一些人保护他,让他继续读书。

“认识的人会跟你分享,不认识的或不熟的不会分享这个,所以你也不知道。”王翔补充说,“估计断供的留学生全球范围内应该是有几十万人,毕竟基数在这儿。”(延伸阅读:中产家庭受重创 中国留学生断供危机蔓延

中国房地产商因为资金断链,烂尾楼现象普遍。示意图。(Shutterstock)

“留学生断供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太正常了。”旅美企业家孟军对大纪元表示,“我小孩的同学就有很多上到大二、大三半途就回去了,没办法读下去,工厂倒闭了、公司破产了,只有选择回国。”

澳洲悉尼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张艾伦对大纪元表示,听说过一些留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断供。“但是我身边没有。可能因为很多断供的就直接回国了,就算有,也不会让同学知道,除非很好的朋友,否则没有必要把这种事让全世界都知道。”

不过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还是有断供的留学生会在网络上求助。今年年初社交媒体Reddit上的一个留学断供的求助帖中,帖主介绍自己最近每天焦虑得睡不着觉,因为下个学期学费加生活费大概20万,家里突然出事了,一点钱都拿不出来。他在美国读研究生,还有一年才能毕业。

他已经开始打黑工了,但是现金工杯水车薪。问了学校说对国际学生没办法有任何财政补助(financial aid),校园工作要等到春季开学才能找,实习工作要到夏天才能申请。摆在他面前是要么休学回国工作挣钱,最多能休一年,但国内的收入水平能攒下学费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回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

有很多网友替他支招:可以在学校教课可以减免学费大头加发工资,边上学边帮人改文书,如果设计类的可以赚外快;房租可以通过睡客厅、蹭沙发节省,或住车里,在健身房洗澡;吃的话微波炉食品一个月300左右可以解决等等。

中产阶层家庭的留学梦

在2006年之前中国大陆留学生多数是中国精英高校的学生,他们来美主要读研究生,依靠美国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生活。大慨2006年后,随着大陆房地产上涨,人民币兑美元也不断升值,自费来美读本科甚至读高中的小留学生群体突然多了起来。

中国留学生在美读本科的占比不断提升,从2005/2006学年的14.87%,增长到了2014/2015学年40.97%,超过了研究生的比例。

根据中共教育部统计数据, 2001年以后,自费出国留学比例都在85%以上,多数年份都超过90%。而普通的中小企业主与中产家庭已经成为留学群体的“主力军”。

新东方2022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年收入为“11万~20万元” 的留学生家庭占比最多,其次是年收入为“21万~30万元”的家庭,两者合计占比高达近40%;年收入80万以上的留学家庭,占比仅为4.03%。

不过在2022年以后,“一般员工”和“中层管理”的普通家庭占比连年下降,“中层管理”家庭下滑速度尤为明显,而高收入家庭占比不断上升,在2024年达到28%。

王翔认为,统计结果基本上都是工资计算的,很多官员的工资也是这个数,但他们的灰色收入可能更多。“中产很多可能都是为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出来的,毕竟年份短,正常要求也就一年半左右。”

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Shutterstock)

加拿大中国留学生俞杰(化名)对大纪元表示,留学生家庭中产及中产以上的占大多数。 “我身边的同学,多数家庭年收入都处于在10万到30万元这个水平上。以前我北京朋友的父亲在北京当警察,一年收入超过30万元。其他人的话,要么国内有公司,要么在政府单位工作等。”

俞杰介绍说,他从初中就开始留学,一年费用大慨20万至30万人民币左右,初中跟高中都这样子。他父亲在国企上班,家庭收入属于那种10万到20万元左右。

“像10万到30万元应该属于中产家庭,把孩子弄出来读书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拿个文凭,有的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有的是觉得中国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也一部分人是想把孩子送出去净化思想。”他说。

张艾伦表示,“我知道留学家庭一般都是工程师或管理层为主,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国内也算是收入较高的阶层。还有一些官员的子女,感觉比例可能超过百分之三十。还有那种小微企业,当然断供风险最大的也是他们,毕竟官员之类的基本上都能保持收入的稳定。” “我父母的年收入有20多万元,父亲在国企工作。”

中国企业家孟军。(受访者提供)

旅美企业家孟军对大纪元表示,中国人爱面子,年收入30万的家庭,一个月也就是2万多块钱,其实不足以维持一个孩子在国外留学。一个孩子不管上高中还是大学,一般上不了公立,都是私立,私立学校在美国一年学费4万多美金左右,加上生活费一年大概六七万美金,就要40万至50万人民币。

“他们本身送小孩出来是靠省吃俭用,家里有点存款。他们的孩子一般国内高中毕业后上不了985、211重点大学,就上国外大学,供四年五年,读完大学以后再回去。但是没有想到会有疫情,收入不稳定,家里有资产卖还好一点,但是如果说连资产都没有了,那怎么办呢?”

孟军表示,在国内年收入在一百万以上的,跟年收入五十万以下的完全是两个概念了,他们不属于留学群组。他们能送小孩出国,肯定要想办法移民了,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东西。这些人不光是体制内,也有的是企业做大了或上市公司,或积累了很多财富。

中产受到最大打击

三年疫情及打压民企对小企业和中产阶级的财富影响最大,疫情过后中国继续下行,房地产崩溃,很多中国家庭都感受到了压力徒增。

新东方教育和凯度联合进行的2023年调查显示,在打算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和家长中,27%的人表示他们的计划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远远高于2021年和2022年的19%。

从海内外媒体对留学生断供报导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断供家庭绝大多数是包括从事房地产、教培、开工厂的民营企业主等的中产阶级。(延伸阅读:【净园财经】2024年 大陆中产返贫风暴加剧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二学生郑灵璐的母亲,曾在一座二线城市经营5所K12教育学校,疫情初始禁止线下聚集,家里开始亏钱,第二年教培行业又被打压。她母亲投资了实体餐饮又赔了很多钱。

之前她母亲给她存下几百万留学和创业的钱,最初是“创业的钱没了,但留学钱应该还有”,很快供她读书可能需要卖掉最后一套自住老房子以及动用养老金。

母亲的生意遭受危机前,郑灵璐最享受的就是和闺蜜四处度假,在洛杉矶大熊湖旁租小木屋围在壁炉前过圣诞,900多刀一晚的酒店连续住一周。现在,她必须拒绝好友的出游邀请。

郑灵璐最终选择留下继续读书,她家里仍能支付学费和大部分房租。她申请了时薪18美金的办公室助理兼职,为了控制开销,她每天掐着下午两点只吃一顿饭,也在学校领过快要过期的蔬菜,节假日她去蹭学校社团定点发放的免费饭。

三年来中共以“双减”为名严厉打击教培行业。图为2023年11月29日,北京的小学生们在寒冷的日子里前往上学。(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陆媒报导,何野家里的四个工厂主要做加工, 2022年疫情期间遭遇限电,只能特定时间开工,或干脆不给开工,很多订单只能退款,出现负支出。等到9、10月份,他陆续收到多个研究生offer,第一个录取通知来自波士顿大学,何野的父亲看了眼预算开销,一年60多万,直接给了两个字,“没钱”。他才知道,家里已经完全没有订单了。何野最终选择出国读二硕,靠打工支撑生活。

《南华早报》报导,2023年来芬兰攻读国际商务本科学位21岁的Grace Wang,现在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然后花一整天的时间在芬兰的荒野中种树,以前她从未做过这种体力劳动。但现在她每天可以种植800棵树苗,每棵树苗能带来0.11欧元的收入,这对于王继续学业至关重要。她父母在中国经营的一家海外留学机构在病毒大流行期间每况愈下,最终在去年底破产了。

俞杰认为,疫情三年,像那种家里做点生意的,冲击无疑是剧烈的。在公家单位的冲击力也不算小,毕竟现在的公务员多多少少都被降薪。

“他们受到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受到的影响的程度,打工可以,但是时长有限,加拿大只有20个小时,自己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如果父母那边资金断裂的情况,打工节衣缩食,还是可以勉强生存的,反之就得打道回府。”

脆弱的中产阶级

仅从收入来看,中国的中产阶层可能无力承担留学费用,但财富不一样,中国的家庭财富主要是房产,房地产捆绑了中国家庭的70%的财富。中国的房地产崩溃对许多人来说意味财富缩水。

孟军说,在中国没有什么投资渠道,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市。最近中共出台的拯救房地产的政策已经取消限购了,首付比降到15%,也解决不了房地产的下行。股市就是个绞肉机,连续多少年都是三千点保卫战,全世界任何一个股市都不会这样。

孟军表示,中国的中产跟西方的中产完全不同,西方的中产医疗、教育各方面的保障非常完善,但在中国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问题,在中国你有病靠医保能解决吗?家里一旦有一个癌症病人,整个家庭都会被掏空了,有医保也没有用。

“对于权贵还有真正的有钱人,他们不会受到影响,他们钱已经全部转移到海外了。他们不会像这些白手起家的中产阶级普通家庭,一个疫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家庭一夜破产,下岗失业,公司倒闭,都是中共一手搞出的问题。”

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镇江市,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控股(Country Garden Holdings)建设的庞大楼宇群。(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王翔认为,导致中产陷入断供首先就是上面的政治决策,疫情封控破产了很多,因为中共一直想跟独裁的国家走近,造成地缘政治紧张,自然而然民主国家也不想带它玩了。

他说,国内政策的设计很有问题,就是你没钱了、欠钱了,就让别人上黑名单,上黑名单之后人家更不好挣钱,更还不上欠款,造成了一环套一环的恶性循环。

“更多的把你的资金变成权贵阶层的资金。像建筑行业,银行没挣到钱,承建方没挣到钱,工人也没拿到钱,供应商也没拿到钱,开发商也没有钱,那钱最终不都是去了权贵阶层的账户了吗?”

责任编辑:林妍#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桥水创办人达利欧:中国经济正在进入百年风暴
消费疲软 高端品牌在中国不再受投资者青睐
菲律宾向联合国确认菲国在南海大陆架范围
美大使谈在华工作中的最奇怪场景和经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