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莫迪再连任 印中制造业竞争更激烈

人气 1289

【大纪元2024年06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有学者表示,因为印中制造业政策重叠,随着印度总理莫迪刚获得历史性第三任期,预计印中制造业竞争未来将更加激烈。

伦敦智库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鲁宾(David Lubin)撰文说,印中竞争可能会加剧,因为印中领导人都热衷于强调本国制造,很难想像印度或中国可以在没有制造业的情况下参与竞争。

莫迪对“发达国家印度”有着一项愿景,期望这个南亚大国到2047年能成为发达经济体。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愿景是到2049年实现全球主导地位。

“亚洲经济领导地位的竞争正在展开。”鲁宾写道。他表示,对印度来说,重要的是与中国进行比对,“本质上这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

鲁宾说,由于自力更生是印中政策重点,“对制造业的痴迷很可能会随之而来”。

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印度的GDP为3.9万亿美元,远远落后于中国的18.5万亿美元。印度的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比率仍不到3%,远远不及中国的24%。

过去四十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但潮流正在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过度依赖一个国家,全球大公司正在寻求业务多元化,并把供应链转移到中国以外。印度已经吸引苹果和谷歌这样的美国大公司。

在这个背景下,印度也希望跻身成为新的亚洲生产中心。鉴于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65%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未来有着巨大潜力。

不过,随着莫迪的政党失去议会多数席位,这意味着他的政府将更难推动急需的土地和劳工改革来促进增长。

2024年6月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宣誓仪式上展开第三个任期。(Money SHARMA/AFP)

莫迪希望做大做强制造业 赶超中国

路透社本周引述两名印度政府官员的消息说,莫迪就任后将出台一系列对企业和商家友善的改革措施,包括推出新规,让企业更容易和轻松地招聘或解雇工人。

两位知情官员表示,莫迪此举就是要做大做强印度的制造业,使其能够赶超中国的制造业。

莫迪在竞选时就曾承诺,要把印度改造成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知情人士表示,莫迪胜选后将按照最近对半导体和电动车厂商提供的优惠计划那样,向印度国内的制造业提供补贴。

这两位官员表示,莫迪还计划降低国内制造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的关税,因为这些关税让印度制造的成本大幅上升。

路透社对看到的印度政府的一份内部文件指出,印度政府计划在2030年将印度制造业产出在全球的占比提升到5%,并在2047年将这一占比提升到10%。不过文件并没有提供这一计划任何相关的细节。

根据过去颁布的一些政策指引,印度正投入巨资追赶中国,包括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和补贴,以鼓励电子、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等14个关键行业的产出。还为半导体芯片行业提供了另外100亿美元——这是一个热门的战略行业,台湾在该行业占有巨大份额。

印度一直在试图吸引台湾的芯片工厂在该国投资,并取得了一些成功。

彭博社报导说,全球制造商持续将供应链从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移转出来。这些制造商已转向亚洲其它地区,而印度正在削弱中国电子产品等关键市场的主导地位。

伦敦Fathom Financial Consulting数据显示,印度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占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比例,自2021年11月的2.51%,上升至去年11月的7.65%;对英国则从4.79%上升至10%。

对华关系不稳定 靠近西方制衡中共是印度政界共识

鉴于印中之间的持续竞争以及莫迪政府渴望吸引台湾投资,在印度领导人开始新任期之际,德里与北京的关系也面临困难。

周二,莫迪在印度大选后接受了台湾总统赖清德的祝贺,此举激怒了北京。

伦敦国王学院亚洲安全学者伊万·利达列夫(Ivan Lidarev)告诉亚洲新闻台,印度对华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在莫迪连任后发生变化。

他告诉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Asia):“多年来,印度一直奉行非常积极的外交政策,与西方走得更近,并制衡北京。这一点上,印度国内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

他说,与此同时,北京将试图限制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

“我认为印度一直努力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当然,北京也想获得这一地位。”利达列夫补充道,“所以我们认为这种竞争将会加剧,我认为北京将采取很大措施限制印度试图成为世界领导者的任何企图。”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中国制造风光不再 中企也想“去中国化”
印中关系何去何从 莫迪:继续强化国防和威慑力
欧洲买家正在寻求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传美拟禁卡巴斯基杀毒软件销售 释何信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