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飞将军忆当年 烽火线上蒋夫人

人气 22

【大纪元10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季媛洛杉矶专访 / 跨越三个世纪﹐2003年10月23日﹐蒋宋美龄在纽约溘然长逝。尽管从1975年蒋公逝世之后便淡出政治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中华民国“永远的第一夫人”﹐她没有被遗忘。她的美丽﹑她的高贵﹑她的睿智﹑她的才华﹑她的勇气﹐仍被世人传颂。

蒋宋美龄在上个世纪的动荡年代里﹑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二战中﹐中华民国空军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在蒋夫人的亲手哺育下长大﹐而蒋夫人也因此有了“空军妈妈”之称。蒋夫人仙逝﹐曾经亲身参加过二战的退伍空军老将军们感慨良多﹐回忆起当年蒋夫人为建立发展空军呕心沥血﹐在战火中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鼓舞军民士气的大智大勇﹐仍然历历在目。


曾在1937年8月14日参加过“八一四”中日首次大规模空战﹐并击落第一架日本飞机的张光明将军回忆﹐民国17年(1928年)12月﹐北伐战争结束﹐东北张学良宣布服从中央﹐挂起了青天白日旗。冯玉祥﹑阎锡山等也宣布停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实现了统一。当时﹐在东北﹑云南﹑四川﹑广东﹑北平等地都有一些零散的空军﹐所谓空军﹐也只不过是有几架飞机而已。蒋夫人当时极力主张统一中国空军﹐凝聚各地的力量﹐建立一支中国空中武力﹐以便有效抵御外侮。

民国21 年(1932年)﹐在杭州笕桥建立了第一所中央航空学校﹐在全国各地大学在读学生中选拔招收飞行员﹐张光明将军等老一辈中华民国空军飞行员都是笕桥航空学校的毕业生。


民国25年(1936年)﹐中华民国航空委员会成立﹐由蒋夫人亲自担任秘书长。航空委员会隶属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蒋中正是委员长。此后﹐有了正式的名义﹐由蒋夫人主导空军的建设和发展。

八一四空战的第二天﹐即1937年8月15日﹐张光明将军所属的空军第四大队奉命由笕桥急驰南京﹐在飞行途中与刚刚轰炸完南京的日机遭遇﹐还没落地就在空中接火交战﹐并击落敌机3架。在那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战斗极为残酷﹑频繁﹐大小空战﹐每日发生。蒋夫人每天都到航空基地和部队在一起。空袭警报一响﹐她和地勤人员撤离机场﹐而战斗机还没返航﹐她就回到机场等候了﹐三个月的时间里﹐天天如此。

江南的8月是梅雨季节﹐天天下雨﹐当时的物资十分匮乏﹐衣服淋湿了就没得换。战斗命令一下来﹐有的飞行员穿着背心﹑光着脚丫就登机升空迎敌。在几千尺的高空中﹐温度只有摄氏零上几度﹐战斗结束着陆以后﹐飞行员冻得嘴唇发黑﹐上牙嗑下牙﹐话都说不出来。蒋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马上吩咐“励志社”到市内百货公司去收集鞋﹑袜﹑内衣﹑外衣﹐也把饼干牛奶等食物拿来给饿着肚子打仗的飞行员充饥。“那些找来的衣服鞋袜﹐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什么样的都有﹐但总好过没有。衣服淋湿了﹐也不管大小﹐抓过来就穿。”90岁高龄的张将军记忆犹新。

在上海作战期间﹐有一次蒋夫人坐着汽车到前线慰劳将士﹐被日本飞机追击﹐汽车被追得翻在稻田里﹐使蒋夫人受了伤。谈到这里﹐张将军说﹐蒋夫人最令人敬佩之处是她的爱国情操和博爱精神。她外柔内刚﹐没有享受元首夫人的特殊地位﹐而是在战争年代身先士卒﹐与抗日军民并肩作战﹐是一位极不寻常的女性。


另一位参加过远征日本的陈光斗将军也回忆了蒋夫人的一段往事。1938年5月20日﹐陈光斗将军的战斗小组执行空袭日本东京的任务﹐这是中国武装力量有史以来第一次到达日本﹐将面临地面和空中的多重阻击﹐十分危险﹐飞行员们都做好了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

这次空袭东京﹐带去的不是炸弹﹐而是“心弹”— 根据蒋夫人的意见印制的反战传单﹐是一次旨在唤醒日本民族良知的攻心战。出发前一天﹐蒋公与蒋夫人专门接见机组成员﹐勉励大家“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当晚陈光斗等8人驾驶2架轰炸机从武昌南湖机场起飞﹐经过12个小时﹐胜利完成任务返航。

张光明将军说﹐蒋夫人在抗战时期的丰功伟绩﹐她在西安事变中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的沉着冷静﹔她在美国国会演说﹑为中国赢得国际同情的外交才干﹔她在开罗会议上所展现的魅力风采﹐早已被人们所知。“我们所讲的﹐只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折射出蒋宋美龄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女性﹐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坚韧和博爱。


抗战时期航校中级飞行训练教练机。(张光明将军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宋美龄 关怀弱势儿童 做公益不落人后
蒋宋美龄广慈大爱 中华妇女典范
蒋宋美龄移灵 布什及国务院哀悼
追悼蒋宋美龄 蒋方智怡致白玫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