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平: 杂谈暴君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日讯】话说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有一暴君,名叫克劳多斯。他非但残暴地压榨本国人民,还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因此,那些被征召上战场的人们一片怨声载道。男人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庭。小伙子们不忍心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分手。对此,暴君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竟下令不许人们再举行婚礼,甚至连所有已经订婚的青年也必须马上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地被迫告别了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侣而黯然神伤。

此时,在离那暴君宫殿的不远处有一座神庙,里面有一位修士名叫瓦伦丁。他对暴君的如此虐行极为不满。当一对情侣偷偷地前来请求他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许多的人都来到了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进了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中。克劳多斯又一次雷霆震怒。于是,士兵们冲进了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边抓走投进地牢。尽管有许许多多的人去哀求暴君赦免,但都无济于事。瓦伦丁最后在地牢中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人们将他安葬在了圣普拉教堂。这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谴责暴君,纪念这位高尚的修士,人们将这一天定为情人节,也称瓦伦丁节。

回首中国,暴君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吞并六国后,视人民为奴隶,大肆强征兵役和劳役,为自己修建阿房宫、修建陵墓和修长城以巩固自己的政权,致使有上百万人死于非命。秦始皇还极为残酷地用刑法折磨人民,诸如诛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凿脑袋、抽筋、下油
锅、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等,并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毁了诸子百家的先秦文明。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仍旧倍受着人们的尊崇,到处是“千古一帝”的作品颂扬。当代,就连那曾经以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自居的毛泽东,在得到天下后,也跃跃欲试地想做秦始皇。1965年底,在毛泽东准备发动民族大浩劫、对中国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的前夕,他致诗郭沫若,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坑儒要商量……”。这就吓得那极具政治敏感力的郭沫若,赶忙于1966年上半年又是要辞官、又是要烧掉自己所写的全部书籍(1966年1月27日,郭沫若致信中国科学院党委,提出要辞去自己有关中国科学院一切职务的请求;郭沫若并于当年4月14日在第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扩大会议上宣称“自己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后来,郭沫若还一直庆幸自己的小聪明使自己躲过了“文革”暴政的一劫呢!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堵也堵不住,民主、人权、平等的意识型态,在新一代的中国人中间有了较大影响。这使传统中国的帝王崇拜思想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对此,那些封建暴君亡灵的卫道士们,如丧考妣般地难受。在这样的形势下,由张艺谋导演的以歌颂秦始皇为主题的大型影片《英雄》的出笼,就是妄图以集大成的形式不仅宣扬秦始皇是真正的历史大英雄,而那些“风潇潇兮”谋刺暴君的荆轲一类的志士仁人,则都是不识时务的小丑;还希冀着这部所谓的大片,能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评得大奖,以此使那传统的中国对暴君的意识形态,能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市场。这真是21世纪的一场闹剧,但决不是中国人的光荣!

从古罗马人对反抗暴君的修士瓦伦丁的传扬,到今日之中国人仍在依依不舍地对暴君秦始皇津津乐道,人们不能不看到,这真是对暴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在不同民族的历史上所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前者谴责暴君,颂扬反抗暴君的人士,于是,暴君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上逐渐减少,到最后消失,社会走向民主与进步;后者,中国人对暴君的尊崇长此以往并乐此不疲,结果导致了暴君、暴政在中国的历史上绵延不断,至今不绝。看来谴责暴君的民族和尊崇暴君的民族,最终都尝到了自己的果实。

──原载《民主亚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奥斯卡入围揭晓﹁芝加哥﹂获十三项提名居冠
“盘古开天地”不是神话 湖南发现“盘古洞”
名鸟寻芳(一)台湾帝雉 锦衣骑士英雄之美
柏林电影节公布获奖者 《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