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在临床尝试SARS各种疗法

标签:

【大纪元5月9日讯】(中央社记者陈幸嫚香港特稿)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香港爆发以来,民众和舆论相当关注其疗法。虽然香港早已采用利巴韦林(Ribavirin)和类固醇来医治病人,且成效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但也不排除尝试其他方法,希望最终找到一个完全有效疗法。

SARS于三月十二日左右爆发,最初五天并未造成死亡;四月十二日以前,每天的死亡数字也大都维持在一人左右。所以,期间治疗SARS的方法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但四月十三日起,死亡病例开始扩大,从五宗到九宗及十二宗,数字不断飙升。令人更加忧虑的是,刚开始时死者大都是有其他致命疾病的长期病患者,后来陆续有较年轻、且并非长期病患者死亡。

为此,一些媒体开始质疑本地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期间一些报章引述外电报导,不少海外专家质疑利巴韦林对SARS病人会有不良副作用,甚至认为它根本无效。

据报导,新加坡卫生当局曾指出,利巴韦林未能对付SARS,而类固醇只能对部分当地的病人起作用;加拿大多伦多也有医生谈到该市医院的治疗经验时,批评利巴韦林的疗效令人失望。

稍早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也质疑香港的治疗方法,声称未有临床证据证明香港采用的方法有效。

对于外界的质疑,香港医学专家则以数据来做出有力反驳,强调上述两种药物对病人有显着疗效。事实上,直到七日为止,香港证实的一千六百五十四名SARS病人中,已有九百八十四人康复出院。

发现SARS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曾表示,利巴韦林对本地九成半患者有显着疗效(当时死亡率仍然偏低)。

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教授沈祖尧也指出,临床经验显示,利巴韦林和类固醇仍然是香港至今治疗SARS的最有效疗法,有九成以上病人对此疗法有良好反应。

医院管理局专业事务及医疗发展总监黄谭智媛也表示,利巴韦林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实验、科学文献和临床使用都对冠状病毒具效用。

不过,本地医学专家也承认有少数SARS病人服用利巴韦林和类固醇后,曾出现兴奋、抑郁或类似出现幻觉的征状。此外,约百分之五的病人对利巴韦林及类固醇毫无反应。

因此,港大和中大的医学专家在使用利巴韦林和类固醇治疗病人之余,也尝试利用其他药物来救治对这两种药物没有反应的病人。医管局主席梁智鸿较早时表示,他们尝试的药物包括蛋白(酉+每)抑制剂。

此外,中大医学院在其教学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试验使用血清治疗,据称成效良好。但由于血清需要由SARS康复者捐赠,且必须配合血型,因此,他们还是主要倚靠利巴韦林和类固醇。

在寻找新治疗法上,最近香港当局甚至破天荒地引进中医师经验。由于中国大陆声称中药在防治SARS上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医管局几天前邀请了广东省医学院两名教授来港交流并在病人自愿下进行临床试验。

医管局已成立了专家小组,评估中西治疗法的成效和副作用等。

对于中西合璧疗法,两位来自广东的教授指出,SARS重症对正气打击很大,西医会致力消炎,而中医则看重“扶正”,以中药补身方法来提高身体抵抗力。

他们表示,中药可减轻类固醇导致病人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没有胃口和疲倦等副作用;中药能有效在病症早期将病毒抑制,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

目前香港SARS的死亡率在百分之十左右,虽然有医学专家认为比率不会高于加拿大和新加坡,但医管局方面认同,既然利巴韦林和类固醇的治愈率并非百分之一百,而且也存在其他治疗药物,为了挽回更多生命,当局有必要临床研究其他新疗法,以便寻找出完全治愈SARS的疗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宣布提供五十万美元协助中国抗SARS
抗SARS 陈水扁决定动用军警加强支援
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防SARS五百亿预算可望在23日通过
受SARS影响  台湾网路报税件数暴增2.3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