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董建华政治智慧继续寻底

标签:

【大纪元7月9日讯】亚洲时报在线记者7月9日撰文/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政治智慧,套用香港股市一句术语,是“低处未算低”,即使他是跌破了“底价”,还是可以继续寻底。香港报章7月9日报道说,董向行会成员表明,在当前的政治混乱局面,最重要是团结,目前没有人需要离开。如果报道属实,他的政治智慧之低,的确令人“大开眼界”。

行政会议成员兼亲北京的工联会会长郑耀棠在9日的行政会议召开前表示,七一大游行对政府管治带来重大冲击,若不及早处理民怨,会出现很大的政治危机。他建议董建华解散行政会议(即政府内阁),重组新班子。

不过,从香港《明报》7月9日的头版报道看来,董建华没有采取这个建议。报道说,董有感在当前政治混乱局面下,最重要是管治班子的团结,以处理复苏经济,振兴旅游等重要工作,至于重组班子问题,他会好好研究,特区班子计划在未来两三星期进行集思会,相信届时会讨论内阁重组等问题。

如果报道属实,将会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讯号。它显示,即使经过7月1日至7日这周的遽变,董的思维模式仍未改变过来,去应付全新的政治局面。

当然,董建华有他的难处。特区政府正如快将沉没的铁达尼号,有谁会愿意在现在这个环境上船?不跟他划清界线已是他的福气。

不过,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起码应该放下身段、成见,不惜“三顾草庐”,寻找较有民望、智慧的人助他渡过危机。

他不单只没有这样做,甚至连原定7月7日与香港民主派的会面也取消。换言之,他只视7日的会见纯属“功能性”,只为通过23条而设。他不明白的是,23条并非现时核心问题所在,民主派也无“夺权”意志。他与民主派见面,起码可以对现时的局面带头起一点舒缓作用。

董建华到现在可能还以为,给他多一点时间,搞好经济(在他的字典里,这只代表多给些经济好处,便可满足市民的要求。CEPA和放宽香港电影在中国大陆的限制便是例子。)

可惜,时间已不在他的那一边。政治现实是:香港市民对他和他的管治班子的信任已经彻底破产,而且对他的耐性已经耗尽。如果他还在埋首沙堆,奢望“不变应万变”,市民的情绪会随时间迁移而冲淡,则是继7月5日坚持如期二读23条之后,另一次错误阅读民意。

事实上,亲北京的民建联成员陈婉娴较早时已表示,董建华应处理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涉嫌偷步买车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在处理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失误等问题。

董建华不愿重组内阁,暗示梁杨两人继续在位。很明显,董连某些传统上与他友好的人的建议也听不入耳。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宝在7月1日离开香港前,曾给董建华“信任、理解、团结”的六字锦囊,温家宝所指的“团结”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只是团结他的行政会议。

看来,董建华连对北京新领导人出于善意的建议,也当作是耳边风。外界指他“偏听”并不为过。(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媒体分析香港安全法条例风波
时代杂志:董建华忠贞北京 脱节民意
自由党变节 董建华执政联盟瓦解
林绮慧:董建华叫左报太沉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