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台政策更趋阴柔

标签:

【大纪元9月21日报导】–十六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形势系列报导之五(中央社记者焦兴华北京特稿)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十月登场,适逢台湾总统大选暖身阶段。两岸关系最近数度交锋,从货运便捷化、核四公投到护照加注台湾字样等,中共的处理手法愈益阴柔,迂回联美制台,两岸关系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难起大波澜。

随着台湾总统大选逐步展开,两岸关系势必成为选举重大议题之一,鉴于以往的经验,中共涉台官员最近面对两岸议题,几乎都小心翼翼经过内部审慎研究后,再统一口径对外发言。

陆委会推出两岸货运便捷化措施后,中共所有涉台部门全部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发表个人意见。相关部门经过五天闭门研商后,始由中国民航协会发表一份书面声明表达立场,声称两岸货运便捷化要先行协调,采双向互惠互利原则。北京方面迟迟不表态,主要是在评估这与台湾大选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中共当局在处理两岸议题面临的两难,一方面想拉拢台湾民众,另一方面又怕重演过去文攻武吓的覆辙,两难之间拿捏不住分寸。

今年三月十届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胡锦涛出席台湾代表团时,就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提出了对台工作四点意见:一、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二、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三、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四、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

其中在论及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方面,胡锦涛进一步具体提出“三个有利于”,即“只要有利于台湾人民的事,只要有利于两岸关系稳定的事,只要有利于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事”,大陆都愿意积极配合推动。

但是,货运便捷化是“有利于台湾人民的事”,中共却并未按照胡锦涛所立下的对台政策指导原则“积极配合推动”,反而借口要“双向互惠互利”而予以拖延,足见其心口不一。

不过,以胡锦涛、温家宝为首的中共新领导集体与大陆主流民意,一致认为中国必须承袭过去的发展战略,不与大国对抗,军事不结盟,通过大国外交维护国际与区域和平,继续营造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和平与稳定环境。为此,中共对台政策改采阴柔、灵活、务实路线。

此外中共新领导集体也面临许多严重的内部问题,如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贫富差距、东西部不平衡、“三农”问题、保持适度经济增长速度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或缓和,中共的执政基础将会动摇。在目前状况下,胡温体制将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内部建设,一方面寻求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药方,另一方面设法解决众多社会问题,国际与台湾问题则力求稳定,不要出大事即可。

胡温体制尚处在权力过渡期,处理对台问题和介入国际事务所需的综合实力远远无法与美国抗衡。加上大陆领导层认为台海两岸形势,只要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就不必采取过激手段。因此,继续促进两岸直接往来,加速两岸经济与文化交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方针政策,即成为其政策选项。预料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台政策基调将维持不变,两岸关系难起大波澜。中共新领导集体对台政策会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务实和灵活的手法,加强做台湾民众的工作和强化两岸经贸、文化关系,继续“以民逼官”、“以经促统”策略。

相关新闻
两岸货运便捷化  蔡英文:现在推动时机对
台湾驻泰官员投书指联合国可助台海两岸和解
在台大陆配偶权益保护协会今在台湾立法院成立
蔡英文: 中国配偶 可选8年或11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