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聿:两岸的关系

李聿

标签:

【大纪元11月18日讯】历史的演变是从人治进化到法治,政治方面西方是线性式地向上渐渐进步。中国政治的演变是波浪式地重复,每个王朝是半圆型,从初期的新气象,到“中兴”,到晚期的衰老灭亡。有能力又爱民如子的称为“明君”,无能力又视民如草芥的叫”暴君”。

民主国家的政治家无时无刻得留意在野党的批评,舆论的压力。因为只要人民不满意,下次选举就无法连任。日本,法国都有共产党成为议员,他们也和其他政党一样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定时接受人民选票的检验。中华民国还在民主的牙牙学语期,乱象多,但方向正确。海峡彼岸的那一边还在盼“明君”,揣摩领导的脾气与行为。

民主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尊重法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共是从“无法无天”的时代演进到“弄权玩法”的时代。自以为真理在握,可以随便“口灿莲花”。改革开放以前金钱万恶,专门整治有钱,有地,有海外关系的人。连他们的子子孙孙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金钱万能。为了它什么都敢做,有了它什么都能做。社会混乱,贪污成风,道德沦丧。红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岸关系因为共产党有极端人治的历史,台湾的民主法治精神才刚起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非常复杂。需要钱的时候是血脉相连的“同胞”,都是炎黄子孙。翻脸的时候就破口大骂。”统一”,”独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人物的口中有不同的解释,完全是看统战的需要。其主要“争执点”是中华民国到底存不存在。

“党的喉舌”时时以民族大义相”劝”,要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可惜他们的”真理”是虚伪,片面的,言论振振有词但经不起推敲。如果以专卖形式”内销”是可以迷惑许多不懂中国历史的人。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1年底。连年遭受战乱,国都从南京,广州,武汉,重庆,最后迁到台北。国土变小但国号依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底。在此以前中共一直有“独立”的武装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广州苏维埃,北方苏维埃共和国)。这些“国名”都是从第三国际的资料发现的。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后来的政权才可以”推翻”前任的政权,只有前任的政权才能”统一”后来的政权。如果说太平天国要”统一”清朝,或汉朝要”统一”秦朝,或梁朝要”统一”唐朝是不合逻辑的。”分裂祖国”也是一样,是后来的政权才有的,是在无法推翻前代的情况下才产生的。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国没有“独立”的问题(目前的独立观点是想用闽南文化来替代华夏文化),”统一”也是希望发生在自由民主的条件之下。

如果说中华民国在1949年以后已经“不存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内战失利后撤退台湾,是在那一天被消灭的呢?是不是因为天安门的那篇演说,中华民国就化为一缕轻烟,或是因为全世界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那不是”挟洋自重”,大概是因为担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方便以后”关门打狗”而定的基本国策(钦定谎言)。

内战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在内战中,为中华民国牺牲的军民是为”国家”而死,为共产党牺牲的军民是为”理想”而死。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口号实现了几条?人民的生活又改善了多少?西方民主社会用选票决定领导人的去留。中国的”改朝换代”还得互砍脑袋,才能决定谁能为人民“服务”。

两岸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台湾是要对方的“利。”中共是要台湾的“本。”连中华民国的存在与否都各说各话。双方都有自己的真理,拌起嘴来十分精彩,但是互喷口水有何益处?如果真的是为后代子孙谋幸福,应当依照以下原则做事。人民第一,经济至上,少谈政治,不买武器。让世界上的国家都尊敬而不是害怕中国。另一个极端就是反其道而行,军事第一,政治至上,稍顾经济,不管百姓。两岸之间,能解决一些对于双方人民都有利的事务性问题就很不错了。

(作者:ccleee@yahoo.com)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