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日全球财经要闻

标签:

【大纪元11月2日讯】

**国家半导体下修第三季销售预估
美商国家半导体公司表示,由于下游通路商积极打消存货而减少采购,以及亚洲的手机及显示器制造商客户的订单不如预期,导致公司的销售下滑以及库存攀升,第三季的销售将介于四亿四千五百万到四亿五千万美元之间,比前一季衰退18%~19%,毛利率介于49%~50%,也低于之前预估的51%,因此向下修正第三季的销售预估,而这也是国家半导体连续第二季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出现错误。

**美下届总统将面临就业疲软挑战
包括摩根士丹利的罗奇在内的经济学家表示,自从2001年以来,美国员工的生产力每年成长了4.5%,使得企业得以减少召募员工,而且健保费在四年内成长50%,影响雇主的征才意愿,加上及时运送,减少库存囤积,也降低了人员的需求,因此除非美国的经济出现更强劲的增长,并且开发新的工作机会,否则将无法再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将面临美国经济成长趋缓,就业机会减少的挑战。

**诺基亚手机在美销售不佳
由于美国的消费者偏爱体积较小、外型炫丽的折叠手机,而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诺基亚,因为没有掌握到消费者的喜好,以致于在美国的销售不振,今年的手机市占率滑落到五年来的低点,进而影响公司的盈余和股价表现。目前美国是诺基亚的最大市场,去年的销售比重达到15%。

**美大选前市场观望油价持平
由于美国民主党籍总统候选人克里,在7项全国性民调中的支持度和布什不相上下,而克里曾经表示应该中止供应美国的战略储油,市场担忧如果克里当选将提出较不利于石油业的政策,使得十一月一号纽约油市重挫,原油期货收盘每桶50.13美元,接近4周以来的低点,目前由于等候总统大选结果,市场大多采取观望态度。

**应材中国销售占总营收15%
全球最大的芯片设备制造商美商应用材料指出,由于中国的行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金额占总营收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1%,提高到2004年的15%,并且预计中国的积体电路产业规模,在2010年以前将成长三倍,而国际半导体设备暨材料组织,在今年7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明年中国芯片设备的需求可望成长34%,达到39亿美元,在全球六大市场中的成长率高居第一位,而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的芯片采购国。

**中国20年内须购两千架民航机
根据英文中国日报报导,中国的官员表示,未来20年内,中国民航客机的需求量,将成长200%以上,从目前的664架提升为2373架,因此中国的民航业者需要再添购2194架喷射机,才能因应与日俱增的客货运需求。中国政府预期,在2023年之前,中国的经济持续成长,将带动观光和洽商的需求,同时也将刺激民航业者的业绩。

**中国人行:升息是靠拢市场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表示,近期作出9年来第一次的升息决议,意味着政府有意愿导入更多的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虽然一般认为,升息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和改善原物料的匮乏并没有太多的帮助,但是至少宣示了中国仍然有动用利率工具的决心。近期中国政府多次利用机会宣示市场改革的决心,不过对于人民币何时放弃对升值压力的顽强抵抗,却没有明确说明,只是强调浮动汇率制度不宜贸然实施。

**中国可能再度调升人民币利率
香港星岛日报报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中国仍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人民银行偏向采取市场措施来协助控制经济成长。而根据中国统计局的资料,今年七月和八月的通货膨胀率都是5.3%,达到七年来的高点,九月稍微回落到5.2%,预估十月份将达到4.8%,不过这是因为去年基数提高所造成,并不代表现在的物价在下降。中国可能采取和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类似的渐进式升息策略,每隔几个月根据通货膨胀等多项因素来调整利率。

**中国宏观调控有五大问题
根据香港文汇报报导,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表示,虽然中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五大问题,分别是:农业基础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高、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没有解决、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以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后果逐渐显现。而在经济运行中,他认为目前有三大深层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在体制上,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市场发展延缓,以及企业制度需要规范;而在法制环境上,主要是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最后则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成长的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过来。

**川崎重工业上半年由亏转盈
日本第二大的重机械制造商川崎重工业表示,由于对台湾高速铁路的360辆新干线车辆开始出货,因此上半年的集团净利从去年同期的34亿日圆亏损,提高成为34亿日圆获利。目前日本的铁路车辆事业受到内需减少,以及川崎重工业、日本车辆制造、日立制作所等同业的竞争白热化之下,事业环境更加困难,因此川崎重工业除了开发亚洲市场之外,也将加重北美的事业比例。

**韩对日贸易逆差突破两百亿美元
根据韩国政府的统计显示,今年到十月底为止,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两百亿美元,创下从一九四八年韩国建国以来,对日本贸易逆差的新高纪录。而今年到9月底为止,韩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以半导体、钢板、半导体设备以及应用电子产品为主,占进口总额的20.9%,这些产品的进口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是大幅增加了30.8%。

**韩国外汇准备创历史新高
根据韩国央行表示,韩国在10月份的外汇准备,增加了39亿美元,达到一千七百八十四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推升了韩国所持有的欧元和其他货币的价值。而目前韩国的外汇准备金额名列全球第四名,仅次于日本、中国以及台湾。

**美国银行:韩国可能允许韩元升值
美国银行指出,由于韩国可能变更外汇政策,将不再积极干预市场而允许韩元升值,因此使得韩元兑换美元今年已经升值了6.4%,并达到四年来的高点,而在彭博社所追踪的16个主要货币中,升值幅度排名第二名。

**韩国企业信心滑落至近一季新低
根据韩国产业联合会的调查,由于出口贸易成长的脚步放缓,以及消费者支出趋于保守,韩国的企业信心指数在10月间下降到三个月以来的低点90.3点,比9月的99.2点大幅下滑,由于指数低于100,这也意味着在受访的企业主当中,悲观者更多于乐观者。

**现代重工业前九月订单成长31%
全球最大的造船业者现代重工业表示,因为亚洲地区扩大和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加上中国大陆对石油等产品的需求增高,使得亚洲地区对新货柜船的需求提高,因此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订单成长了31%,合约总额达到108亿美元,大幅优于去年同期的82亿美元。另外因为各式货油轮的价格攀升,韩国9家造船厂,在今年1~9月的接单总额,也比去年同期成长了15%。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