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高增长与高危险

陈劲松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讯】前不久,中国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2003年经济统计资料,几项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率9.1%,工业产值增长16.5%,外贸增长37.1%,外汇储备达4002亿美元。看上去,数位可观,似乎”成绩骄人”。然而,仔细为中国经济把脉,却暴露出许多病态,折射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其一,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是固定投资的猛增,达全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7%。这些投资主要来源于银行,当局为了刺激内需,拉动增长,骤然放开银根,银行大肆发放贷款,放贷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亚洲金融风暴前的泰国还要高,为中国金融危机埋下凶险伏笔。

其二,9.1%的经济增长率,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政绩”思维支配下,各地一窝蜂地抢着上专案,赶热门,一些领域如房地产、汽车、钢材等,出现过度饱和,以至于泛滥成灾。情形一如外界的普遍预料:与其说是增长,不如说是过热,不过是泡沫经济。

其三,盲目开发与重复建设,加剧了高成本、低效益的恶性循环,目前,中国每万元产值能耗,是日本同一资料的10倍;单位产值的平均成本消耗,也一直高于印度。

其四,由于进出口比例失调,出口大大高于进口,外汇储备自然大幅增加,不免”游资泛滥”,人民币升值压力因而进一步升高,加剧了与美日欧等国的贸易摩擦。

其五,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酿成物价大涨,许多地区物价高涨达50%以上,由前几年的通货紧缩,到去年的通货膨胀,几乎一步跨入。高增长,实际是高危险。其六,经济过度扩张,造成能源吃紧,电力不济。比如,原油形势日益紧张,去年进口原油高达8200万吨,今年原油缺口预计将进一步达到1亿零700万吨。2003年,全国共计21个省份缺电,当局不得不在许多地区实施”拉闸限电”。在湖南长沙,因电力不足,部分街区连交通红绿灯都失效;在浙江杭州,一些企业因缺电,致使每天经济损失高达百万元;在一些省区,民众做饭和学生做作业,竟需要点蜡烛进行,转眼间,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

相比之下,作为中国的两个比邻大国,俄罗斯与印度,近年来则呈现快速与良性并举的发展局面。去年,俄罗斯经济增长7.3%,印度经济增长8%,均属快速增长,关键却在于,这两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协调状态,颇受国际好评。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吸引外资方面,印度在出口增长方面,已经分别构成与中国的强力竞争。基于仔细的考量和对比,国际权威机构纷纷调高了对俄罗斯与印度的经济评价,同时纷纷降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国际经济专家归纳出中国经济四大危险:经济周期性起伏,贸易保护主义,金融风险,政治风险。指出:过度投资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周期性衰退,而中国的金融体系百病丛生,十分脆弱,放贷比例太高,势必继续累积钜额呆账坏帐,一旦人民币升值,经济减缓,呆账坏帐出笼,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肯定祸及整个国民经济,传言中的”崩溃”之说,恐怕未必是危言耸听。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