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生态社区 绿色重建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郭孟君采访摄影﹚
埔里镇边陲的桃米社区,总面积不及台湾两千分之一,却有三分之二的台湾蛙类和三分之一以上的鸟种,震后重建的桃米社区,已俨然是座和谐的生态天堂。

 埔里镇最西边的行政区,就是有六条溪流流过的桃米里;过了桃米,就到鱼池乡了。这里原来叫做“挑米坑”,清代住在鱼池和更山区的居民,得翻山越岭到埔里去买白米挑回家,回头走到这处有树林、有溪流的小山谷,还可略作歇息,因此才叫挑米坑。

 这里从清代以来的几百年间,生活的内容并没有多大改变,居民平日在水塘湿地种植茭白笋,下过雨的清晨则爬上山坡收成麻竹笋。到现在,麻竹笋和茭白笋还是桃米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没有什么重大开发,也没有过度猎捕,看似追赶不上城市脚步的小村落,却因而保存大部分的自然风貌。

生态价值 重新认知
 位在海拔四百到八百公尺间的桃米,只有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了三百六十九户人家。但是区域内有丘陵、谷地,瀑布、湿地和平原,正好是台湾生态多样性最丰富的区段。一场九二一大地震,桃米里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住家倒塌;一夕之间家园变色的打击,促使桃米居民重新审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由于有了这样的认知,在重建的过程中,桃米便逐步将力量发挥在生态保育的面向。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居民不但自动自发地加入生态资源调查与监测,桃米现有大小湿地一百多座,大部分的人家还会在自家院落里构筑生态池。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恐怕很难想像一座池塘里的盎然生机吧:起初只有金鱼藻在池底招摇,后来池面上开出了有着红心黄花的台湾萍蓬草。

水上瀑布 绿色秘径
 满天飞舞的蜻蜓,是桃米里另一个让人目眩神迷的景观。晴天的早上十点前,或是暑热稍退的下午四点后,经常有数不清的蜻蜓在天空盘旋,其中又以中路坑湿地最为壮观。而沿着桃米坑溪前往水上瀑布,是本区观察低海拔植物最佳场所。例如台湾特有常绿乔木桃实百日清,每年八到十一月,它的种托会变红掉落地面。

 值得一提的是途中有一段桃米自主营造小组以人工沿着山壁开辟出来的林间藤巷,约四百公尺仅容一人的林间小径,靠溪谷的一边则是酸藤缠生的竹围篱。过了林间藤巷和野姜花丛茂生的小径,瀑布就不远了。不过因为林道错综复杂,自顾自的摸进去可不是件聪明事。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地方自己去就能捕捉到风景,然而去桃米,透过土生土长的桃米人讲述自己的家乡,自然中更蕴借着一种动人的情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动物紧张乃至死亡
专家称大气环流是影响沙尘暴的主因
环境专家警告保护黄河源区冻土刻不容缓
毛蟹土博士 爱“蟹”一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