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何时结束一党执政?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28日讯】(亚洲时报记者Yoel Sano 二十八日报导)4月26日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上任3周年纪念日。对小泉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在二战后产生的27位日本首相中,只有5人的任期达到或超过了3年,首相如“走马灯”般换来换去,平均任期仅两年多一点。

然而,小泉不愿像其众多前任那样成为另一个毫无建树的过客。从一开始,他就寻求“改革自民党,改革日本”,通过金融和商业改革复兴日本经济,并让日本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他想在其任期内进行两项重要改革:第一,修改宪法,以便直接选举首相;第二,废除宪法中规定日本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的第九条款。

这两项拟议中的变革似乎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为小泉致力于提升日本全球地位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假如他成功地促成了这两项改革,日本在国内外的面貌可能会发生很大改变。

走马灯式的换人削弱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在当今世界舞台唱主角的仍是各国领袖。中美俄德法英等大国都有权力很大的行政领导人,都能在某些问题上采取强有力的立场,促进他们的国家利益。相对而言,战后还没有哪个日本首相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过显着的角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日本首相的任期短暂,首相官邸的主人往往是今天来明天走。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峰会上不太把日本首相当回事,也不会与其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8年的总统任期中至少与7位日本首相打交道,而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任期间(1981-95年)与9位日本首相打过照面。

在九十年代期间,日本在“七国集团”中的朋友美德法英四国只换过一次帅,加拿大换过两次,而日本则换了八次,比意大利的七次还多。意大利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与其经济地位不相称的角色也决非偶然。

自民党比中共执政的时间还长

日本首相频频换人的原因主要在于执政党(更确切地说是统治党)自民党的性质。除去1993年8月-1994年6月这段短暂的时期外,自民党自1955年组成以来一直是日本的统治者。因此,严格说来,日本是一党执政的国家。

从1948-1955年,自民党的两个组成部分-自由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因此总共算起来,同一个组织已经统治日本约55年。实际上,自民党比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任何一个政党执政的时间都长,甚至比1949年10月建立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时间还长。

由于自民党就是日本的政治制度,因此它的规则决定了首相任期的长短。日本宪法并没有规定该国首相的每届任期只能为2或3年,但自民党的章程通常规定该党总裁(由于自民党一直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因此党的总裁自然就是首相)任期两届,每届两年。自民党后来把党总裁的任期宽限为两个三年任期。小泉当前的自民党总裁任期是从2003年9月开始的,因此根据党章,他必须在2006年9月让位。

自民党总裁的短暂任期反映出该党并没有把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当回事。党内的4或5个主要派系的领导人通常轮流担任自民党总裁,而这几个主要派系实际上是“党内的政党”。即便是首相也要按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的领导人制定的方针执政,因此可以说党内最大派系的领导人实际上是幕后的决策者。

首相缺乏民众支援

这样的体制,再加上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国家结构不禁使人质疑日本能否称得上是民主国家。日本一党执政体制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十年中的主要反对党-社会党不堪大任,不能成为自民党的替代者。当前的主要反对党日本民主党能否成为执政党还有待观察。

此外,经过数十年的执政,自民党已经建立了庞大的支援网路,与政府官僚、大财阀、势力强大的建筑业以及农业游说团体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使其他政党很难与之相抗衡。再有就是日本社会不喜欢冒险,选民更喜欢稳定和维持现状,至少在国家政治这个层面上是如此。

自民党是个既得利益集团,而经济改革会损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它阻挠那些复兴日本经济所必须的经济改革措施不足为奇。因此日本需要有新生的力量走上政治舞台。

如何打破自民党一党独大的痼疾和让日本政治更能顺应民意呢?直选首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小泉首相在2001年5月提出了这个建议,几个政府研究小组正在进行评估,但尚未得出结论。

南韩和台湾是日本的榜样

对日本来说幸运的是,它的邻居南韩和台湾为它树立了典范,后两者都经历了数十年一党执政的相同问题,并已走上了多党竞争的民主道路。

就拿南韩来说,一个保守的政党统治该国近37年(从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政变到1998年反对党上台)。在此期间统治南韩的民主共和党(1963-80年)和民主正义党(1980-98年)都是由军事统治者建立,亲美反平壤,与大财团关系密切。(民主正义党在1990、95和97年分别被重新命名为民主自由党、新韩国党和大国家党。)

南韩和台湾分别在1987和1996年实现了总统直选。南韩每4年国会改选一次,台湾每3年立法院改选一次,二者的立法机构都对各自的政府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然而,南韩的民主选举制度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民主运动争取来的。在此过程中,南韩反对党以两位著名的民主斗士金泳三和金大中为核心。金泳三1990年加入到执政的民主正义党阵营,并在1992年的总统大选中胜出,成为该国30年来的第一位平民总统。

最终南韩选民对执政36年的保守政党感到厌倦了,他们在1997年选择中左反对派领袖金大中当总统。当时南韩正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且贪污腐败和商业丑闻层出不穷。

日本是不是也要经历一次经济崩溃,该国选民才会抛弃自民党?日本选民长期以来不得不忍受众多的政治丑闻,因此大规模的经济下滑有可能会成为导火索。然而直到现在,虽然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经历了4此衰退,但由于下降幅度很小,所造成的痛苦微不足道,尚未引起民众的大规模不满。

再以台湾为例。中国国民党在内战中败给了共产党,退守台湾。国民党政权根据戒严法在台湾实行了几十年的威权统治,但在八十年代末逐渐开放党禁,在1987年废除了戒严法,并允许民主反对派参与立法机构的选举。1996年国民党通过总统直选继续掌握政权,但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败给了民进党,从而结束了自己台湾的51年执政党地位。由此可见,南韩和台湾长期执政的政党都是在实行直选后失去权力的。

日本的改革蓝图

如果日本效仿南韩和台湾“成功的例子”,这意味着要规定首相有4或5年的固定任期,这样可以减轻日本政坛的动荡程度,节省政治资源。同时每届议会也要有3或4年的固定任期,如此一来,国会选举就可成为对首相施政表现的中期测试。南韩和台湾的情况就是这样。

此外,日本应该将行政和立法权分开,以便任何人都可以竞选首相一职。如果首相人选只能来自国会议员,这就意味着在日本1.28亿人口中只有727人(下院480名议员,上院247名)具备首相候选人资格,选拔人才的空间过于狭窄;即便进行直选,选民也只能在两三个政党中的老面孔中选择。

通过放宽首相人选资格,经过直选产生的县知事也可出马竞选首相。由于几十年中,国家政治停滞不前,日本47个县的选民近些年来一直选举“特立独行”的候选人,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以表示对自民党领导的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表的不满。

直选首相也有助于扩大妇女的政治作用,有助于她们绕过自民党男性成员为爬到高层不得不经过的传统障碍。田中真纪子在2001年和2002年初曾与小泉展开竞争,当时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也是日本潜在的女性首相候选人。

影视名人当首相?

批评者警告说,直选首相将会造成平民主义盛行及社会名流当政的局面,日本政治有“菲律宾化”的危险。菲律宾政坛长期以来是影视和媒体名人的舞台,该国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和当前反对党总统候选人波伊以前都是动作片明星。日本选民某天说不定会选著名演员兼导演北野武当首相。

在经过数十年的一党执政后,日本无疑需要出现一位元“特立独行”的首相,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破坏”。当然,小泉自视自己就是这样的首相,但在许多方面,他的国内经济改革政策远远低于民众的期望值。

日本许多政治家都反对有关直选首相的建议,但这恰恰说明如果由国民直接选举首相的话,他们当选的机会不大。有人提出了直选首相与天皇制是否矛盾的问题。还有人提出了“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的危险性。日本政府的决定通常都要经过一致同意才能通过。但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政府瘫痪,在发生危机时这种情况尤其危险。日本在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将面临的危机也就越多,如伊拉克最近发生的人质危机以及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

讽刺的是,南韩政治家多年来一直要求采用日本式的议会制度,限制总统的权力。金大中在竞选时承诺改革南韩的议会制度,但在入主青瓦台后,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日本实行首相直选制并不意味着该国需要独裁者或政治强人,只是想让该国的最高行政领导人有一些影响力和权威。

日本近些年来在采取措施将事关国家安全的职能集中化。如防卫厅各种情报机构1997年初被合并为一个防务情报司令部。最近要求将防卫厅升格为内阁机构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如果日本的首相经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有固定的任期并享有一定的权威,那么日本看起来自然更像个“正常国家”。(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圈海中方不安 和平崛起说惹争论
旅日华人看法轮功
网坛扬言炸中国使馆 日本加强保护
日本将用X光检查飞机乘客鞋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