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看中国 第76集

标签:

【大纪元7月9日讯】

连接收听

生产商把目标从出口转向内销

24.6星期四的《金融时报》发表题为”进入广大群众市场”的文章,谈到中国电器生产商已经把目标从出口转向内销。文章首先谈到广东一家电器公司,聘请中国著名影星作广告,认为这标志着该公司把目标从以前的国外市场转向中国国内消费者。文章写道:”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由于中国经济过去几年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大多数产品的世界五大销售市场之一。钢和机器工具在中国的销售量高于世界上任何地方。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力传送设备市场,第四大汽车和卡车销售市场。从用户人数来看,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提电话市场,另外个人电脑的销售增长幅度也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

《金融时报》的文章还谈到这些计划面向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如果太过精密,那么一方面在设法满足低端用户对廉价的,只具备基本功能产品要求的同时,还不能损害品牌的声誉。而那些希望填补中国高精产品市场需求的公司,又必须寻求更多的资金,提高在中国所设工厂的生产能力。文章还谈到一些公司认为在中国生产高精产品的环境一直都在改善,文章写道:”如果这种观点是对的话,那么中国作为主要出口廉价产品基地的形象将会逐步改变。”

中国如何应对泡沫经济的破灭

14.6星期一《泰晤士报》发表记者发自日本的文章,题目是:投资者表示中国无法应对泡沫经济的破灭。文章说:亚太区一位重要的投资者担心,中国危险的没有经验的政策制定者正在把中国拖入日本那样的经济崩溃从而将使全球经济脱轨。丹羽宇一郎是日本最受人尊重的商界领导人之一。他还是北京市长的经济顾问。他表示感到极为担心,认为中国的经济泡沫即将破裂。丹羽宇一郎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者,在中国有着超过200项的商业利益。他说,他希望中国政府意识到形势有多么危险。中国将在短时间内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他们现在越高兴,到时的痛苦就越大。丹羽宇一郎是在同泰晤士报独家访谈时讲这番话的。他还说,中国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能在资本主义模式下控制经济。如果经济不能放缓,到时将会有一个严重的倒退。这种经济的硬着陆会使全球受到影响。

《泰晤士报》的报道接着说:丹羽宇一郎表示,中国这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是非常难成功的。即使是美国的格林斯潘都对管理美国的经济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把握,他还是真正的专家。那么中国没有任何能指引其道路的经验,又有什么希望呢?也许中国能把经济增长降到百分之7到8的水平。如果按照现在这种形势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情况呢?工厂将没有他们所需要的电,甚至水。而制造厂家也得不到受过足够教育的工人。当短缺变得明显时,人们的本能就会抢购。物价将会上升130%。人们的信心会突然崩溃,那么市场也就垮了。

中国的”和平崛起”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家》杂志就中国发表题为”和平崛起”的文章,文章写道:中国花了很多时间担心其他国家会怎么想它。中国最近几年的快速经济增长颇让当局头疼。中国该怎么让外界,特别是亚洲和西方相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会有朝一日使它成为一个咄咄逼人,甚至有军事野心的超级大国。

《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在最近几个月对此所作的反应。文章说中国官员在去年十一月海南博鳌经济论坛上宣布,中国的目的旨在和平崛起,因此和平崛起成为一个热门词。文章写道:” 中国经常表示,自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绝对不会寻求霸权,和平崛起听起来是对这种论调的重新措辞。但是这一新的提法,在温家宝总理十二月访问美国时再次重申后,在中国国内却引起了相当程度的讨论。有人问,到底该不该用”崛起”这个词,因为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日本和德国当年的崛起。难道上个世纪的历史没有显示,大国的崛起最终结果就是与其他强国发生冲突吗?或者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保留向台湾使用武力的情况下,用和平这个词到底恰不恰当?”

《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中国的胡锦涛和温家宝上台后,一直试图给外界一个温和的形象,虽然地位逐步显现,但是却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解决国际问题。文章列举了中国在亚洲由于经济实力导致外交影响力增强。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中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加强边界安全和反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在东北亚因为朝鲜六方会谈而赢得外界,特别是美国的赞扬。文章认为:

“这一切似乎都与和平崛起相吻合。然而,尽管如此,有迹象显示,美国却对中国在亚洲发起的外交攻势不满。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本月表示,在某些领域,中国正在挑舋既定现状。上个星期美国国会参众两党公布的报告,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心。但是中国还没有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企图。相反,中国一直寻求避免与美国对抗,尽管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以及中美之间从台湾问题到人权问题,有相当程度的不同意见。”

《经济学家》的文章接着引述了几位学者的意见。有的认为中国现在不像冷战结束后那样肯定今后的世界会是多级化的,而倾向于接受美国比以前更加强大这个事实。还有的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概念可以被看成是一个隐藏的威胁。如果国际社会不承认中国的新国际地位,那么结果将是中国民族主义情绪膨胀。文章写道﹕”这样的解读,不会让和平崛起这个词的发明者们感到高兴。这个词始创于中央党校,作为对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词有可能被那些批评中国的人所利用。在北京的外交界人士说,中国外交部的官员们似乎对这个概念没什么兴趣。甚至连胡锦涛主席本人,尽管在四月的博鳌论坛会议上,十一次提到和平,却完全没有用到”崛起”这个词。这引起了官方新华社的注意。为了让和平崛起听起来更顺耳,中国官员现在说,中国的崛起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想知道这个目的究竟该如何实现,恐怕真的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西方媒体看中国  第66集
西方媒体看中国节目 第67集
西方媒体看中国 第68集
西方媒体看中国 第70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