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环境、风险 日益恶化

标签:

【大纪元8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珮华╱台北报导〕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昨天发表“中国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整体投资环境与投资风险都较去年恶化,中原大学企管研究所教授吕鸿德表示,近期中国缺电、缺煤情况严重,加上经济成长无可避免引发的投资风险,导致整体投资环境下降。

计划主持人吕鸿德表示,据估计,中国缺电的窘境到2006年还无法解决,现在正是吸引台商回台投资的最好时机,调查中也有54%的台商愿意根留台湾,46%的台商选择扩大中国投资,显示台商两岸分工已成趋势,政府应把握此一时机“将台商找回来”。

电电公会的“中国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今年迈入第5个年头,调查期间是从今年1月到6月底,共计回收2364家台商问卷。

由于今年上半年中国宣布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该政策对投资环境的冲击可望反应在报告中,调查结果颇令外界瞩目。

投资环境方面,吕鸿德将投资环境分为55个指标,与去年相比,超过5成的指标下滑,显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吕鸿德分析,水电等自然环境与基础建设环境恶化是导致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主因,事实上根据历年调查,中国整体投资环境近3年来均呈现下滑趋势,包括基层劳动力缺乏、国营企业民营化进而排挤外资,都是台商头痛的问题。

投资风险方面,38个指标中高达27个指标都较去年下滑,显示投资风险提高,其中中国企业信用不佳,欠债追索不易、当地员工缺乏敬业精神、当地资金筹措不易、适任员工招募不易等,是台商认为最严重的中国投资风险。

此外,吕鸿德也指出,经济学人杂志曾统计,平均国民所得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间国家,社会稳定度最差,中国平均国民所得已跨越1000美元,加上贫富差距大,低所得阶级对高所得产生的忌妒产生所谓的“红眼症”现象,已经对社会稳定度造成威胁,从整体投资环境较2003年恶化来看,中国未来是“屈膝”再跳跃,还是“断崖”下坠,值得观察。

因此他建议,台商在投资前应审慎评估当地投资环境与风险,面对水电基础建设的欠缺,应有分散风险的投资规划,并朝向产业升级的两岸分工模式发展,在宏观调控之下,台商绝不能盲目扩张投资。

相关新闻
俄罗斯媒体称坠毁飞机原计划撞核电厂总统府
工行被指涉违规贷款 前高层依然官运亨通
中国农民调查(31)  墙内开花墙外香(之一)
华盛顿时报:美太平洋军区司令案显示对中国强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