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四亿美元到中国的冒险故事

标签:

【大纪元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黎宏、欧阳宇编译报导) 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给人带来投资诱惑,对希望在该国惊人的经济增长中牟利的商人们往往是喜忧参半。 “Investing in China is a gamble”一书作者﹐提姆-克里索借小说的形式稍加掩饰地写下了他自己的经历。“中国先生,华尔街银行家,英国人,原红卫兵,4.18亿美元一天天消失”记述了创业银行家克里索九十年代在中国经历的事件。此书最近由Constable & Robinson出版。

泰国国家报2004年9月6日报导对此书的评论。自1989年邓小平开放中国经济,开始吸引外资以支撑一个苦苦挣扎的金融系统后,许多人称心如意地掘得黄金,然而更多的人却没有如愿,这些人中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可怕经历讲给人听。此书中记录着一家向中国工厂投资四亿美元的投资集团所经历的苦难和忧患。

作者写道:“这是一部冒险的故事,而不是揭露,所以我改变了一些公司和人物的名字。”

克里索从剑桥大学取得物理学学位后,在中国工作了十六年。他还曾在伦敦、香港、澳大利亚工作过,然后经营了一家私人投资集团公司,在中国从事投资。

他的小说讲述的是一名超乎常人﹑吸雪茄的华尔街银行家把四亿美元投入中国,并了解到红旗下的生活并不总是与西方价值和规章制度相协调。“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最终开放商业贸易,华尔街想要插进来,”他以介绍的方式说。他说,他所叙述的奋斗故事取材于拥有哈佛大学工商硕士学历、身着细条纹西装、脚蹬乐福鞋的投资银行家的经历,他们从纽约涌入中国,与中国最古老的文化谈判或者碰撞。

天衣无缝地从小说转入事实,克里索描述了雄心勃勃的华尔街银行家“帕特”如何决心在新一轮投资浪潮中冲浪,与一名讲中国官方语言的英国人,前红卫兵合作,以求在华尔街筹集四亿美元,从而在中国各地购买工厂。

“到1995年,我们已经筹集到整整四亿美元,我们充满了乐观,”他说。在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克里索和他的小组视察了200多家正处于私有化过程中的中国工厂。

“我们有着清楚的战略 – 购买工厂,把他们巩固成中国最大的公司,”他说。

华尔街银行家“帕特”运用这个策略,哄得富有的美国投资者们以及数名大筹款人投资于他的“中国基金”。

“投资者们认同这个说法 – 既然此事在美国发生了,为什么在中国不会发生呢?”克里索说。他的集团花了数月时间劝诱仍然管理大型工厂的老干部们,和他们吃饭。“问题是,在中国宴会上饮白酒是强制性的;稍带点粘滞,有一种气味,像无穷无尽的呛鼻的浓烟夹杂着微量的巧克力,令你的口和喉咙感到灼热。”他写到。

通过许多类似的奇闻轶事,克里索讲述了他的老谋深算的同事们如何开始了解到中国的游戏规则与众不同。一次次,该投资公司认为他们的投资受到天衣无缝的合同的保护,但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中国合伙人朝着不同的方向扬长而去,留下他们坐在会议室里发呆。

“我们数百万次看到人们滑向深渊,而我们从没有真正明白究竟发生着什么。”他写到。

书评说﹐尽管经历了这些考验和磨难,作者描述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量承诺如何不断引诱着国际投资者和冒险家们。“有一种西方创业者就是无法抵挡这种种诱惑:红旗,十亿自行车和地球上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他们想像忽必烈的使者马可波罗那样漫游中国。”他说。

报导最后说﹐只要中国不断向投资者的脑袋里灌输奇妙幻想,偶尔往他们的罐子里放上金子,投资者们就注定会继续在这个国家下赌注。如同毛主席曾经说的:“天下大乱,形势大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通缉犯扮华侨 诈逾8千万
劳工节假日过后   道琼开高走高
中国最大民营公司德隆暴起暴落
世界先进:在新加坡设置全额投资分公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