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事件 事先缜密规划

标签:

【大纪元9月8日讯】〔自由时报陈泓达综合7日外电报导〕俄罗斯媒体引述官员私下透露的消息指称,有迹象显示,日前闯入北奥塞提亚共和国比斯兰第一学校劫持人质的武装份子中,有部分成员并不知道行动内容,后来才发现人质居然是幼龄学童,部分反对挟持幼童者甚至命丧同伙之手。

华盛顿邮报7日引述克里姆林宫高层官员的发言指称,俄国安全当局握有一卷武装份子内讧的监听录音带,他们当时正就顽抗到底还是放弃行动展开激辩,不料埋设在体育馆的炸弹突然爆炸,促使俄国特种部队展开攻坚。调查人员正设法厘清炸弹是意外引爆,还是武装份子内讧的结果。

检调人员指出,这批武装份子有四名要角,包括车臣游击队指挥官巴萨耶夫的保镖和一名前警官,他们是透过电话接收巴萨耶夫下达的指令。特种部队攻坚时已将四人全数格毙。

俄国媒体引述匿名安全官员的发言报导,据信这项恐怖行动的筹画者曾探查过至少两所学校。伊塔 – 塔斯社引述执法官员的说法指称,根据所有线索研判,武装份子认为第一学校校舍是比较好的目标,因为该校半地下化的体育馆正好要更新地板。据报导,武装份子将大批武器、弹药、装备和爆裂物伪装成木板、水泥和其他建材运入校园,足以在劫持人质后长时间负嵎顽抗。

揆诸这场血腥事件的其他案情,前述假设似乎颇为合理。近三十名武装份子是以一辆军用卡车做为交通工具,由于这辆据信劫自印古什的军卡空间有限,按理应难以承载大批军火。

这类作案手法也符合近年来若干最残酷的恐怖攻击行动。克里姆林宫扶植的车臣总统卡德罗夫5月间遇刺身亡,据信凶手早在案发现场的运动场重建施工时便已埋设炸弹。又如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据研判武装份子也是趁剧院大楼某一办公室改建时将大型炸弹偷运入内。

不过,尽管事前经过缜密规划,行动策划者似乎并未一并考虑同伙的心理状态。被捕武装份子的辩护律师声称,武装份子领袖并未告知从众任务为何,在攻占校园后,成员内部爆发激烈口角,其中数人反对以学童为人质的作法。行动指挥官因而决定杀人立威,开枪射杀反对派领袖,并以遥控器引爆绑在两名女性武装份子身上的炸弹。

相关新闻
俄圣彼得堡万人反恐示威
俄国哀悼北欧希夏人质危机罹难者
欧洲传媒评论俄罗斯学校人质事件
俄人质惨剧 杀童以牙还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